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末,笔者发表了《宋楠:解读多款解放军第三代通用军车》篇文章。本文对解放军各种载荷的现役第三代通用军车(后文“第三代军”)进行了独家、详细的解释。到目前为止,笔者独家评价了包括北汽、东风、陕西、中车等工厂在内的“三大军”车型。唯独FAW解放MV3系列《三大军》没有进行深入接触。本文将对一汽解放MV3系列“三大军”进行全面评估。
MV3系列“三大军”:为我军开发的第三代中型高机动性通用战术车辆,应用“六大自主创新”技术、“八大先进总成系统”,具有高机动性、高保护性、高适应性、信息化等特点。在总技术水平和作战使用性能方面有了飞跃的提高,在越野机动性、环境适应性、电子信息化和战场防护能力等方面具备了美国、欧洲、日本军队同构装备水平。
1、r & ampd背景: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与中苏同盟开始了一系列重工业和军事项目合作。1957年,长春建成第一家制造厂,引进吉-157型六轮越野卡车后,国产化车型被命名为解放牌CA-30A型(系列)。经过多次修改,CA-30A系列5吨级6X6越野卡车进入解放军服役到20世纪90年代末。
以解放CA-30A系列卡车为基础,一汽和轮式车辆研究所(201)的前身单位共同研制了64式轮式装甲车,以镇压第一次西藏叛乱。64式车轮装甲车动力、传动、悬挂装置和电气系统均来自CA-30A。为了提高保护能力,从框架(大梁)非重型车身改为传动轴和传动系统,是固定在装甲焊接车身上的负载式结构。这是一汽首次尝试改进CA-30A系列技术。经过两年的测试,64式装甲车的各参数完全满足了以达赖喇嘛为首的西藏分裂分子的技术和战术要求。
这款解放军第一轮装甲车虽然不是最终服役,但FAW解放拥有的车轮传动技术和装备改造经验是符合20世纪60年代解放军装备发展要求的。
20世纪60年代末,利用苏联高尔基工厂引进的车桥技术,开发了8x8技术和测试用装甲车(只有3辆)。与64式装甲车使用一体化腿非重型悬架不同,准新型8x8测试用装甲车采用装载式双A型摇臂独立悬架技术。车辆动力枪和传动系统仍然采用CA-30A使用的方案,车辆具有更好的通过、空间布局、承载能力和改造潜力,但以微弱的动力制约着车辆(车族化)的发展。实际上,FAW开发的这款8x8轮装甲车的有效载荷只有3.5吨。未成熟的双A型摇臂、橡胶套、稳定杆和电动半轴防尘套的质量一直没有达到设计标准。
总的来说,截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军轮式装备以3.5吨级6x6“大海防”CA-30A和负载2.5吨级4x2南京NJ-130卡车为主。
与此同时,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在法国贝利引进了公司的GBC越野卡车技术,最终国产化车型命名为东方红LT665。遗憾的是东方红665型越野卡车的质量尚未稳定,产量也很难满足解放军炮兵(122毫米口径以上火炮牵引)的使用。
吴丹华的东方红LT665车辆由于质量始终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最终在服役16年后推出了解放军装备体系。(威廉莎士比亚,服兵役,服兵役,服兵役,服兵役,服兵役,服兵役,服兵役)
12"/>1975年,济南重汽研发的黄河JN-252系列8X8载具研发成功,并称为解放军第二炮兵牵引DF-3中程地对地导弹专用载具。1989年黄河JN-252退出现役。至1990年代,解放军轮式装备发展呈井喷之势,陕汽、重汽、二汽、一汽都在利用多方渠道获取的美、苏军装技术,为解放军研发全新轮式载具。
2000年前后,一汽解放研发出载荷3.5吨的“2.5代军”系列载具。这款测试用装备,吸收了苏军乌拉尔系列重卡国产化后的车桥技术。最终,这款“2.5代军”并未引起解放军的重视,成为“三代军”技术储备用车。
上图中德国奔驰乌尼莫克U5000型军用载具,为笔者在北京东五环某北汽4S店原创拍摄
