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小丘楼”金华文化资源丰富,地位独特。为了充分发掘和展示这一丰富的资源,提高浙江中生态走廊的文化内涵,金华政协文史委牵头协调西市厅、市文物局、市社科联、市文文局等机构,浙江宝集团金华分公司、金华华报社、金华城之声共同推出《走廊的文化记忆》,寻找八朝共建共融共赢。
金华府城隍庙
在中国,几乎每个城市都会有城隍庙。每年,人们还会在特定的时间去祭拜城隍爷、赶庙会。
城隍庙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城隍爷是什么人?金华有几座城隍庙?对关于城隍庙有关的历史及文化,即使老金华对此也知之甚少,更别提年轻人了。
近日,金华本土历史文化学者杜顺华给我们来信,要说一说关于城隍庙的历史与故事,让这一文化被更多人知晓与传承。
守护城池的神被称为城隍
城隍庙就是城隍的“办公地”
古时,有水的城池被称为城,无水的城池被称为隍,后来合二为一,把所有的城池都称为城隍。一座城池,必然有神来护卫,守护城池的神被称为城隍,城隍的“办公”地点就被称为城隍庙。
城隍爷有消灾解厄、定国安邦的才能,不仅是守护一方城池的神仙,同时也是掌管阴阳两界的判官,职权范围相当于古代人世间的地方官。道教赋予城隍爷“惩恶扬善、保卫一方疆土”的职责;城隍爷还具有“久旱时降雨,逢涝时放晴”的法力;同时他还管理十殿阎罗王和阴司黑白无常、牛头马面等诸神,位高权重;特别是曾经是凡人的出身,让城隍爷特别接地气,为此深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
据史料文献记载,早在三国时,即公元239年就有了城隍庙。后来,随着道教的推广,城隍庙逐渐遍布全国各地。后来,随着道教文化的传播发展,朝鲜半岛、越南等地也有了城隍庙。
城隍虽属道教之神,但历代帝王却多重视它的作用,屡次给以加封。宋代,城隍庙被正式列入祀典,成为国家规定祭祀的神灵。进入明代,城隍信仰达到鼎盛时期,并令各地城隍庙不得杂祀其他之神。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土地庙里,所以他对土地庙以及土地的“上司”城隍极为崇敬。
金华府城隍庙
不同时期不同国情
产生了不同的城隍爷
在中国,寺院里供奉的一般是佛祖和菩萨,道观里供奉的是真人和神仙,而城隍庙与它们不同,“一城一庙一城隍”说的就是每个城隍庙的城隍爷都不一样,不是同一个人。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生前曾为国家民族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名将,或是曾为当地百姓造福一方的贤哲廉吏,深受老百姓的推崇和喜爱,死后被追认为城隍爷。
在不同时期、不同国情下,会有不同的城隍爷。选择谁当城隍爷?不同时期的城隍有着不同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诸子百家,百家争鸣,产生了许多文学家、军事家、纵横家等人才,诸侯国之间相互兼并,为了自己不同的政治立场和统治利益,这些人才施展各自的才华,保护各国利益,逼退敌国,就这样出现了“窃符救赵”的河南商丘市宁陵城隍庙信陵君魏无忌。
到了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开国功臣”为主题,有上海城隍庙城隍霍光。隋唐五代十国时期,以“为当地做过巨大贡献的地方官员”为主线历史人物,有浙江绍兴城隍庙,祭祀有功于民的庞玉大将。在宋元时期,则以“抗元”或抵御外来入侵的民族英雄为主体,如“保家卫国,事母至孝,文才横溢,儒将风范”的抗金英雄郾城城隍庙城隍岳飞。
在明代,以“廉洁奉公,拥政爱民”的“清官”为典范,如汤溪城隍庙就是因首任汤溪知县宋约清正廉洁、治理有方,生前县里人就为他立生祠,死后被封为城隍。据说他死后只留下两只破木箱,一箱旧书,一箱生前穿的旧衣裳等。这个时期还有以抗倭等民族英雄为历史背景而建的城隍庙,如义乌城隍庙祭祀的就是抗倭英雄戚继光。
自古以来城隍文化的继承发展,显然看中了城隍对教育、鼓舞,激励人民打击荡涤社会邪恶,教人向善,促进和谐社会都有积极的作用。
汤溪城隍庙
金华有过几座城隍庙?
据考证,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金华有府、县、镇三级不同的城隍庙,共六座,市区有县、府城隍庙各一座,在婺城东西南北四方各建一座,世称东庙、西庙、南庙和北庙。
目前较被人熟知的是位于市区明月巷(金华中心医院西侧)的府城隍庙,1997年被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汤溪镇镇中老街的汤溪城隍庙,规模宏大,布局严谨,雕刻精细,彩绘细丽,于1989年被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汤溪县成立于明万历年间,于1957年撤县,并入金华县,所以汤溪城隍庙为县级城隍庙。在金东区孝顺镇的孝顺城隍庙,则为镇级城隍庙。
在市区西市街与中山路交叉处,曾有一座县级城隍庙,但在文革后期被拆除了。而在金华城西南的石门村,当地人常说的金华城隍南庙就在此村,解放初期还留有,后因年久失修已毁。
纵观历史,城隍庙是那些曾在历史长河中造福金华一方百姓备受地方百姓爱戴的廉吏、贤哲、功臣、名将的一座纪念殿堂。据说,在过去的城隍庙里,每年都有钱、米、衣服、棉被、医药、棺木等的施舍,府城隍庙每年农历腊月廿五为最大的一次施舍活动,每月初一和十五亦有小规模的施舍。还有为人主持公道,排解纠纷的活动。在旧社会每年除夕之夜,府城隍庙戏台按例有一场木偶戏。因那时穷人多,三十晚上因躲债,有家难还,无路可走,只得进城隍庙看“戏”当“守岁”。有乐善好施者,派人捎带“红包”,悄悄地分送给那些穷苦人。如今,金华府城隍庙也时而举行庙会活动,真是“小小城隍庙,大大古文化”。
(据《金华晚报》,原标题《廊道上的文化记忆——金华有过几座城隍庙?》原作者:滕谦、杜顺华。编辑:沈超。)
1.《【金华二手大众百姓网】廊道上的文化记忆︱金华有过几座城隍庙?》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金华二手大众百姓网】廊道上的文化记忆︱金华有过几座城隍庙?》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auto/2840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