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汽车的成功还处于概念阶段。利润不多,股价不低。主要玩资本游戏。
小米虽然也玩资本游戏,但是小米的业绩是实实在在的。从第一批30万一抢而空,到一年1700万,再到上半年2611万,销量在全世界都能排进前列,利润率也是国产手机中最高的之一。短短三、四年,就从入门小厂变成巨头,小米的秘密在哪?
小米的秘密
自从2012年开始,分析小米的文章就铺天盖地。但是靠谱的不多。其实大道至简,小米的成功并不太复杂,而且可以一定程度上复制。
在手机行业,华为荣耀,中兴Nubia、OPPO的一加都在一定程度上复制了小米的成功。
雷军公开的说法是,专注、极致、口碑、快。这些都是实话。但是雷军并没有说到为什么要做这些?如何做这些?也没有说除了这几条,小米还做了什么。而真正的秘密就在这些问题后面。
1、专注做好有竞争力的单一产品
雷军所谓的专注,就是把一年一款小米手机做好,一个价位就只有一款产品。投入越多,问题越少。小米的所谓做到极致是对自己而言的,小米手机能不出大问题,还能在体验上领先一步,这就是单一产品聚焦的好处。这条是学苹果的,特斯拉其实也学了这一条。
产品要有竞争力,就要在同等价格给用户更好的体验,小米一代用1999元的价格提供了当时顶级手机硬件配置和人机交互,靠优秀的用户体验和高性价比获得竞争力。
2、参与感带来病毒营销
这一手小米手机学自魅族,在开发过程中广泛听取用户意见,让用户有深切的参与感,把产品当作自己的孩子,可以充分激起核心用户的购买热情,这些人也会带来病毒营销的种子,成为产品和品牌的粉丝。
3、双重定价的营销方式
这个是小米的核心营销手段,高配低价其实小米只是名义,供应链不占优势,毛利率高,凭什么做到高配低价?
那么小米接近成本的定价是怎么回事?秘密就在于双重定价。名义定价是1999,1499,799,小米2代还降价到了1799,但实际定价随行就市。
其实这个和汽车加价有点类似,名义9.9万,但是你去4S店买非要加到12万才能提到车。小米的名义低价加抢购模式带来的广告效应非常强大,甚至形成了社会热点。无论买不买小米,做不做手机都知道有个小米手机,有个雷军。
4、扁平化的内部管理
据员工的消息,小米内部非常扁平化。就是创始人,部门领导,工程师三级。
各个部门各管一块,开会时间都很少,为避免官僚主义,大公司病做了很大努力。工程师靠加薪刺激积极性,没有KPI,这就避免很多勾心斗角,部门墙的问题。内耗少加上6*12的工作时间,还有加班,小米才能做到快。做到高效率。这是小米的核心竞争力。
5、互联网企业的风投和人才
小米一直不承认自己是手机企业,而是互联网企业,其实小米要的是互联网企业的融资手段和估值。做手机企业找风险投资不容易,估值倍数低,而互联网企业估值高得多,投资者也更容易找,特斯拉能热也是挂互联网和风投的边。雷军在创立小米前已经做过几次上市套现,可谓驾轻就熟。
上市的预期还可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元老有股份,公司发展一轮,资产就升值一轮。从百万到过亿,只要短短几年,这是什么高薪都比不了的。这种诱惑下,小米能吸引到在谷歌、微软、IBM工作的人才,并且让人才打鸡血一样的工作,辛苦几年,换取上市后一生的财务自由。
小米的套路,大约在2013年被手机行业看透,华为荣耀、中兴nubia、OPPO的一加开始部分或者全部复制小米的经验,收获都不错。如果不考虑技术因素,让汽车企业来学小米,应该如何做呢?
如何造一辆小米式汽车
1、互联网圈钱术
无论你要造汽车也好,手机也好,首先你得找到会造汽车和手机的人。而会造车的人都是人才,你凭什么把他们拉到一个新公司里面去?答案是风投上市。靠上市发行的高溢价,获取十倍百倍的收益,这是什么高薪都比不了的。
所以,复制小米需要成立一家新的汽车公司,这家公司可以不自己制造汽车,而只是做技术研发、设计和市场营销。制造的活交给传统汽车企业来干。但是这家企业要有上市的前景,创始人要有足够的互联网背景,有风投变现的经验。
新公司还有一个优势是没有品牌包袱,无论是一汽、长城,还是比亚迪制造,品牌都和他们没关系,特斯拉初期用台湾富田电机丝毫无损形象。
上市变现的大饼能吸引到一流的技术团队,小米的初期人员来自于微软、谷歌、腾讯……汽车公司的人员就应该来自于宝马、奔驰、奥迪、雷克萨斯、特斯拉……
2、有竞争力的单一产品
小米手机能成功,至少一开始是完全靠产品的。在小米一代发布的时候,市面上只有三星和HTC的高价手机在性能上能和小米相比,只有苹果和魅族的UI(人机交互界面)能和MIUI相比。
小米的名义定价是1999元,配置与普通国产高端手机相当。2000元的价格买4000元的配置,这是小米初期成功的原因。
在高配低价的同时,靠周光平博士的团队把故障率控制在一个不算高的水平,保证产品的基本质量。价格便宜,故障率不高,产品性能和体验出色,自然就有竞争力。
如果把当年的小米手机放到汽车上,就要求汽车厂商做出这样一款产品(只需要一款,一款才能做到极致):
(1)价格在国产汽车价格的热销上限,轿车10万元,SUV15万元;
(2)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中高级车的水准,譬如奥迪A6L、奔驰ML350的水准;
