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大众是指长春的两家公司:奥迪和大众汽车。

一汽奥迪已经出了换代的A6,因为长相关系,很多时候大家称新的为大嘴A6。还出产即将换代的A4。不过恶俗的风格还是没变,它们出品的A6没一辆不是强行拉长轴距的。也许这对行政车来说是个优点,可对一般家用,除了浪费油耗增加驾驶难度,似乎没多大作用。更让人BS的应该还是车的价格,长春方面老拿欧元地区的价格经过1:11的换算在加上20%以上的差价做中国价格,可如果和美元地区的比比就知道不够厚道了。

一汽大众成立于1991年,和上海大众一样生产同一款的两代车,第2代的叫捷达,第4代的叫宝来。其实宝来是欧洲名字,在美国它仍然叫着捷达。只是不知道传说中引进的第5代的JETTA会起啥中文名字?宝驴乎?高尔夫其实才是欧洲大众的重头车,这属于大众的欧洲赚钱机器,甚至是一个行业的标准车。

一汽大众引以为豪的,应该是他们引进了全套的PQ35平台,并专设立了第二工厂生产。PQ35平台是大众最先进的A级系列车平台,在欧洲,GOLF 5/JETTA 5/AUDI A3/CADDY/ TOURAN均出自此平台。现在一汽已经开始出品开迪(CADDY)轿车了,或许预示着买到GOLF/BORA的第五代为期不远。

虽然南北两家大众,看似市场细分,分功不同,有优点。可我觉得如此分割使得配件无法整合,带来很多弊端。比如1.8T的发动机,北大众要装配在AUDI A4和BORA上,南大众要装在PASSAT和TOURAN上,虽然是一样的产品,却非得造两个厂,你一家我一家的干。不过据说前期1.8T都是进口的,所以还没那么大的矛盾,是因为现在国外淘汰该款而转为生产2.0T FSI发动机,国内才会有南北重复建设的尴尬。同样,上海大众生产的TOURAN轿车,应该所有配件都来自一汽的PQ35平台;可集团利益使得上汽集团自己的供应商来供应配件而舍弃了一汽优秀的资源。当然,在此之前,上汽集团拥有很完善的配套厂,希望和一汽大众共享供应配件。而一汽这东北老爷们作风的企业却执意拒绝。如此这般,几乎所有配套厂都得南边造一个北边造一个,造成巨大浪费。

然这几年大众销量连年下降,口碑也不如重前,到了最危险的边缘。甚至以往一直是赚钱机器的两个中国大众也开始利润滑坡,已经到了需要彻底改革的时候。

幸好,作为一家德国的大公司,他们崛起的希望就在于自己手中的技术。经过多年积累,大众还是掌握了很多优秀的技术,这些也是让大众FANS们津津乐道的。所以还是能看到很多人各大论坛吹嘘大众车的优点。

外观篇

尽管很多人鄙视中国的几款大众车的造型,不过外型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君不见BMW 7系和新5系还有很多人评论太过激进,不好看么?可是后来销量,尤其是中国大陆的销量暴涨,让那些原来持怀疑态度的评论家哑口无言。大众中国的几款车,比如宝来争议就很大。喜欢的人觉得经典,帅气,尤其是车头。而厌恶的人觉得丑陋,肥胖,特别是侧面。POLO也逃不过被鄙视的命运,因为前灯很圆,被偶的驾驶教练戏称为挂着2对大小乳房的二奶车——我这个时候才醒悟,原来二奶车的由来不仅是因为女人开的多啊。PASSAT大家都觉得太陈旧了,没有新的ACCORD等日本车有韵味。不过在当时,01年的时候,我觉得这车特精神,而且风阻才0.28,弧线优美,堪比AUDI A6。

体型上来说,几乎所有B级以上的大众车到中国,都会进行加长轴距的改动,以使后排乘客空间边大,满足公务需求。所以,B级的PASSAT后排空间甚至比C级的BMW 5更奢侈。然而这样的改动并非仅仅是拉长那么简单,所有相关配件都要进行相应的处理,比如车顶的弧度变化了,天窗就要改变。老AUDI A6没有原装天窗正是如此,非原装的天窗在老A6上常常会‘车外大雨车内小雨’。严谨的德国人,还是要对车底盘系统进行重新校调,以满足增肥了的车身。这里又要讲到一个笑话了,一汽大众最新推出的大嘴A6,号称花了十几个亿的RMB进行技术开发,可结果原来就是轴距加长了16厘米,1亿1厘米的自主研发我想也创下我国纪录了吧。

