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照相馆是大多数中国人接触摄影的第一个地方。当时的人不可能像今天这样轻松的去很多地方,所以照相馆准备了各种布景道具,让人们在照相馆完成一次时间空的更换,留下一张日常生活中很难拿到的照片。
1880年,人们在照相馆拍照
自1845年中国第一家商业照相馆出现以来,经过170年的发展,传统照相馆已经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但是,在影像泛滥的今天,过去影楼使用的摆姿、设定等拍摄方式,以及影楼的摄影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新的视觉传统和摄影体验,也影响了我们对摄影的认知。
清末的照相馆布景1900年,汉口荣芳照相馆1839年8月19日,法国人达盖尔宣布了他的发明——银盘摄影。很快,摄影像辐射一样传播到了其他地区,当然摄影也很快来到了中国。1845年,美国人乔治·韦斯特(George West)在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商业照相馆,用达盖尔银摄影法拍摄当时生活在香港的西方人的肖像。不久之后,一些精通摄影的中国摄影师也在中国沿海地区开设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19世纪中后期,香港、广州和上海出现了相当数量的照相馆。
这一时期影楼的布景展示一方面受美国或欧洲影楼布景的影响,设计内容多为西式庭院风景或建筑装饰;另一方面也受到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尤其是传统人物画中的景物和陈设。背景往往简单优雅。道具是有盆花或花瓶的中国花、水烟、茶壶碗、书、钟等。在地面上,经常放置一个漂亮的痰盂,并用图案化的地毯装饰。
这种展示风景与传统的人像风景没有什么不同。这也和经营照相馆的经营者的原始身份有很大关系。随着摄影被更广泛的大众认可,这种可以瞬间获得真实图像的拍照方式,相对于原始传统人像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照相馆逐渐取代了专门为人们画肖像的肖像商店。除了外国人在中国开的照相馆,很多人像画家也转行经营照相馆。这种他们所熟悉的风景格局,是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所认可的,他们在拍照的时候,自然会按照中国人的标准来重构和操作照相馆的风景。
这时,为了满足国人的审美习惯,洋人经营的照相馆对人物的动作和景物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当时,与中国早期摄影师赖阿芳合作建立照相馆的英国摄影师格里弗斯在给《伦敦摄影新闻》的一份通讯中描述了在中国拍摄人像的情况。“一定要对准前方,耳朵要看得见,脸的左右两边比例要一致,脚的排列长度要一致。比例对于中国人来说微不足道。也最好把双手排列好,让每一根手指都处于清晰的相位。...他们应该有花,在桌子上放一个小花瓶。”
19世纪末,照相馆的布景图像更加丰富多样。右边的第二张照片是1900年前后在汉口房融照相馆拍摄的。照片中的人物是一对父子,父亲坐起来,儿子站在另一边。背景图不清晰,可以隐约认出画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部分,陈设有盆花、假山模型、石栏杆等。这种安排是这一时期影楼经常使用的,也是影楼设定模式本土化的一种呈现形式。
民国时期的照相馆布景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临时总统孙中山发布了编织令,要求所有中国人剪掉清政府留下的长辫子。根据一张照片,一个年轻人在剪掉长辫子之前来到照相馆,熟练地用照相馆的镜子给他拍了一张辫子在脑后的照片。事实上,镜子道具和布景的组合创造出多种空拍摄模式在影楼里早就有了,但这张照片因为编结顺序而显得格外生动。
民国时期,由于技术的发展和公众摄影意识的提高,中国的照相馆发展迅速。关于这一时期照相馆的风景,从摄影史料中可以看出,1903年创办的天津工艺美术学校培养了一批擅长画油画的专业人才,其中很多人后来成为了照相馆画风景的大师。据舒《上海早期摄影业》记载,当时上海的照相馆一般准备了10多套,这些套是日本的一千家外企和八千家外企做的。这时候摄影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照相馆都在风景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有的还将拍摄场地从室内搬到室外,租用花园设立影楼,配备文具、书法、绘画、钢琴、象棋等各种道具。常见的背景图像有水景、湖景、室内建筑、庭院楼阁、室外建筑、中式园林、亭台楼阁、景观树、梦幻云等多种风格。此外,民国时期的照相馆景色中还出现了汽车、飞机、摩托车等影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受艺术装饰风格潮流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影楼的布景中出现了许多具有抽象和装饰意义的图案,主要见于上海、广州和香港的一些影楼。