(3)用户的日常使用体验细节达到或者超过顶级水准(价格贵的车做的未必好,一些豪华车中控台UI和特斯拉比就是原始时代,而这不需要多高的技术,只是思路问题);
(4)故障率达到业界平均水平,不能过高。
其实,观致3在人才和资本上,有一点小米的意思,但是近况不佳,除了营销不利,很大程度就是产品定位的问题。小米做到的,观致没有做到。
观致3从产品品质上看还不错,外观审美中庸,安全碰撞得分不错。但它只是一款2690mm轴距、非独立悬挂的前驱A级车,而远非小米手机档次(在手机行业)的顶配车。并且,它的定价与一线品牌的A级车没有太大差距,所以观致3的销售情况远远没有小米那么理想。
如果小米当时出一款单核配置,512M内存的中低档手机,即使产品本身做得再好,它以一个新品牌卖1999元一样是死路一条。
差不多价钱配置,品质没有绝对优势,人们为什么不买三星买小米,同样,人们为什么不买新福克斯买观致3?这样的产品没有竞争力。
小米手机当时对标的是三星的S2,顶配配置(不是顶级价格的三星大观系列)的安卓手机,用汽车比喻的话。就是奥迪A6L,宝马5系,奔驰E级别的车。
做轿车,至少应该是个前置后驱纵置发动机的车,前面双叉臂或者多连杆悬挂,后面多连杆悬挂,轴距你至少得做到2900mm以上,一看是个高级车的范。
同样,做SUV,也得前置后驱的车,前面双叉臂或者多连杆悬挂,后面多连杆悬挂,轴距你至少得做到2900mm以上,在规格上一看,是途锐、Q7、卡宴的数据。这样大家才认为你的这个车的档次足够高。
特斯拉Model S为什么要把轴距做到2959mm?为什么要做前双叉后多连杆?为什么全铝车身、可选空气悬挂?它的技术找宝马Mini为原型做个小车完全没有问题,加速可能更快,操控可能更好。但是你做个小车说去PK宝马M5谁信啊?怎么卖更高的价格?
就目前国内企业所具有的技术来看,红旗H7和长城H8的底盘有这种基础;红旗H7是丰田皇冠的底盘血统,长城H8是奔驰ML的底盘血统。纵置发动机后驱车,轴距和悬挂档次都够。
在发动机上长安不错,传说中的2.0T升功率媲美宝马,现在做出来的1.8T在功率和静音上都不错;在混合动力上和电子设备上比亚迪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这些底子加上一流团队的调试修改,有希望做出能和奥迪A6L、奔驰ML350比技术指标(各项驾驶品质指标、静音、碰撞测试)的汽车。
人机交互方面,汽车企业不合格,可以让互联网企业来做。互联网企业就是靠人机交互吃饭的(即使BBA,保时捷,在车载电脑的人机交互上远不如特斯拉,而特斯拉的人机交互水平放到互联网企业来看,也就是个中等水平)。而引入互联网企业因素,除了可以增加更多的功能(譬如引入百度,增加地图导航,加油站定位,餐馆推荐),还有利于引进风投。
如果拿红旗H7和长城H8做模板的话,主要的问题是成本,20万、30万的车怎么压到10万、15万?答案是成熟平台批量加电商。
一款车型正向研发成本最高(观致3是正向研发的),逆向就低一些,而逆向上了批量,成本就更低。一个经典的成熟平台各种资源都是用过的,成本可以进一步降低。马自达6当年是一款价格颇高的中档车型,而这个经典平台历经多年,改出来的奔腾B50就是一款价格低廉的入门级车型。
汽车除了生产成本,还有很大一块是广告费用和销售渠道的费用(包括代理和4S的费用),学小米就要通过电商把这块钱省下来。在电商名义的低价下,这种高规格超低名义价格的汽车会引发疯狂的抢购,量上去成本就能降下来。不通过4S店,不需要广告,成本会进一步降低,红旗H7的几亿广告费,黄金地段的4S店租金如果回馈给消费者,车价能降多少?
3、互联网营销术
互联网营销术,两条最重要。
首先是参与感。从产品设计的时候,就让目标用户参与进来,在开发过程开始与用户互动,让用户把产品当孩子,培养核心用户,做病毒营销。对汽车来说,在开发的时候就可以放出蓝图,广泛听取目标用户的意见,10万的轿车,15万的SUV,你想要我们做成什么样子?大框架定了,小细节和功能可以听用户的,让用户有这辆车就是为我订制的感觉。
产品上市后,听取用户的使用意见反馈,即使做出修改,不是结构大动,能给用户升级的就升级。这种做法带来的口碑是十亿广告费买不来的。
其次是低价抢购,高价销售。什么能最大程度的吸引用户,制造新闻?低价是最有利的武器。10万元的价格,我给你奥迪A6L的规格和性能,来抢吧(实际线下销售可能加到12万、15万……)抢到的欢天喜地,抢不到的只能去线下购买。
网络抢购等于白送2万到5万,会有多少人动心?小米每次几十秒一抢而空,不过才几百块的差价。这种模式可以带来的轰动效应,引发街头巷尾的话题,这也是十亿广告费买不来的。
1.《【h8+奔驰底盘】如何在汽车界打造一个小米?》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h8+奔驰底盘】如何在汽车界打造一个小米?》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auto/2728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