不管外观如何,我还是比较佩服大众的镀锌外壳,保证20年不锈的承诺。可以说,这就是德国人和日本人在车理解上的本质区别:德国人觉得车可以一直用到很老——现在欧洲还能看到20年车龄的MINI,GOLF等;日本人觉得车如手机等电子产品,过时就废了。

 大众另一外观上的优秀技术,是激光焊接。这项技术就是所有接缝处都用激光处理,焊接均匀可靠。它的优点是强度高,在碰撞情况下焊接处不会率先解体,本田ACCORD婚礼门事件,就是因为焊接处强度不够撕裂导致的。这个技术,在BORA/PASSAT上都有少量运用,而POLO车上达到了6米的激光焊接,上海大众最近生产的途安(TOURAN)更是拥有十几米长的激光焊接。这些技术对比BMW和BENZ都可以说是不遑多让,所以大众一直认为自己的车的确值这个价格。如果有机会,你可以亲自研究一下POLO车的车顶焊接缝隙的情况,再找一韩国或日本车对比,就明白激光焊接的优势了。

安全篇

德国车被中国人神话了的一个优点,就是安全性。尽管是德国车就更安全的观点太过偏激,但不可否认德国汽车在安全方面下的苦功还是大于日本和韩国汽车。首先说明,20年前的德国汽车,尤其是经过了国产降低成本后的捷达桑塔那,绝对不代表德国汽车的安全水平。在碰撞中,没有气囊而骨架又软的桑车基本等于白铁皮。

大众的安全首先在于坚固且较厚实的外壳。现在有个潮流说法,是钢板厚无用论,意思说厚皮不能带来额外的安全性,确增加车重,浪费汽油。我不敢苟同。有篇首发于XCAR,由原GOLF斑竹JUERGEN写的“两个鸡蛋”理论的文章,很清楚的说明,两个鸡蛋相撞,肯定皮薄脆弱的那个输家通吃能量。且不细论该文,就想想平时行车,偶有刮擦,皮薄的车辆往往会伤筋动骨,而结实的车就可以拍掉灰尘说句没问题了。另外,厚实的外壳可以抵消车身震动,减弱风噪,我实在想不出为节约成本的薄皮车怎么好意思吹嘘自己。

外壳的确不能在严重碰撞的时候,提高多少安全性。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车体刚度了。刚度大的车,在遇到严重碰撞时,车身变形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使得乘员最大限度的免受伤害。这点大众做的很好。很多严重的车祸照片都可以看出,大众车在遇到严重碰撞时,车头部分可能形变明显,彻底崩溃;而车厢的乘客空间形变较小,甚至可以轻松打开车门,保证了安全。车头设计吸能,容易溃缩,是大众的有意为之,一来给对方车以保护,二来吸收能量后让车厢免于巨大冲击。这些都要经过严密的计算和设计,并在多次试验后才能保证的。记得有国外的AMS杂志(后刊载在中国汽车画报去年某期,具体忘记了)测试过大众辉腾(PHAETON)和POLO正面碰撞,证实了大众的车架设计是安全有效的。

汽车最脆弱的部位,并非最常碰撞的车头,也不是车屁股,而是车顶和侧面。尽管铁皮能给人安全感,但前面已经说过这些都不能在碰撞时给人以保护。所以大众在侧面门中,专门加装了防撞梁,增加车门强度,减少发生侧面碰撞时的危险。顶部加强就是靠车架和激光焊接了

主动安全

再好的被动安全系统,比如牢固的车身和不计其数的气囊,也只能减缓危害,却无法主动躲避事故。汽车的主动安全系统更加重要。大众在主动安全上,主要有QUATTRO技术和刹车系统。

QUATTRO是大众的四轮驱动技术,主要用于AUDI品牌的汽车。自从AUDI掌控LAMBORGHINI以后,这个超级品牌也将推出四驱的跑车。在一般的路面,或者赛道上,QUATTRO系统并不能给你特别的体验,也不能缩短跑圈时间。但在碰到雨雪路面,效果显著。这里提醒一下广大驾车族,南方少雪,很多人缺乏雪地行车经验。雪地行车,很容易失控侧滑,如果想玩玩头文字D,到是可以尽兴,但马路上一个刹车一个转弯,都有可能让汽车失去你的控制。QUATTRO在这个时候能发挥重大作用,自动调配差速器,分配4轮驱动力,使打滑的轮胎重新获得抓地力,并遵循司机指定的轨道行驶。这个技术有很多图解啊啥的,俺也不多废话了。