受中国重工业以及汽车工业发展实况影响,在1960年代-1990年代,解放军一直寻求获得法国、英国以及德国军事装备支持。1960年代引进法国贝利埃公司技术、1970年代中国与西欧开展军事合作引进英国炮瞄雷达、1980年代对越作战期间引进德国乌尼莫克系列军用载具,甚至准备批量换装德军豹式坦克。
实际上,在2005年前后,北汽有意引进并国产奔驰乌尼莫克U5000系列军用载具。北汽、北方包头以及一汽都有尝试引进版权、或逆向仿制的计划。奈何,乌尼莫克U系列载具最核心的“门式桥”轮边减速系统和全轮驱动系统,阻挡了北汽国产化的进程。
2008年左右,一汽解放的MV3系列“三代军”早期测试车被媒体获悉。早期的MV3系列“三代军”呈车族化发展,具备4X4、6X6以及8X8扩展能力,可灵活配置单排2人(3.5吨级)、单排半3人(3.5吨级)、双排5人驾驶舱(5吨级)。其中MV3系列“三代军”早期测试车,引入了全部国产化的“门式桥”轮边减速系统和双A型摆臂独立悬架。
请注意,早期的MV3系列“三代军”测试车,前动力舱盖、保险杠、灯具以及驾驶舱外形,与量产版车型存在较大差异。
2008年,一汽、二汽、北汽、陕汽、重汽、长安、万山、泰安、内蒙古一机、南汽依维柯和北方包头等车厂,开始竞标解放军不同级别“三代军”项目。
至2016年,0.5吨级“三代军”项目由北汽BJ-80获得;1.5-3.5吨级“三代军”项目有二汽东风猛士系列获得;10吨级之下“三代军”项目有一汽解放MV3系列获得;10吨级之上“三代军”项目由济南重汽获得;轻装甲车项目(3.5吨级-5吨级)“三代军”项目由东风2代长轴(6X6)猛士装甲车获得;高防护级别轻装甲车(8吨级-10吨级)“三代军”项目由长安工业CV-3防雷反恐突击车获得。
20XX年,一汽解放MV3系列“三代军”完成定型,并获得解放军批量订单。这意味着一汽解放CA-30A系列6X6越野卡车之后,生产的第二款军用多驱动桥中型载具。
从1973年开始,一汽解放CA-30A系列载具技术转移至二汽东风厂,并在CA-30A基础上改型出EQ-240系列6X6越野卡车。根据国家安全状态,解放军6X6轮式载具逐步由二汽东风生产。从1970年代末期,一汽解放CA-30A系列载具产量开始下滑至1980年代末期(二汽东风EQ-240产量足以满足解放军需求以及出口订单)停产。
2015年9月3日,一汽解放MV3系列“三代军”,参加“93对日作战胜利70周年”阅兵。这标志着MV3系列“三代军”已经批量装备部队并形成战斗力。
2、技术标定:
2016年10月,公开展示的MV3系列“三代军”被一汽解放称为“胜虎”中型高机动性通用战术车辆,形成以5吨级(载荷)6X6双排驾驶舱CTM131、5吨级(载荷)6X6单排驾驶舱CTM132、3.5吨级(载荷)4X4双排驾驶舱CTM133和3.5吨级(载荷)4X4单排驾驶舱CTM134车型为基础的第三代通用载具车族。
笔者目测,MV3系列“三代军”长宽高为7900x2500x2850mm;第1、2驱动桥轴距5000mm;第3驱动桥轴距180mm。
笔者拍摄的这台5吨级(载荷)6X6双排驾驶舱CTM131型MV3系列“三代军”,前风挡玻璃采用2块独立设定并配有相对应的雨刷器。
宽大的“小长头”动力舱,设定为从后先前翻起。接近2000mm高(距离地面)的机舱盖高度,如果从前向后翻起,则费时费力,反之轻松简便。
白色箭头:动力舱盖前置的固定轴
全钢制的保险杠两端设定独立灯具,从左上-右上分别为转向灯、远光灯、近光灯;左下雾灯;右下预留防空灯安装位置。全部灯具可单独更换并安装防护格栅。
笔者拍摄的这台5吨级(载荷)6X6双排驾驶舱MV3系列“三代军”,设定2级蹬车舷梯。4车门外覆盖件用螺栓固定,便于日后在外部加装额外装甲防护套件。
上图为,MV3系列“三代军”动力舱盖固定扳手。从2010年之后,解放军装备研发体系“一夜之间”脱离了苏式“傻大黑粗”模式,准入美帝和北约的“精细简约”风格。这种橡胶与钢制件混搭的锁具,此前在东风10吨级反恐战车出现。实际上,MV3“三代军”才是首先引入此种人性化设定首款载具。
上图为MV3系列“三代军”右前进气道以及车门铰链特写。
粉色箭头:外后视镜自锁固定结节(只需手动推拉,就可紧密固定在合适角度)
