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张力文,苗凌云

资料来源,野马财经

最近,钱江本宣布,原第二大股东汇阳企业有限公司计划全额转让5.68%的股份。

这意味着,在最近21个月的股权腾诺之后,吉利控股对全江摩托车的控制权完全稳固,李书福的反抗已经稳定进入a股。

钱江摩托车悲伤的心信逃生道

事情要从命运多舛的全钢摩托车说起。

近年来,钱江摩托车的生活应该比较“蒙圈”。原因当然很简单。——年,摩托车企业的日子真不好过。

一方面,关于性能,不能和汽车相比。至于价格,辅助车不便宜。从商业化来看,摩擦不如三发字。市场正被各种拍卖品严重挤掉。另一方面,从1985年北京限令到现在,我国的“禁帽”、“限帽”城市已经超过200个,也没有丝毫放松的趋势。

由于市场和政策的双重选择,早在2008年摩托车产业就达到了最辉煌的时刻,随后转向逐渐衰落。

关于全江摩托车,国内还很有名,但历史的车轮很难阻挡。2009年,归属净利润达到1.2亿韩元的峰值后进入下行通道,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亏损,一度获得“帽子(ST)”。

当然,明确意识到自己在“夕阳”赛道上的全江摩托车也在为自救而努力。

2010年,万昌工厂土地拍卖,全江摩托车存入了12.68亿韩元之前的补偿金,这笔金额超过了1999年上市以来历年净利润的总和。有了这笔赔偿金,全江摩托车从此开始了“疯狂清洁”的模式,以新产业的力量开始走出泥潭。

据野马财经(微信公众号:ymcj8686)报道,仅2010年,全江摩托车的对外投资额就达到8.5亿韩元,在医药、电机、化工、创业投资、房地产等多个领域全面落榜。进入2011年,全江摩托车在浙江康隆达手套上投资14320万韩元,在新疆旭日环境保护上投资3000万韩元,在江西投资1311万韩元。……。资本板块又扩大了。

但是既然丰满,背后现实总是残酷的。

多年来,这种投资几乎没有太大的亮点,有些甚至成为沉重的负担。例如,根据2012年的年度报告,由于投资的浙江埃迪亚营养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超额亏损,报告期间对股票投资再次削减了1800万韩元,期末账面股份已经为零。

更让外人唏嘘的是,2015年,摸索多年的全钢摩托车终于明确了两大转型重点方向:——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新能源产业链。

在这种思维方式的指导下,当年3月公司和子公司钱江机器人公司、台州北平机床有限公司以现金方式共同出资合资公司。2015年6月,全江摩托车又出资1500万元,增资江西埃德纳米技术有限公司,新增锂电池产业链。

从目前的角度来看,这两个方向无疑已经成为了“风口的风口”,但在所谓的“元首海不能解渴”的时候,那时的全钢摩托车已经连续两年面临亏损,被迫陷入ST的困境。2016年4月19日年报公开后,公司戴着帽子。

但是,意识到粮食耗尽的全江摩托车也很坚决,早在3月29日,全江摩托车就宣布公司控股股东计划采用公开募股方式,同意转让持有的1.35亿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29.77%。以卖身的方式,努力避免连续三年亏损停止上市的危险。

吉利控股在低谷附近。

“一方的痛苦很可能是别人的幸福”这句话听起来很残忍,但事实往往如此。

全江摩托车卖身之际,和浙江省台州市的吉利吉州一起抓住了机会。2016年6月2日,在试图卖身仅两个月的时候,钱江摩托车发布公告,吉利控股以10.8亿韩元(8.01韩元/股)的价格转让了公司第一大股东29.77%的股份,成为新的控股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价格是以股票转让公告日(3月29日)前30个交易日加权平均价格为依据的,业绩不好,全江摩托车股价处于低位。

野马财经发现,除了拥有国有背景的温岭田康投资外,早在2005年,持股比例一度达到22.23%的全江本院第二大股东香港汇阳企业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在慢慢减持股份。吉利控股介入后,退出进一步加快。2017年11月,发布了准备通关全江摩托车的公告。

因此,吉利控股对全江摩托车的控制权完全稳固。

那么吉利控股为什么要进入周传康摩托车?

第一个原因是——产业布局明确。

近年来,特斯拉、卡马、威来、法拉第……。各种新能源车层出不穷,有些企业很不靠谱,但整个行业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比亚迪、一汽集团等公司也深度部署在新能源领域。同行业的领头羊吉利吉里吉州也不会落后。

如上所述,2015年6月,全江摩托车向江西艾德增资1500万元,持股比例上升至60%。事实上,早在2011年,钱江摩托车就已经开始着手锂电业务,当年6月,钱江汽车全资子公司浙江益中汽车公司与美国K2能源公司合作开发磷酸锂(LFP)电池,金额不会超过8000万元。

2014年,在现有锂项目的基础上,全江摩托车成立了全江锂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与此同时,根据2015年年报,公司在锂电池、封装和控制器领域的销售额为1.2亿美元,已经具备了规模。马

以蔽之,钱江整个电动车的产业链已经逐步形成。

而“电动车产业链”,恰好是吉利控股最为钟情的东西。

吉利控股创建于1986年,1997年开始进入汽车行业,截止目前,旗下拥有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伦敦出租车等品牌。

2015年11月,吉利汽车发布“蓝色吉利行动”新能源战略,对在相关领域的产业链布局、产品线设置进行了梳理,明确提出“实现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90%”的目标。

