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骑马夫!首席摩托车媒体编辑,欢迎关注!
一位汽车朋友问道。为什么现在汽车使用涡轮增压技术已经是趋势,而作为现代摩托车很少看到使用这种技术?
这个问题有一定深度,骑马部会来给你解答。事实上,1905年初瑞典一位工程师发明了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后,将该技术应用于飞机上,大大提高了当时飞机的性能,不仅马力增大,对抗高空缺氧环境的能力也相应提高。二战后涡轮增压技术首次在汽车上投入商业,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962年推出的Ozmoville喷气装备了最大马力215匹V8发动机,具备涡轮增压技术,排量为3.5升。
摩托车上也不是没有使用过涡轮增压技术,只是比汽车应用时间晚了一点,大规模应用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在日本的4家摩托车制造商广泛应用。川崎是日系品牌中最进取、最大胆的品牌。早在1978年,川崎就率先推出了Z1R-TC Turbo。这辆车应用了涡轮增压技术。
此后,随着日系其他三家摩托车制造商相继跟进,涡轮增压技术一度呈现出繁华的兴盛式,倾向于取代传统的自然进气发动机。
但是后来涡轮增压技术明显提高了动力,但与他带来的“副作用”相比,这个代价似乎也很大,所以后来的制造商对摩托车上使用涡轮增压技术不太感冒。(威廉莎士比亚、涡轮增压、涡轮增压、涡轮增压、涡轮增压、涡轮增压、涡轮增压、涡轮增压、涡轮增压)
涡轮增压的原理实际上是利用排气歧管的废气,强行压缩进气口叶片,推进增加进气口风量的叶轮装置。优点很明显,涡轮是真正的废物利用。因此,工作时发动机输出本质上提高,结构轻便。从这个角度来看,涡轮增压技术确实没有好处。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一般来说,这种涡轮在10万转速下工作,承受和产生大量热量,使用环境恶劣,对加工和材料制造要求很高。此外,由于使用废气工作,当发动机速度较低时,由于涡轮本身质量造成的静态惯性,废气不足以正常工作。这就是涡轮延迟。
因为有这个槽点,发动机在高速上可以很好地遮挡这个短板,但从突然开始运行的那一刻开始,动力输出可能会比较突然,由于摩托车的两个轮子的特性,这个突然的动力输出有些令人担忧。
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有相应的电子辅助设备才能控制后轮的打滑,但是那个时候电子技术很少出现,ABS也是1988年以后才正式在摩托车上使用的,更不用说什么牵引力控制系统、ASR系统了。
而且,一旦转速到达,涡轮启动,骑手就感觉屁股被甩了一步,不利于舒适度。甚至在汽车上,这种感觉也很明显。更不用说比汽车轻得多的摩托车了。所以很多司机抱怨动力难以控制,严重影响舒适度。
而且摩托车本身内部空间狭小,涡轮增压需要安装巨大的冷却装置和涡轮本体,再加上复杂的管路。对于摩托车来说,空间狭小,很难部署好,而且这种东西也增加了不少重量,在设计时可以感受到触觉。在汽车上涡轮增压也会占用很多空间。请看本田的CX500涡轮摩托车的涡轮压力装置。
ge/pgc-image/ca24be772a33479884aed03d2586c2a2?from=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5" width="587" height="389"/>最后就是当时的电控技术不完善,涡轮增压器工作时与发动机的供油系统是紧密相关的,那个时候除了雅马哈,其他几家日系厂商都是配置的很原始的电喷系统,这个系统并不能与涡轮增压器很好的协同工作,时间一长,在可靠性上就会不稳定,久而久之,大家都发现,与其配置涡轮增压器来提升动力,还不如在发动机本体上面挖掘潜力来得实在,例如扩大排量,增加气门以及应用可变气门和升程等新技术。
因此,涡轮增压技术红火了一段时间之后,就被各个厂商所摒弃。
当然,现在的技术进步很多,涡轮增压器早就实现了轻量化和小型化,电子喷射系统的稳定性也今非昔比,各种电子辅助设备也在摩托车上面相继使用,能够帮助骑手更轻松的控制住摩托车,所以多年以后,涡轮增压技术又开始逐渐在量产型摩托车上面使用,例如铃木就准备在GSX-700T这款车上面使用涡轮增压技术。
这个是真正的量产车型,不同于那些改装厂的后期加装涡轮增压。例如涡轮隼之类的。至于川崎神车H2R和H2,配备的是机械增压技术,不在本次讨论范围内。一句话,其实涡轮增压技术在摩托车上的兴盛和消逝,再到卷土重来,都是技术惹的祸,当技术上不具备实用性时,它昙花一现的消逝了,当技术进步到能进入实用阶段时,它将王者归来!
好了,就评论到这里,我是骠骑府!欢迎关注!
1.《【摩托车安装涡轮增压】摩托车为什么使用涡轮增压技术?进来打听一下吧。》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摩托车安装涡轮增压】摩托车为什么使用涡轮增压技术?进来打听一下吧。》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auto/2637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