白色箭头:4(2)车门通用铰链
红色箭头:固定在右前轮翼子板上进气道螺栓(固定整车覆盖件3种尺寸螺栓之1)
黄色箭头:塑料材质进气道
蓝色箭头:“软”链接固定于进气道的防尘罩(降低车身震动引起的干涉异响)
固定4门铰链以及车身内饰板、玻璃固定框、升降器以及外装甲套件的螺栓(白色箭头)标准完全相同。降低了维修养护成本和配件存储压力。
为了便于车外开启车门,4车门外拉手全部用设定为由上向下拉伸模式。
不同版本MV3系列“三代军”只有驱动桥、驾驶舱等差别,为了适应未来10年解放军技战术方向重大改变,高机动、适当的承载以及可扩展的防护性能,彻底取代以往落后的承载、机动以及近乎为零的防护性能排序的轮式载具。
实际上,MV3系列“三代军”不同版本的货运平台,可以完全装载一个标准尺寸的集装箱。
上图为MV3系列“三代军”后部特写。平淡无奇,也没什么好说的。唯独是后组合灯充斥充斥着一股浓郁的山寨味道。
近距离研判固定在后部两侧灯具支架上的MV3系列“三代军”后组合灯。从左向右为镶嵌着红五星(灯罩)防空灯,左2和左4为制动灯,左3为倒车灯。全部灯具可单独更换,除防控灯外其他灯具换装LED发光源。
恩,怎么说呢,这种灯具材质与形态,实在是太2010年代中叶民用化了。与喷涂了防红外侦测哑光数码迷彩整车调性毫不协调。
上图为MV3系列“三代军”驾驶舱内饰特写。宽大的驾驶舱内,前排设定正副驾驶员座椅,中央区域为容纳部分动力总成,仪表台全钢材质+防破片塑料件覆盖。副驾驶员一侧安装风挡玻璃和车门扶手(红色箭头)。
MV3系列“三代军”仪表盘,左右各设定一组指针式发动机转速表(下燃油表)和车速表,中央多功能显示屏输出,轮胎压力、驱动模式、行驶里程等综合行车信息。
至此,包括二汽、北汽、陕汽、重汽以及北方包头在内众多军装厂商,都开始在各自领域制造的不同级别“三代军”载具上用数字多媒体显示控制系统替代传统指针式仪表。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中国工业体系与军事装备行业发展体系相互作用。
上图为MV3系列“三代军”中控台特写。
白色箭头:轮胎充放气系统控制面板。MV3系列“三代军”全系标配的轮胎充放气功能,具备公路、越野、冰雪(松软)三种预设模式。可以对整车(4或6条驱动轮、对某1驱动轮)进行充气、放气、测压和保压控制。
红色箭头:手动空调控制面板。MV3系列“三代军”可以在高海拔(5000m)、高温(4X摄氏度)以及寒带(-4X摄氏度)环境运行,并保证驾驶舱内具有适宜温度与湿度。
MV3系列“三代军”匹配了1套AMT手动预制换挡/自动控制变速器。这套双控制模式的机械式变速器,具备9前进挡和1个倒挡。挡位赤比分配合理,特别注重在海报超过4000m的青藏高原,动力输出下降后的动力输出品质。在自动模式(电控系统)失效时,可转入手动模式(机械控制)换挡。在保持技术状态、操作舒适性同时,具备相当可靠性。
换挡控制面板以及换挡杆采用近乎传统自动挡形式:
白色箭头:换挡杆锁定按钮
蓝色箭头:N挡(空挡)
红色箭头:R挡(倒挡)
黑色箭头:D挡(向前推或后拉为自动挡状态的手动换挡模式)
绿色箭头:手动换挡选择(开关)状态、反之自动挡状态
实际上MV3系列“三代军”匹配的手动、自动换挡系统,与传统自动变速器具备手动换挡模式完全不同。日常应用中可以采用自动挡,在路况复杂且扭矩传输精准的工况下进入纯粹的手动(机械)换挡模式。
这种手动、自动换挡系统工作原理与奔驰乌尼莫克U5000换挡系统几乎相同。一汽自主开发的这套换挡系统,成为MV3系列“三代军”标准配置,标志着一汽在重型载具领域的技术发展状态。
上图为笔者从副驾驶员位置拍摄,前排驾驶舱中央布置的北斗2代导航系统控制总成特写。至今,北斗导航系统已经从从1代(技术验证)发展到2代(纯粹军用与部分商用),全面装备我人民解放军海陆空军各军兵种,并有限度的进入民用市场。
备注:
1990年代末期,中国申请加入美国、欧洲的相关太空项目。奈何,因意识形态差异导致这种外太空高精尖技术合作项目不带中国玩儿。但是也正因为排斥中国,才使得中国20年间自行研发、自行制造了北斗导航系统、天宫系列空间站,才使得中国具备未来对日、对美、对台海陆空作战的区域优势!