新中国初期的照相馆布景1960年左右,北京大北照相馆新中国成立之初,摄影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第二商业服务部管理局在天津召开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会议,确立了照相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随后,全国各地著名的旧影楼被改造成国有影楼,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现实主义美学服务的宗旨,倡导反映工农兵形象。
从此,民国时期的绚丽风光基本改变了。天安门广场、天坛祈年殿、北海公园白塔、十佳建筑、自然风光、中国园林建筑等在这一时期较为常见。
此外,在此期间,发展了前景挡板类型的风景的数量和类型。用飞机、汽车、摩托车等当时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接触的物体制作的场景,是影楼转述民国后发展起来的,很受顾客欢迎。与之前的平面布景相比,制作方法是在拍摄的人物前面加一个带有图案的木挡板,与背景图案结合形成一套布景,营造人物在影楼的错觉。
“文革”时期,照相馆的设定内容多为《海船》、《南京长江大桥》、《延安宝塔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人民的革命立场。此外,布景中还有许多毛泽东的图像。
1967年,随着《毛主席语录》的出版,语录歌曲、练习和忠诚舞相继出现。这时,在艺术界,毛泽东的肖像创作进入了一个高峰时期,照相馆里的风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形式,自然也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在照相馆里,除了单调的布景形式,带有毛泽东形象的布景也出现了。有些照片是用布或壁画“海上航行,毛主席头像在天空中闪耀空”来设定的;有的用布或墙画“室内墙和毛主席像”作为布景;还有一套“贴在内墙上的毛主席像”,里面有毛主席像和《毛泽东文选》。
从至今保存的老照片来看,大多数人去照相馆合影,穿着绿色军装,蓝色裤子,腰间系着武装腰带,手里拿着一本红皮书,胸前戴着总统徽章。在毛主席主题曲的光辉下拍照。在“文化大革命”的政治氛围中,这是人们表明革命立场的最好方式,也是当时的一种时尚。
“文革”期间的风景有很多格局,主要包括全国各地的重要建设成果,如南京长江大桥;具有革命教育意义的建筑或景观,如北京天安门广场、烈士纪念碑、延安宝塔山、韶山毛主席故居等。;重大事件发生的地方,如珍宝岛;还有革命样板戏的主题曲集。
以南京长江大桥为例。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成功建成通车。人们得知这个消息都很兴奋,都渴望感受到“屏障变通途”的壮丽景象。由于条件有限,许多人不能去那里。从调查收集到的数据来看,以南京长江大桥为图案的风景很快就出现在照相馆里,人们在这样的风景前拍照以满足自己的愿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照相馆布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北京新时代照相馆从后期到文革结束,照相馆的设定氛围逐渐变得活泼自由。电视机、录音机等家用电器开始出现在影楼的风景中。新潮的室内场景、公园庭院、各种景观等意象是这一时期流行的风景风格。
80年代中后期以来,彩膜和彩印技术在影楼逐渐普及,很快掀起了新的摄影浪潮,原本的黑白摄影开始被冷落。因此,世界各地的摄影工作室都推出了彩色的布景来迎合技术改革。
除了70年代初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外,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被当成小皇帝小公主。所以这个时候的儿童摄影极其火爆,成为当时影楼收入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据大北照相馆摄影师崔介绍,大北照相馆为孩子制作的布景有十几套,照相馆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不同的布景进行拍摄。
另外北京的首都照相馆,“不仅有木马、公鸡、金鱼、长颈鹿、双人敞篷小汽车等各种道具,而且还有一幢在童话里描绘的漂亮的小房子。难怪有些儿童照了一张还要再照一张,舍不得走。”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动画片《铁臂阿童木》,自此,国外的动画片汹涌而至,《聪明的一休》、《机器猫》、《蓝精灵》等片在全国范围内播出,每部影片都受到儿童的极大欢迎。照相馆也敏锐地捕捉到这种动向,出现了不少卡通形象为主题的布景。
1.《名画模仿 学生模仿名画摆拍 网友:确定不是中央戏精学院毕业的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名画模仿 学生模仿名画摆拍 网友:确定不是中央戏精学院毕业的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752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