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作者:zoog

对于今天要说的这辆车的试车体验,事先要给大脑补充一种生活场景。想骑摩托车,高兴地拿着骑自行车的装备,一出门就发现大雨倾盆,心里骂X,那就只好选择开车了。~喜欢街上的高速烘烤感~但有时要听妻子的话,买食物。在妻子眼里,曾经骑自行车路过超市。但是自己不得不担心肘部伸在自己车上的存储空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骑摩托车上学变得更加方便,但要担心孩子的风、阳光和雨。没办法,只能和其他家长一起开车一起被困。当你拥有这一幕中的一个或几个时,只能说今天的这个主人公。adiva被三轮摩托车撞倒了。(威廉莎士比亚,美国作家)。

关于Adiva

今年的国家政策被认为是对逆三轮摩托车的正名。因为可以获得正规执照,各大企业的逆三轮品种摩托车也在慢慢浮出水面。但是,如果对这种结构的摩托车赌十多万美元,我觉得和老百姓的距离很远,但是这次新品牌看起来比专门做三轮摩托车的品牌adiva和其他家的价格更亲民。他推出了两个版本的逆三轮摩托车,进行了中国市场,各地经销商也在慢慢建立销售网络。两个版本分别为ad1 200售价4万多个,ad3 400售价7万多个(具体售价记不清了,有兴趣的可以去官网咨询)除了价格上的优势外,车辆结构上的优势,加上制造商的推广速度迅速,将在中国市场迅速展开。(大卫亚设)。

Advia车辆试运行演示

关于这辆车的中文,不知道发明了哪一段。真好笑的阿迪王.但是这辆车从实车上看起来真的很不错。ad1 200和ad3 400除了排气量和配置上的差异外,在整体外观上两者的差异并不太大。不要看他是三轮摩托车。(威廉莎士比亚,Northern Exposure,)这张照片是ad1 200(警察版)。警察用的配置增加了很多,但实际上他和正常版本的ad1 200差不多。可以看到,基本宽度与我乘坐的比目鱼相差不大。因为要和赛艇这样的中大型踏板一致,所以城市通勤通过性和普通双轮摩托车一样。

反过来是三轮车,肯定是前两圈后的轮子。整辆车的核心结构在前轮上。与普通双轮摩托车的区别不仅在于最外部的轮子多一个,而且更多的是在中间旋转结构中。减震器是横向装配的,结构真的很独特。(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美国)。

Ad1 200前轮结构

对于前轮结构,ad1 200和ad3 400基本一致,当然,如果位移上升,结构强度可能会略有不同。显然,400cc的ad3应该看起来更粗更结实。

Ad3 400前轮结构

在宣传上,ad1和ad3都有ABS,但实际上只有ad3有ABS指示灯。在ad1中看不到。除了ABS配置模糊外,传感器方面基本看不到前轮或后轮。我不知道这个ABS传感器组装在哪个位置

Ad1 200前轮特写

对于仪表配置,两种结构基本一致,不同的是ad1使用整个液晶屏,ad3使用仪表和液晶屏的双显示器设计。除了这些摩托车常见的以外,只剩下全尺寸齿轮和雨刷。这次.大风和大雨?我在赛道上等你。

"600" height="338"/>

ad1 200

从仪表显示方面来说我更喜欢ad3 400的配置更好看一些,ad1 200的这个仪表......怎么看怎么跟那会电摩刚流行时候上的液晶仪表盘。

ad3 400

这里来看一下ad1的仪表细节,总体来看,我觉得虽然ad1是低配,但是整体配置以及装配来说还算比较到位

ad1 200仪表特写

冬季怕骑车冷?自带暖风.......除了这俩仪表盘附近的出风口,在腿部还有另外的出风口方便保暖

ad1 200暖风出风口

作为三轮摩托车的一种形式,这俩车型也是有手刹的,是集成在转把龙头上,低配的ad1 200只有一个简单的手刹功能,ad3 400是具备俩手刹,其中一个是保持前轮锁死平衡状态,在车辆较多的地方可以保持一个相对平衡的姿态。

ad3 400手刹结构

前部置物空间不管哪个型号预留的都非常的足,基本上出去玩,水、零食乱七八糟能放一堆.......对了有充电口,手机也可以扔进去充电

ad1 200前置购物箱

再来看看ad3 400的,区别就是这个是封闭式的,可以上锁,相对实用来说不如ad1 200

ad3 400前置购物箱

在发动机配置上,ad1 200采用的是水冷单杠200cc的单缸发动机,ad3 400采用的是水冷单缸400cc发动机,所以一些单缸机的抖动这些的当然不可避免,不过正因为这个车自重比较大,对于这种抖动来说并不是非常的明显,好在在骑行中这种抖动感会减弱不少。

既然是单缸......声音就不要太奢求什么了,最好戴个全盔就当静音了.....