对于MV3系列“三代军”的动力、传动和悬架系统的评测,以笔者在某次公开展示的技术验证用底盘(4X4驱动)和实车(6X6驱动)状态介绍。
MV3系列“三代军”动力总成采用一汽集团锡柴奥威CA6DL2-35E3R柴油机,排量8.6L,最大功率350Ps,最大扭矩1500Nm。其双层全悬浮结构铸铝气缸盖罩,三明治式复合钢板冲压油底壳,机体 强化、采用薄壁多筋结构,增加梯形框架强化机体的设计,保证了发动机的可靠性更强、振动更小,将发动机燃烧工作噪音化解到最低。
CA6DL2-35E3R柴油机,采用II型共轨高压泵、传动皮带防夹杂泥沙前端轮系、带自加热功能的闭式曲轴箱通风系统,可以满足高原环境、高负载、越野工况下润滑系统的需求,并装备大容量防水发电机和防水起动机。
红色箭头:具备防夹杂泥沙设定的双重皮带系统
白色箭头:防水发电机
黄色箭头:防水空调压缩机
为MV3系列“三代军”匹配的CA6DL2-35E3R柴油机,在部分关键结构上引入军方特殊要求的改进技术,尤其是在高海拔地区遂行对印度威慑的作战环境下,具备较长时间以超增压模式运行,以保证输出持续且稳定的额定功率。启动系统拥有水暖式燃油加热器冷启动辅助功能,对发动机冷却液进行预加热;通过电加热对燃油管路和燃油滤清器预加热。这一系列举措,足以保证装备MV3系列“三代军”载具的西藏高原解放军山地部队,拥有在高海拔、低温工况下遂行攻击非法驻扎在“藏南”一线印度军队的战斗力。
位于发动机总成做前端(被驾驶舱遮蔽)安装油电混合转向助力系统能够。
红色箭头所指就是MV3系列“三代军”使用,由一汽自行开发并生产的手动、自动双重模式变速器总成特写。
而这套发动机与变速器,并未直接关联分动器,这也意味着可以直接匹配至更多驱动平台。以民养军的思路可以很好的结合。
简单地说,MV3系列“三代军”驱动架构与日产GTR超级跑车的四驱系统相类似。
与传统多驱动桥军用载具不同的是,MV3系列“三代军”的传动布局改为发动机-变速器-传动轴-分动器+第2驱动桥(第2差速器)-传动轴-第1驱动转向桥。这种先将动力传递至后驱动桥,然后经过后驱动桥将动力再传递至前驱动桥的模式,可平衡前后轴荷,以及简化分动器结构。
笔者拍摄的这台MV3系列“三代军”底盘展示实物主传动轴(链接变速器端)的法兰盘,并未完全固定。
红色箭头:变速器动力输出端法兰
黄色箭头:传动轴法兰盘凹齿与变速器动力输出端法兰凸齿,并没有完全啮合。
相对以往解放军装备的不同车厂生产、不同载荷的轮式载具,或采用整体桥、或采用断开式驱动桥,但几乎没有采用类似奔驰乌尼莫克“门式桥”驱动结构。上图为MV3系列“三代军”采用的双A型摆臂独立悬架+断开“门式桥”驱动结构特写。前部钢制护板内“隐藏”着“电-液”驱动可变转向比的助力系统。
黄色箭头:上A型摆臂
红色箭头:下A型摆臂
白色箭头:第1驱动转向桥差速器
绿色箭头:十字万向节式传动半轴(从前差速器引出至驱动轮中心上端)
上图为MV3系列“三代军”第1驱动转向桥右前悬架和驱动结构特写。
黄色箭头:上A型摆臂(铸造基础件+冲压加强件并最终焊接成型)
白色箭头:下A型摆臂(一体铸造成型,并采用镂空减重处理)
紫色箭头:传动半轴(动力输出至轮边减速器上端,通过翻转齿轮组控制驱动轮)
绿色箭头:右前驱动轮中心点(可以明显看出传动半轴固定至中心点上端)
棕色箭头:双活塞制动分泵
蓝色箭头:转向外拉杆
上、下A型摆臂与车架固定端全部用锁片与螺栓加固(防止胶套溢出);前制动盘安装防尘盖版阻挡泥沙和异物的侵袭;轮边减速器速比为4.613,轮边驱动轴为单十字轴万向节式。
MV3系列“三代军”前悬架采用扭杆弹簧+减震器设定。从上图清晰可见,上A型摆臂和下A型摆臂结构。
绿色箭头:第1驱动转向桥匹配的油气减震器特写。
MV3系列“三代军”前后减震器与电控可调悬架系统(EHS)相适应,可以自动识别路面平整度、载荷感知、高度调整以及减震阻尼调整功能。
