新华社长春4月30日电:“保护”一个沙中贫困村
新华社记者薛庆丰
4月底,吉林各地迎来了大田播种期。松原市甘安县丙子村,一片片玉米地覆盖着金黄色的稻草,不时能看到拖拉机经过。近年来,丙子村出现了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的保护性耕作模式,不仅逐步改善了贫瘠的沙地,而且“保护”了一个村庄脱贫。
这几天,村民李金玉一直在地里忙活。我看到拖拉机拉着免耕播种机在稻草覆盖的土地上一边走一边播种。李金玉介绍,去年玉米秋收后,地上覆盖了稻草。春天不翻地,不起垄,免耕直接播种,保护土地。“土壤肥力也有所提高,一公顷玉米比过去增加了3000多公斤。”他说。
这是丙子村脱贫增收的新尝试。经过几年的实践,李瑾瑜尝到了甜头。但说起过去,一直种植了一辈子的李金玉却皱起了眉头:“以前,刚种完没几天,风就把种子吹走了,要重新种。一公顷玉米产量不到一万斤,村民过得很辛苦。”
丙子村位于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以前是有名的贫困村,风沙大,土地盐碱化严重。以前春耕,有错过玉米最佳栽培期的村民只能补种小米等成熟期短的作物,但产量低,不挣钱。土地贫瘠,交通闭塞,村民只能长期维持基本生存。
2015年,赣安农机技术推广中心林祥志来到C村担任村里的第一书记。面对一片沙地,林祥志开始挨家挨户拜访村民,了解每个人的想法。
“如果这块土地能得到更多的食物,生活会好得多。”这时候,李瑾瑜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从事农业工作多年的林祥志意识到,要彻底改变村里的贫困状况,就必须改变贫瘠的土地。
林祥志了解了村里的情况,打算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来改善土壤质量,但推广并不顺利。对于习惯了传统耕作方式的村民来说,把秸秆全部还田,免耕播种还是新鲜事,不敢轻易尝试。但林祥志信心满满,他鼓励村干部和党员带头。
“他们一辈子都很穷。如果你想改变,你必须尝试。”李金玉说,他是村里的老党员,2015年秋收后率先将玉米秸秆还田。2016年春天,他租了一个免耕播种机,雇了一个司机,开始尝试保护性耕作。如今,丙子村629公顷的土地都得到了保守的耕种,带动该村每年增加收入近200万元。
粮食产量增加了,土地变得有价值了。孙德山老两口,以前是贫困户,耕地一公顷多。以前由于粮食产量低,每年土地出让收入只有1000多元,现在收入4000多元。现在老两口还养鸡养鸭,加上土地转让,年收入一万多元。"我们和土地一起摆脱了贫困."孙德山笑着说道。
去年底,丙子村30多户贫困户全部脱贫。近两年来,村子周围的风沙也减少了——为了进一步改善环境,林祥志正在带领村民在村子周围植树。“已经种了成千上万棵树。村子西边建了防风林,东边种了果树。将来,这些树不仅能抗风沙,还能为村民创造效益。”林祥志说。
1.《中村里砂 沙土地里“保”出一座脱贫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村里砂 沙土地里“保”出一座脱贫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642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