刹车系统,有一系列的名词:ABS啊,EBV啊,ASR啊,ESP啊。其核心就是一条,电子干预刹车,重新分配刹车力度,避免汽车失控。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设备都是BOSCH公司开发的,不算大众的技术,但是既然在大众车上广泛应用了就说说吧。新手最常犯的错误就是过高估计汽车性能。以为想停就停,想转就转。可惜事实并非如此。尤其高速情况下。ABS是电子点刹,作用是让刹车的时候,仍然可以转向,且轮子不是抱死式的向前滑。没有ABS,刹车的时候容易失控,且根本没有转向余地,除非你人工ABS。EBV和ABS是配套的。光能打方向不行,如果惯性很大,且轮子抱死的时候,无论你怎么打方向汽车还是往它原来的方向冲去。这时候EBV发挥了作用,控制4个轮胎的刹车力分配,防止车轮抱死打滑。在转弯中刹车时,EBV发挥主要作用。ASR是电子起步防滑装置,作用是在雪地等特殊小摩擦路面起动时更容易。

ESP是最重要的刹车辅助装置。在欧洲,如果一款车无法安装ESP那该款车很可能滞销。虽然ESP还没有在法律中成为必备装置——之前ABS在很多国家已经是法律规定必装了,但无数专业人士告戒买车就要买带ESP的。ESP的作用,可以用一个实验来验证:麋鹿实验。这个实验的意思是,假设你在高速行驶时突然发现正前方有只麋鹿,需要快速变道绕过才可以达到车、鹿相安无事。无ESP的车如果突然做转向,基本的结局就是失控,比如著名的杭州本田婚礼门事件就是无ESP造成惨剧——只不过麋鹿变成了小黄狗。当然不是说有ESP就万事大吉,你开到100KM/H来完成麋鹿实验大概要有舒马赫的水平+PORSHE了。ESP也是靠分配刹车力度来工作的,它有传感器,每秒上千次的扫描车轮情况,看是否打滑,是否能需要调整刹车力度。在紧急情况下,靠ESP的计算和辅助,能最大限度保持车辆按路线行使而不失控。

大众VW品牌国产车中,只有BORA1.8T全系列和PASSAT V6(就是2.8排量那款)的装有ESP,而其他车型ESP均无法提供。甚至新引进的TOURAN在德国标配ESP的,中国就成了无法选装的东西。速腾的出现,以及凯旋的出现,意味在中国将有更多的车型标配ESP。

大众的变速箱

国人买车可能更注重外观/空间,外国人尤其是德国人也许最注重的是发动机和变速箱。这两样是带给人驾驶乐趣的根本所在。而且在德国,很难想象如此发达的汽车之国,居然大多数汽车用手动变速箱,可见德国人多么热衷于驾驶,并希望自己也能参与到控制中来。

先介绍简称:MT(ManualTransmission )是手动变速箱,AT(Automatic Transmission )是自动变速箱。不过大众用自己的技术“捣糨糊”,很多产品已经模糊了MT/AT的概念了。

手动变速箱,我们就跳过PASSAT所配的普通B80变速箱不谈,说说国内广受好评的MQ250/MQ200吧。前者是装备在在BORA 1.8T以及BORA 1.9 TDI(柴油车)和AUDI A4 手动档上的一款变速箱。后者装配在POLO/BORA(GOLF) 1.8/TOURAN 2.0上,两者的区别是承受的扭矩不同。MQ250就代表可承受250牛*米的扭矩;MQ200自然就代表200牛*米。两款变速箱手感都不错,行程很短,换档精确,齿轮比设计合理。经常有大众用户说,感觉上有‘吸力’,帮助他精确换档。对比POLO/BORA竞争车型(那些韩国日本的小车),这款手动变速箱做工优良手感极佳,能够享受驾驶乐趣,是买大众系列车的充分理由。

插播小知识,扭矩就是发动机输出的力度,因为输出的力是转化成了圆周运动的力,而学过杠杆原理的都知道力*力臂=力矩。这个扭矩就是发动机输出的力*圆周的半径。

MQ系列再好也是上世纪末的产品,本世纪大众独创了先进的双离合器工作方式的变速箱,DSG(Direct Shift Gearbox)。该产品是目前唯一民用的双离合变速系统,GOLF V的TDI和GTI版本都有装备。雅阁皮薄已经有另文介绍。