图片来源:吉利汽车官网

除此之外,即便是摩托车业务,也与吉利控股有着高度的互补性。

一个很关键的地方在于,虽然国内摩托车市场日渐萎缩,但在亚非拉其它诸多国家,却是实实在在的朝阳产业,而在海外市场深耕多年的吉利控股,显然能够更好地助力钱江摩托走向海外。

2016年参与钱江摩托股权转让时,吉利控股也曾被深交所询问。彼时,吉利控股新闻发言人杨学良即表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曾长期从事摩托车行业,在该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对摩托车行业怀有深厚的感情。我们看好钱江摩托的业务及其管理团队的整体实力,希望在此基础上导入吉利控股集团的国际化管理理念和能力,使其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杨学良同时表示,钱江摩托也在积极寻求向智能工业机器人等高新技术领域转型,这符合吉利控股集团的整体发展方向。入股钱江摩托是吉利控股集团面向未来探索的全新投资方向。

“资本狂人”李书福

在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2016年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有6家汽车企业进入,吉利控股是唯一一家民营企业。

实现这一成就的最主要原因,在于资本运作。

2002年,吉利集团开始谋求上市。其首先接触的对象是A股公司全柴动力(600218.SH),甚至当时的市场上,一度传出了双方已经签订交易协议的消息,但最终,却还是不了了之。与此同时,吉利控股与港股公司“国润控股(0175.HK)”的关系却日渐亲密起来。

2003年4月,吉利控股及旗下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与国润控股全资附属公司Centurion Industries达成协议,组建合资企业浙江吉利国润汽车有限公司。其中,国润控股占股46.8%,浙江吉利汽车占53.2%股份。

2003年10月,吉利控股再度宣布,与国润控股合资组建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华普国润由国润控股全资附属公司Value Century与吉利控股旗下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具体运作,总投资额5.25亿人民币,注册资本为4.27亿,其中Value Century(认购注册资本约2.27亿元)持46.8%股权,上海华普持股53.2%。

不久后,吉利控股与国润控股兑现4月份的承诺,对浙江吉利国润汽车增加注册资本及总投资额,总投资额由原来的2亿人民币增至11.27亿人民币。

值得关注的是,在半年时间内,吉利控股与国润控股在宁波与上海组建了两家合资企业,双方共投入现金及生产线资产累计约人民币16.5亿元,其中国润控股共注入约5.2亿人民币认缴两家合资公司注册资本,吉利控股则共注入11.3亿生产性资产。

然而,故事才刚刚开始。

2003年12月,李书福又通过在英属群岛注册的私人公司,收购国润控股控股股东Proper Glory32%的股权,由于Proper Glory持有国润控股60.68%的股权,收购国润控股控股股东的股权后,李书福对国润控股20%,与国润控股董事长贺学初一起成为国润控股的主要控制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李书福此番收购股权前,吉利控股的两位副总裁张巴、南阳相继成为国润控股的董事。而这样的人事安排,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

就当时股份收购事宜,吉利控股有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李书福持股国润控股的母公司,只是吉利控股上市的第二步,接下来,还会有一系列的“操作”。

随后,一人操盘多家公司的局面开始形成,李书福既是吉利控股、吉利汽车的主要持有者,同时也是国润控股的主要持有者之一,而且国润控股的主要业务已与吉利控股的业务结成一体。

2004年1月27日,国润控股正式对外宣称:国润控股董事局拟将公司名称由“国润控股有限公司”更改为“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更名建议和吉利商标的使用许可已获得吉利控股董事会同意,并将在国润控股特别股东大会批准后正式启用新公司名称。

至此,“吉利汽车”取代“国润控股”。

而截至目前,吉利汽车(0175.HK)市值已经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其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94.23亿元,实现净利润43.86亿元;与此同时,A股的比亚迪虽然营业收入高达450.37亿元,但净利润却仅为11.15亿元,总市值也只有1774亿元。

北京一私募机构人士董亮告诉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国润控股的主要业务就是汽车,即便是公开募股所取得的资金,可以直接用于发展汽车业务,而吉利的主营业务也是做汽车的。

也就是说,即使“国润控股”不更名为“吉利汽车”,吉利控股、吉利汽车实际上都已经达到了“借壳上市”的目的了。

梳理上述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可以看出李书福不仅能够在战略上看到资本运作的重要性,而且战术技巧也十分出色。

同样的,除了对公司自身的运作之外,吉利控股在并购的道路上也一路高歌猛进。

早在2006年,吉利控股拿下了英国锰铜控股19.97%股权,2013年2月,吉利再度耗资1104万英镑收购了英国锰铜控股公司手中所有伦敦出租车公司的股份,开始接收新公司的运营权。其中,2009,吉利控股还拿下了澳大利亚变速器公司。

2014年,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还曾在公开场合表示,“通过并购,吉利才能实现快速成长,参与全球竞争”。

当然,李书福最为国人乐道的,还是对全球知名汽车品牌沃尔沃的收购。2010年3月29日,吉利以18亿美元的完成对沃尔沃100%全资收购,迄今为止,这仍是中国汽车行业最大,且最为成功的一次海外并购。从沃尔沃财报来看,2016年,其营业利润已经从被收购之前的巨亏135亿元人民币,变为盈利87亿元。

现如今,拿下钱江摩托后,吉利控股正式取得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那么,除了产业层面的产品链延伸与业务结构优化之外,资本上,有没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呢?

“借壳回A”,还是“A+H”的双轮路线?欢迎在文末,留下您的观点。

1.《【钱江摩托车官网】李书福半信半疑地回来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钱江摩托车官网】李书福半信半疑地回来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auto/2604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