MV3系列“三代军”驱动系统最大亮点,恐怕就是集成断开式驱动“门式桥”了。上图为奔驰乌尼莫克U5000军用载具的整体“门式桥”特写,落后于MV3系列“三代军”驱匹配的独立悬架+集成断开式驱动“门式桥”。
上图为MV3系列“三代军”第1驱动转向桥传动轴后部(面向第2、3驱动桥)结构特写。第1驱动转向桥承受的动力,从固定在第2驱动桥差速器的分动器经过传动轴(黄色箭头)由后先前传递。如上所示,第1驱动转向桥上A型摆臂匹配的扭杆弹簧(红色箭头)。
上图为MV3系列“三代军”传动轴特写。
粉色箭头:变速器
白色箭头;经变速器引出的传动轴(至固定在第2驱动桥差速器的分动器)
绿色箭头:经第2驱动桥差速器、分动器向第1驱动转向桥引出的传动轴(含过桥轴承)
上图为3.5吨级(载荷)4X4驱动MV3系列“三代军”第2驱动桥及传动组件特写。
白色箭头:经变速器至第2驱动桥分动器的传动轴
黄色箭头:经固定在第2驱动桥的分动器向第1驱动转向桥引出的传动轴(含过桥轴承)
上图为5吨级(载荷)6X6驱动MV3系列“三代军”第2、3驱动桥及传动组件特写。
白色箭头:经变速器至第2驱动桥差速器传动轴
蓝色箭头:与第2驱动桥差速器刚性连接的分动器(为一汽原创研发与生产)
红色箭头:经第2驱动桥分动器向第1驱动转向桥引出的传动轴
绿色箭头:过桥轴承
紫色箭头:第3驱动桥差速器
黄色箭头:第2、3驱动桥间传动轴
很明显,4X4驱动、6X6驱动MV3系列“三代军”系统差异几乎都集中在增加的第3驱动桥。
上图为MV3系列“三代军”差速器特写。
与传统多驱动桥载具采用发动机、变速器、分动器一体链接模式不同,MV3系列“三代军”的发动机、变速器、传动轴、分动器输出的动力至前后驱动桥模式完全不同。
MV3系列“三代军”经发动机、变速器和主传动轴输出的动力,首先进入第2驱动桥分动器,然后经前传动轴向第1驱动转向桥输出动力,同时分动器与第2驱动桥差速器刚性连接驱动第2驱动桥,或经后传动轴向第3驱动桥输出动力。
白色箭头:分动器特写
黄色箭头:链接第2、3驱动桥间的后传动轴。
上图为笔者从MV3系列“三代军”后部向前部拍摄的第3、2驱动桥结构特写。MV3系列“三代军”匹配的主减速器为普通螺旋锥赤轮结构,轮边减速器为单级外啮合圆柱齿轮式。轮边驱动轴为单十字轴万向节式
备注:第1驱动转向桥部分系统有差异
红色箭头:第1驱动转向桥差速器
黄色箭头:第2驱动桥差速器
蓝色箭头:第3驱动桥差速器
紫色箭头:第2、3驱动桥左下A型摆臂
无论4X4驱动版本还是6X6驱动版本,第1、2、3驱动桥结构完全相同,包括差速器、转向节、制动分泵、摆臂和拉杆等分系统可进行同侧互换(不能进行任意位置互换)。
简单可靠的悬架、可互换的分系统,在平战时可最大限度降低后勤支持的压力。用以往同类车型1/3备件储备量,换取70%的支持率。这对降低配件储备用资金占用率,降低培训周期和提升维护效能,都是至关重要。这种一定范围配件通用,并获得整车性能提升的做法,也是未来装备解放军更多型号“三代军”的标配。
MV3系列“三代军”全系车型或标配,带机械差速锁式轮间差速器,中桥带轴间差速器和差速锁。笔者拍摄的这台技术验证用底盘(4X4驱动)的前后驱动桥匹配轮间差速锁。
上图为MV3系列“三代军”第2驱动桥间差速锁特写。
整车在不同路况下行驶,由自主开发的自动驱动管理系统(ADM)进行判断差速锁开闭状态,并按照整车控制单元(VCU)保持各差速器锁止状态。
MV3系列“三代军”轮胎型号为395/85 R20、10.0-20平底钢制宽轮毂。
MV3系列“三代军”基型车与改型车,强制标配轮胎充放气系统,与双回路气压盘式制动系统相匹配,具有轮速识别、车速估计功能,通过驾驶舱控制面板,可以在行车或静止状态对全部车轮或单独车轮进行压力调节。