DSG为六档手动变速箱,但是这个手动的概念和以往的完全不同了,DSG的车根本没离合器踏板!只是换挡支持迅速快捷的手动切换,比一般意义的自动档车型上那个SHIFT+/-的东西,要敏捷的多,是立即生效,所以暂且归类于手动档。据说,本世纪又将有一个词语和‘天花’等一样进入历史而封存,那就是离合器(踏板)。双离合器的概念是,1,3,5档在一个离合器A上;2,4,6档再另外一离合器B上。当你1档起步的时候,另一个离合器已经和2档挂钩,不过还没输出扭矩而已。你切换到2档时,它自动迅速的完成了离合器A的松开并挂上离合器B,那就是2挡,而此时离合器A又挂到了3档上,当你再继续升的时候又能迅速切换了。真个变速时间,仅数十毫秒,比职业赛车手换档也要快的多。这样的换档方式,避免了我们平时行车换档时,离合器踩到底,扭矩不输出的瞬间空白,也不会有突然失去扭矩的顿挫感。DSG的优点还包括比MT更加省油,成本小于普通AT变速箱,能够承受更大的扭矩。前面提到过的跑车王者布加迪威龙,也将采用该款变速箱。

说到大众的自动变速箱,也就省略不提普通POLO/BORA装配的那种四速的旧产品了。我们谈谈现在装配在新出的POLO1.6AT和TOURAN 上的那款6速手自一体的TIPTRONIC变速箱。它还配备在进口的BEETLE和国外的GOLF/BORA V上。这个东西有个编号叫AQ250,也是承受250牛*米的扭矩拉。一般的AT变速箱都只有4个档位,所以在燃油经济性和加速方面,都落后于传统手动变速箱。现在AQ250以6个档位,力求达到性能和经济性的超越。它又设有驾驶/运动两种模式,可以供车主选择;并配备加/减档开关,自由操控档位(当然还是没DSG那么直接拉)。细的不谈了,这应该是目前国内世面最好的几款AT变速箱之一。

 大众还拥有另一款优秀的自动变速箱——MULTITRONIC。它是一款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即无级变速箱,是真正没有档位概念的无级变速。CVT要说有多少档位,只能说无数档,还能一边加减档一边输出扭矩。国产的AUDI A6中有几款装配了这个产品。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个圆锥体输出扭矩。圆锥体不同的高度上有不同的周长,那就代表不同的传动比,也相当于不同的档位。和前面的AQ250一样,AUDI A6的MULTITRONIC也具有经济和运动两个模式。当经济模式时,它根据已测定好的经济驾驶传动特性,选择低转速输出;当运动模式时,它便选择高转速最大扭矩输出。一般行使,又控制在这两种模式之间,且划分了6个段作为6个固定档位,提供驾驶员手动换档。根据测试表明,装有MULTITRONIC的AUDI A6,每百公里油耗比普通AT的A6少1公升,比MT的A6也要少0.2公升;0-100的加速性能比AT A6快1秒,比MT A6还快0.1秒。该款变速箱重量小,采用铝镁合金制造。唯一阻止它大规模推广的困难是,输出的扭矩还不够大。最好的MULTITRONIC也只能输出280牛*米而已,仅能对付6缸且不是太暴力的发动机,甚至不能匹配QUOTTRO驱动的3.0排量A4。

发动机

首先介绍一些发动机基本常识吧。大家初中应该都学过内燃机原理,就是4冲程的圆柱体发动机。还有种特殊类型的发动机,叫转子发动机,只有马子达的少量产品使用它,这里就不讲了。

发动机按汽缸数量的分类,常见的有4缸,6缸,8缸,10缸(F1赛车都是10缸),12缸等。当然也有3缸,5缸的,但奇数缸运动起来和4冲程配合有点平衡问题,要添加平衡杆所以不是太常见。

按照发动机排气量(就是几个汽缸活塞内的最大体积之和)分,又有数字型号了,比如1.4,1.6,1.8,2.0,单位是升。

发动机按放置方式分,有直列(4缸最常见形式),纵置(BMW常用),按汽缸排列分,V型(多用于6缸及以上),水平对置(PORSCHE常用,日本富士也有),W型(大众的2个V型6缸叠加技术)。