作为我心目中的城市通勤利器,对于乘坐感我觉得还是值得夸奖的,尤其是后排乘坐位置,有一个非常宽大的靠背,可以安稳欣赏路上的美景,也不用腰酸背痛的与前排驾驶者挤在一起。

ad1与ad3一样,全部采用的是座桶位置油箱,一个7L一个12L,既然这么大的油箱就不要指望在座桶位置能预留多少的储物空间,基本全部被油箱占据。

当然,多多少少他也是能给你挤出来储物空间的,这里能放一些随车工具或者是骑行手套

这辆车主要的储物空间是位于乘客后靠背的大尾箱里面,单看这个个头是真够大的.......

实际储物能力也是非常的强,尾箱是自带折叠顶棚的,也就代表下雨天一样可以不淋雨的骑行还不用穿雨衣,对于这种天气骑行,光想想都开心啊......

既然顶棚收在后尾箱里面,就代表他会占用一定的储物空间,但是把顶棚拿出来的话,储物空间还是非常大的......两顶全尺寸的全盔能全挤进去.....还有一部分容量能装一些其他东西,假如不装头盔的话去买菜真是能装不少东西的。

顶棚的安装也非常的简单,拉直,与前挡风连在一起即可

adiva驾驶体验

其实这两款车,从试驾体验来看还是基本类似的,除了排量不同带来的不同马力感受外,主要来谈谈这种倒三轮摩托车的驾驶感受。首先,我们先来说说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这种倒三轮摩托车是不是怎么压弯、拐弯都不会倒?通过这次试驾发现,其实这个车还真不是永远压不翻的神车.....看看这辆ad3 400的风挡,就知道这辆全国巡回试驾车摔了多少次

再看看车身......真的是没少翻车

实际上,这样的倒三轮摩托车是需要一定的速度才能达到最稳定结构的,假如是原地或者低速状态下大倾角压弯是非常容易翻车的,就像现在这个状态,不知道有没有心细的发现都有一个轮离地了,像这样的状态是非常容易翻车的。但是只要具备一定的速度,保持稳定的油门输出,真的随便压~!车辆反馈给你的状态就是只要你敢压弯,车身的姿态瞬间就下去了,只要按照我说的提起速度保持油门输出,克服自己的恐惧感,到达一定极限并不是你自己不敢往下压了,居然是车自己的倒三轮结构就把你支撑住了,告诉你的答案居然是“我可就能到这么低了,再压真压不下去了”所以用这个车想玩赛道磨膝盖不是梦

对于驾驶体验中,既然是强调作为城市通勤的利器,我觉得还有一点个人不是特别的满意,主要还是出在这个顶棚的问题上,假如身高比较高的骑士,类似我这样180cm以上的,戴上头盔会和车顶棚有摩擦.......再加上过弯这些动作的话车身姿态挺夸张的,所以会时不时的传来来自头顶的摩擦.......感觉舒适度一般啊,不知道能否在以后的车型中略微进行改进

剩下的,我也录了一些试驾实录,可以看一下对于刚上手时候的陌生感,以及熟悉以后的独特骑行感,以及载人状态下,一个将近一吨自重的车辆如何磨膝盖过弯的......

adiva使用场景

就像文章开始我提到那几种场景,adiva就正是给这样的场景准备的完美车辆,一出门发现大雨倾盆?打开顶棚,调好雨刮就可以上路去浪了~

喜欢街道上高速的压弯感~可有时候也不得不听老婆话去买个菜,在老婆眼里本来就是骑车路过超市捎带手的事情,可自己不得不为自己车车捉襟见肘的储物空间而担忧~能媲美赛车级别的压弯角度,不光压的低最起码安全有保证,储物空间超大.......买菜不在话下~

随着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大,本来骑摩托车挺方便接孩子上下学,可又不得不担心孩子风吹日晒雨淋的?给孩子戴好头盔,顶棚打开,暖风打开,绝对是全校堵车大队里第一个回家的~

所以,总体来说,我觉得这样的车辆可能是到目前为止,应对城市通勤相对实际一些的车辆,但想要驾驶这种车辆你又不得不面对另外的一些问题~ 请看下面~

驾驶adiva的驾驶条件

对于想要购买这种倒三轮摩托车的用户,就又不得不面对另外一个问题,关于驾照......他是需要D照的,假如你考取的是E照的话,是还需要去驾校再回炉学习的,不光是学习有成本,增驾的实习期就等于又要走一遍了.....所以孰轻孰重?还是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吧~

考取D本一般的考试车辆~

倒三轮摩托车的新风向

对于今年像雨后春笋一样发芽的倒三轮摩托车,我真心希望能涌现出更多类似adiva这样走群众路线的亲民车辆,能加大广大摩友的选择范围,也希望能在这些产品中能脱颖而出一些脍炙人口的好产品,能够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去,方便生活,感受便捷~

1.《【封闭三轮摩托车】城市通勤工具新选择:意大利adiva站三轮摩托车试驾体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封闭三轮摩托车】城市通勤工具新选择:意大利adiva站三轮摩托车试驾体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auto/2631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