MV3系列“三代军”车架(大梁)采用前后等宽梯形车架,纵梁采用封闭盒型断面,并配有前拖车钩、后牵引钩及前、后系留环(牵引对象的保险装置)。
上图为MV3系列“三代军”车架(大梁)后部截面特写。以诺基亚9系列个人通讯终端参作为参照物。
白色箭头:车架外梁
红色箭头:车架内梁
黄色箭头:为横梁镂空处理细节特写
3、技术亮点:
作为大解放CA-30A系列之后40年,一汽独立自主研发的重量级军用装备,MV3系列“三代军”技术标定十分优秀。在定型之前,经过大量(超XXXXXX公里里程)多种实际路况道路测试,高原、高海拔和寒带技术验证。
最终获得以下技术标定:
4、正式服役:
虽然,MV3系列“三代军”首次亮相在2015年9月“对日作战胜利93阅兵”中,但在此之前已经小批量进入解放军诸多兵种单位服役,并形成一定战斗力。
2016年9月,北京东五环,笔者拍摄到一组5吨级(载荷)6X6驱动双排驾驶舱,并搭载功能方舱的MV3系列“三代军”。从图片研判,改型后MV3系列“三代军”与“阅兵版”、“公开展示版”相差无几。MV3系列“三代军”所具备的优良技术基础(驱动技术、通过性、导航系统),为其发展至车载炮系统、电子战系统、防化(核)侦测系统、轻型防空导弹发射系统等改型奠定优良基础。
在前文笔者提及,MV3系列“三代军”搭载的动力总成,为保障在高海拔地区遂行对印度作战所需要的机动性做出特别调校。目前,在装备驻青藏高原用于对印作战并威慑分类恐怖份子的解放军山地部队,换装了全新轻型坦克,但还是用落后的陕汽SX2150(2180)、东风EQ2012系列载具。
为了适应青藏高原高海拔区域以及实际道路特点,122mm车载炮、105mm轮式突击炮、轻型坦克等便于机动的装备,优先装备境界印度军队的解放军山地部队。实际上,陕汽SX2150为载具升级而来的122mm车载炮性能并不优越,落后的载具限制了武器系统最大效能的发挥。
在外形、悬架以及驱动系统与法国雷诺重卡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MV3系列“三代军”,必然也会因其出色载具性能,而搭载122mm口径甚至155mm口径重型火炮,衍生出全新的车载炮系统。
作为一款即将批量服役的解放军全新轮式载具,笔者也只能点到为止的分析和解读。尽请见谅。
笔者有话说:
优良的载具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而性能突出的载具又受整个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影响。实际上,中国汽车工业的状态直接关注我人民解放军装备技术和品质,以及国家安全态势。
MV3系列“三代军”以及众多级别“三代军”的服役,彻底摆脱以往载具限制武器的囧静。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首先研发武器,随意选取合适载具”研发模式。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负责任的说,一汽解放MV3系列“三代军”的服役,彻底改变我军通用轮式载具的使用模式,并全面提升多兵种在重拳打击新疆、西藏分裂恐怖份子的作战效能。
文/电动汽车时代网评测编辑宋楠
欢迎加入宋楠的公众号“换个角度看车市”
1.《【一汽解放3系驾驶室】松南:解读一汽解放MV3型第三代通用军车》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一汽解放3系驾驶室】松南:解读一汽解放MV3型第三代通用军车》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auto/2695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