发动机按进气的方式,又可分为自然进气(常见形式),机械增压进气(BENZ车上的COMPRESSOR标记代表这个)和涡轮增压进气(TURBO标志代表这样的方式,包括BORA/PASSAT/A4 1.8T)。

发动机按照它放置的位置和驱动汽车的方法,又分为前置前驱动(Front engine, Front drive, 简称FF,常见形式),前置后驱(FR,BMW常用形式),后置后驱(RR,跑车常用),中置后驱(MR)。还有全轮驱动,和发动机无关也不讨论了。

发动机还有按每缸阀门(VALVE)数分类的,大众有个特殊技术是5V,即每缸5阀门。其它厂家多是4V,老的发动机一般是2V。也有把所有阀门加起来算的,比如很多人说BORA 1.8是20V发动机(5阀*4缸)。

大众有很多款发动机,只挑选几款有特色的谈谈。

POLO 1.4,用的是一款蛮精致的4V发动机。说精致,主要因为它运转噪音和震动都小。优点还有排量小,油耗低,高速性能良好。以前由全由德国进口,目前估计有部分国产了。但这款发动机也有些缺点,如起步慢,低转速扭矩偏小。而且因为进口,在国内保养和维修稍微贵了点。该发动机和同级别的本田或欧宝的发动机比,的确在功率和扭矩上输一点。但配备它的POLO是真正原汁原味的,和德国配置相同(不过人家改款了,我们还是落后点),所以在中国口碑相当不错。

大众有一系列2V发动机,现在国内主要用的是1.6排量和2.0排量两款。2阀门是大众上世纪的老技术了,只因适合国内需要,才会在国内大量生产。1.6排量的POLO、GOLF、BORA都是这个2V发动机。2.0排量的GOLF(已停产)、PASSAT也都是2V。它的特点刚好和刚才1.4那款相反,低速扭矩相对大众5V发动机大,适合城市路况;但高速性能不如5V发动机,最高功率也较低。它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油耗不高。据说,1.6的POLO车油耗并不比1.4的多,起步加速快很多,但高速性能反而不如1.4的。这毕竟是老年代的东西,要是大众用类似可变阀门技术,5V的低速时只开启2V,高速再全开有多好呢。

2.0T FSI可以说是大众最优秀的发动机。然而我们是无缘见到,因为速腾没有用这款原装的发动机。下来就是1.8T,它在2002年,和BMW的直列6缸M3发动机一起被评为世界十佳发动机。这款有些传奇色彩的发动机,装配在POLO/GOLF/BORA/PASSAT/BEETLE/AUDIA4/A6/TT等一系列车型上,可以说是目前世界最流行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它源自大众1.8升 4缸5V的发动机,再增加了一系列配件的强度,当然最重要的是安装了一个TURBO——涡轮。

涡轮作用是加强进气气压,使得更多的空气压缩进发动机,使得作功更大。涡轮靠废气做动力,所以一定要排气达到一定强度时才介入运行。一般大众的1.8T发动机要达到1750转时涡轮才介入发力,而此前发动机输出和普通1.8无异。一旦介入,发动机将持续给予最大的扭矩,加速性能优秀。它的工作特性:没有大排量发动机平顺,但强壮有力。涡轮转速远大于发动机转速,达每分钟几万转,所以开起1.8T的汽车,都会听到“丝丝”的涡轮声。

它是一款“好玩”的发动机,因为仅仅靠修改ECU(控制发动机工作的芯片),就可以获得不同的功率。因为原厂就把这款相同的发动机,经过不同的校调后(不仅改ECU,还更换一些配件),安装到各款车中。比如我们常见的BORA1.8T功率是110KW,而校调后装在AUDI系列上,有120KW到140KW不同的功率。既然有这样的潜力,它自然成为了改装者的最爱。可以想尽一切手段压榨它的性能。当然,性能提高是有代价的,发动机磨损会增加,油耗会上升,不稳定因素也增多了。

1.8T发动机还不是特别费油,比1.8略高,但小于一般的2.3升发动机——它提供的功率/扭矩都是2.3升排量级的。例如,BORA 1.8T比MAZDA 6 2.3加速快,0-100KM/H大概快1秒,油耗却又小点。

