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牧草种质资源库中草种的复检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对莲藕耐盐性的评价
陈志鸿国家畜牧局草业处
牧草种质资源是筛选和培育牧草新品种的物质和基因来源,是现代草种产业和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属于国家战略资源。它们在缓解饲料资源短缺、保证粮食和畜产品稳定供应、促进草地畜牧业稳定发展、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满足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建立了集管理、技术、保存和利用为一体的国家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体系。形成了以国家畜牧总站为核心、10个生态区域技术合作组为主体、56个合作单位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牧草种质资源管理体系。建立了以收集、保存、评价、利用和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技术体系,建立了1个中心数据库、2个备份数据库、17个资源库、1个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相结合的保存利用体系。
了解我国重点保护草种质资源的种类和分布。编制了《中国主要人工草地野生类型及其野生近缘植物名录》、《中国饲用植物特有物种名录》、《中国珍稀濒危饲用植物名录》,其中包括中国主要人工草地野生类型及其野生近缘植物364种、中国饲用植物特有物种320种、中国珍稀濒危饲用植物60种,并对这些物种的分布区域进行了界定。
收藏保存量居世界第二。通过收集、调查和国外引进,共收集草种质资源6.5万份,编目入库(圃)5.6万份,总量居世界第二,保存的草种质资源数量仅次于美国。与1997年相比,保存数量增加了20倍。其中,主要栽培牧草增加了12.3倍,中国特有物种增加了9.8倍。项目实施后,我国60种珍稀濒危饲用植物全部采集,67种中的406种填补了世界采集保存空白。
开展种质资源系统评价。建立了农艺性状和抗性评价指标体系。鉴定评价了18783个农艺性状,筛选出低纤维苜蓿、长序苜蓿等157个优良种质;共鉴定和评价了9555份抗性材料,其中抗旱材料3194份,耐盐材料3158份,耐寒材料697份,耐热材料170份,抗病材料1480份,抗虫材料59份,抗重金属材料797份,筛选出抗白粉病红三叶、抗蓟马苜蓿等优良材料419份。
完善技术规范。创新牧草种质资源收集标准和描述符,明确资源圃建立方法,建立农艺性状和抗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中期贮藏标准,突破无性繁殖和异花授粉种质材料繁殖更新技术。提出了沙冬青等18种野生禾草种子发芽率的测定方法和紫花苜蓿等90个属种子贮藏发芽率的下限,并确定了监测频率、取样比例和资源繁殖更新阈值。
种质资源创新取得实效。发现了扁蓿豆抗寒性等9个功能基因和苜蓿抗褐斑病等8个功能标记,创造了19个优良新种质。通过常规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项目参与单位自主培育了甘农4号苜蓿、穆青1号老芒麦等19个国家批准的新品种,筛选出35份种质资源中的21份直接用于生产生态建设。
共享利用取得显著成效。为推动育种创新,开发了国家牧草种质资源保护管理系统,建立了牧草种质资源标准化、数字化管理和共享利用平台,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种质创新利用。共向育种者和“973”、“863”、产业公益、科技支撑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提供8320份种质材料,主要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优良种质筛选、DUS测定和新品种选育。育种者利用已推广的41个牧草新品种,充分发挥种质资源在草种产业中的支撑作用。
取得了大量的物化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一等奖5项)、国家专利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农业行业标准6项、技术规范5项、专著20部、论文255篇(SCI收录8篇),培养研究生173名(博士25名),培养技术人员6566名,培养了一支扭转人才短缺的专业队伍
1.《扁蓿豆 我国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取得重大进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扁蓿豆 我国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取得重大进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995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