但是,也不能因为1.8T的优秀神话了大众。它还是那个技术精良,却毛毛糙糙的工厂。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德国人也变得经常出错,小毛病不断。1.8T的也如此,点火线圈有问题,然后全球召回更换(大家不要怕召回这个词语,只是免费让车回指定厂检修更换设备)。而在中国,氧传感器总是不停的出问题,不过1.8的氧传感器好象更容易坏。另外油品不好,也容易导致它的各种问题。1.8T的压缩比不是太高,仅9.3:1,所以用93号就够了,反而国内很多加97的车主感觉抖的厉害。还有因为电子设备太多,行车电脑经常会报些不知名的错误。据说,PASSAT的1.8T还有严重的问题是,6万公里以后就要换水泵皮带。不过,可以放心的一点是,涡轮没那么容易损坏;虽然有极个别的例子,但对于超过10万台的1.8T引擎来讲只是个例。

TDI发动机,是大众另一优秀产品。TDI代表(Turbo Direct Injection Diesel),是大众的柴油动力涡轮增压进气,直喷发动机。中国现在投入市场的有1.9和2.5两种排量的TDI。前者装配给BORA,后者给AUDI A6。关于该发动机的特性优点,摘录一段评论给大家看:

宝来TDI采用了最新的高压燃油喷射技术——泵喷射系统。此系统使柴油与空气混合更充分,燃烧更彻底;同时采用氧化型催化反应器,大大降低了CO、HC、颗粒的排放,其中CO2排放与同排量汽油车比可降低30%。另外,采用EGR系统,大大降低了NOx 产生,其排放指标满足EU3标准。

泵喷射系统在技术上的突破带来了柴油轿车理念上的革命,就是柴油轿车的扭矩、车速和以往相比,有如天壤。宝来TDI的最大扭矩可达240N.m/1900转,1500转~3000转宽转速范围内的扭矩输出在200Nm以上。所以起动、加速性能特别优异,最高速度与宝来汽油车相差无几。宝来TDI与宝来1.8T,同样是“T”魅力的上品之作,同样是在各自领域内无与争锋的统治者。

以上非原创

尽管大家很难接受家用轿车烧柴油。可事实上,在欧洲目前销售的乘用车中,五成是柴油车。而大众的POLO/GOLF装备TDI发动机的版本也卖的如火如荼。同样,BMW那么重视驾驶感觉的品牌一样推出了自己的柴油发动机。BMW以数字D结尾的发动机都是烧柴油的,如330D。为什么欧洲柴油车众多?当然因为省油。1.9TDI的BORA轿车,每百公里油耗为6升,还是城市路况;而同时1.8或1.8T柴油机BORA每百公里油耗在10升左右。欧洲燃油是加税的,目前汽油每公升一般在RMB 10元左右(不贵,人家高速公路可不收费哦),所以能省那么多油的TDI自然受到青睐。而且,柴油可以通过种植获得(法国的技术)。欧洲和北京做法完全相反,大力推广柴油车,对柴油税费减免。而北京却可笑的限制柴油车,BORA TDI根本无法在北京上牌。当然,大陆目前所用的柴油机,大多是很烂的别人已经淘汰的产品,冒着黑烟的公交车就是一例。

大家可能知道,大众有款很有名的车,叫3升路波(3L LUPO)。当然这个可不是和一般的一样,说的是发动机排量为3升,呵呵,如果这样的话那这小车太恐怖了。LUPO车是大众最小的车,3L LUPO采用的是1.2升排量的TDI发动机,之所以叫3L,是因为它跑100公里仅需要3公升的柴油。这也算是一个世界记录吧。只有柴油机才能达到那么夸张的小油耗水平。

TDI的确是很先进的发动机,除了省油外,还是能够获得驾驶乐趣的。它和汽油机不同之处在于,低转速时扭距奇大,但最高转速很低,4000多转就到红区了。一般TDI的车,可以说是放了离合器就可以走,不会熄火;甚至很多人是2档起步的。国内的TDI BORA都配备手动MQ250的变速箱,因为扭矩达240牛*米么。其实1.9TDI扭矩还可以更大,大概因为没有相应变速箱才限制了它。

经过测试,BORA车0-60KM/H加速,1.9TDI比1.8T的要快。但是0-100KM/H的加速自然还是慢了点。这样的工作状态很适合城市使用,起步加速基本算窜,还省油。同学曾经坐过一辆POLO 1.9TDI,跑到了190KM/H的时速,是在不限速的德国高速公路哦。

理论上讲柴油机结构简单,保养费用低廉。不过因为中国TDI发动机少,所以可能有些厂家还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前几年,VW在中国推广过捷达SDI发动机,同样也是烧柴油的,主要供应出租车市场。现在杭州等地也有很大一部分BORA1.9TDI做出租车。传说有出租车司机不满TDI的车,不过一般不是发动机原因,好象变速箱和售后服务方面有问题。但购买TDI作为家用车的车主基本都对它好评如潮,说明中国柴油还不是想象中那么不济。还有人担心柴油加不到,难加油,我很奇怪啊,世面上柴油车根本不少,公交车除外(它们自己解决油),还有无数单位的卡车、依维柯、瑞风,或者其它柴油发电机,锅炉等等。如果柴油难加,这些公司不就都不能运转了么。因此,所谓柴油荒的论调也是无忌之谈。

上面讲述的都是大众以前的发动机技术,称做MPI(多点电喷)。大众发动机发展方向,是FSI技术。FSI(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意思为燃油分层喷射。该技术目的是,降低进入汽缸燃烧的燃油浓度。实际应用中,汽缸内空气与汽油的比为25:1,理论上这样的浓度无法点燃。但FSI采用分层处理方法,在火花塞附近汽油浓度高,约12:1,而外层逐渐稀薄。但内层一旦被点燃,燃烧可以波及外层。很明显,该技术能够保障低油耗,特别是负载低时相应油更耗低。目前,欧洲新上市的VW系列轿车,比如GOLF V,PASSAT B6等,汽油的均全线采用FSI发动机,排量有1.6、2.0、2.5(?)等。一个2.0的FSI发动机,各方面性能(无论是油耗还是动力输出、排放指标)都优于1.8T的MPI发动机。但该发动机的缺点在于无法用低品质汽油,对油品较挑剔。所以目前在中国还不能推广这些先进的发动机。

A0级轿车GOL、POLO

大众在中国就两款小车,GOL和POLO。

GOL原产于巴西大众,是巴西的国车。据说,巴西每卖出5辆车,就有一辆是GOL。甚至在1997年,GOL年销量高达36万辆,创造一项记录。当然,巴西的GOL比我们这里配置丰富的多,还有皮卡款、旅行款等。

曾经不知道哪里听说,GOL采用风冷发动机,着实让我吃惊不小。不过事实说明,大众还是采用了普通的水冷EA8271.6升的。该引擎以前主要供应出租车和驾校专用的普桑轿车,因为其它普桑都是1.8排量的。总体来说,GOL的动力算是不错,而且吃的是90号口粮,节约。GOL都是手动档的,加速性能0-100KM/H在 13秒左右。

应该说GOL结构比较简单,很多东西配件都和普桑通用。但它又有一个目前只有在奥迪等车才有的技术——车内红外监控,如果司机下车关门而车内有宠物或小孩的话会报警。GOL还拥有普桑到现在还无法安装的气囊。它又适合改装,容易加装点东西使得自己看起来象GOLF GTI那样的跑车。GOL运动款就是如此么。GOL的空间,真不算大,虽然轴距大过POLO几毫米,但后排感觉还是特别压抑。两门的GOL很COOL,偶也喜欢2门车(不过是COUPE拉比如BMW330CI等哈哈),但是后排上下车真太不方便了,大学生买买还是不错的,家庭有老人要坐后排,还真有点难度。

POLO车,技术含量高,虽然售价看似较高,但性/价比仍然属于较高水准。发动机,POLO1.4的发动机前面介绍过了,和欧洲的POLO一样,1.4的是款高转速发动机,比较适合高速和高架(不堵的时候)。1.6的技术虽然老点,也算经受考验,尤其适合城市较拥堵路况。变速箱方面情况相反,1.4的自动用的是老技术的4速;1.6就是用了比较先进的6速TIPTRONIC。

POLO还有先进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这个玩意,PASSAT/BORA/GOLF都没配,它们都是用的老的液压助力。电动助力的好处在于可变调节助力大小:低速助力大,方便倒车停车;高速助力小,保证高速行车方向盘平稳安全。老的液压助力就只能提供一种力度,结果倒车时觉得方向盘重,高速时又觉得方向盘过轻。

POLO车的悬挂也相当优秀,保持着德国车那种紧凑的感觉,充满驾驶乐趣。要不怎么好意思拿来搞POLO杯赛车呢。刹车系统也是前后碟刹,比VIOS/FIT等日本车的前碟后鼓要实在的多,安全的多。开过的人都会觉得,POLO是比FIT(飞度)高档的车,驾驶感觉一流。

中国有那么多人选择FIT是因为空间,毕竟空间尤其后排大小影响了太多中国消费者。POLO的空间也是很不错的,相对于那么小的车,我一米8,80KG的身材在任何位置都能找到合适的坐姿。虽然轴距小于GOL,但空间感觉大过GOL不少。为什么呢?因为POLO比较高,空间向上扩展,坐姿比较直。大家可以注意公交车位置之间空间是很小的,为什么大家还能坐的不算太局促?因为位置离地高,占地面积就小了。好比酒吧里的高脚椅和沙发都能坐,占地面积可不同哦——当然POLO的椅子舒适度还是很高的,和坐姿低的车比没有这两者差距那么大。两箱POLO轿车,空间最大的优点的是可变。把后排椅子翻下来,就能用POLO装载很多一般车装不了的物品了:比如特大的电视机,甚至自行车。它有个广告就是说明这个问题的,一个男的用POLO运了个大箱子可箱子大到进不了家门的说。

在欧洲,柴油发动机就是TDI的POLO是绝对销售主力,又省油钱动力感觉还很不错。那里POLO的销量很大,尤其02年03年的时候销量在同级轿车中数一数二。主要的购买群体是大学生以及年轻人。04年销量略有下滑,VW就适时推出了小改款(FACELIFT)的POLO,看上去更加男性化一点。

传说上海大众也会在不远的将来推出这个小改款的产品,我觉得值得等待。毕竟如同我在很前面说过的,POLO两个大灯圆的被人说象奶,是比较女性的外观。

POLO其它技术很多拉,前面介绍过的激光焊接是一例子,还有外壳镀锌保证20年不锈,电动升降窗防夹功能等等。安全性能也是很不错的,欧洲碰撞四星标准,前面谈大众汽车安全性的时候已经拿它做典型表扬了,这里不再多说。

大众也不是神,这车没有十全十美。POLO定价就太高,这个后面总结再谈。在国内,保养POLO的费用很高。1.4那款先进发动机,如果碰上什么故障就比1.6的难保养。而且1.4的压缩比高,很多车主都吃97号细粮,费用又高了。POLO的配件更是贵,随便哪里换一个,都是其它车的几倍价钱。进口件多么。而且,POLO车普遍有些小毛病。比如无数车主都感觉车内不知哪里在抖,在响,较多的是中控异响。应该是塑料件加工精度的问题,一般的解决办法就是用东西垫了。还有碰到过转向助力不灵的。这玩意太先进,很多地方还修不了。另外仪表上莫名其妙亮一个什么灯也是蛮平常的现象。

A级车型

要说大众的A级车,GOLF和BORA,难度压力不小。在懂车的人买GOLF和BORA的比例不低。深圳街头常看见,那么多懂车的人选择了它们,已代表它们是好车。

GOLF是传奇车型,大众汽车的代表。本来,甲克虫是大众第一款车,以50年2000万辆的产量来代表大众汽车;可GOLF仅用26年就完成了2000万辆的产量,目前累计2200万辆,更是名副其实的人民大众之车。应该说这个数字,是世界单一品牌汽车最高产量纪录。虽然COROLLA号称绝对产量比GOLF多,不过这个系列的车太乱了,比如有藤原拓海那样的2厢AE86也算COROLLA;中国现在有些商务型的花冠也算,太杂了。相比较,GOLF从74年的一代开始就是定位于A级两厢车,至今不变。

GOLF代表了欧洲人的一种消费方式:不在乎车是否大的体面,家用两门掀背车就够。无论是小康或者大款,欧洲人家买GOLF的很多。欧洲市场,每年销量冠军都被GOLF夺取。我们可能不了解欧洲车市状况,那里和中国最大的不同是,两厢车占绝对主力,在这众多两厢车中又数GOLF最多。欧洲,GOLF成了VW的代名词,满大街不同年代GOLF齐头并进的景象并不少见。南非和欧洲类似,也有着众多的GOLF。不过在亚洲市场,大家还是喜欢3厢多点。美国市场是皮卡车占分额最大,三厢JETTA的销量也大于GOLF。

GOLF的意义还在于用它的技术平台,衍生出一系列的大众车型。比如最新的GOLF 5代,平台代号PQ35,前面提到过了。这个平台上,把GOLF拉高点,就是GOLF PLUS;把GOLF加长加高,就是TOURAN;把GOLF改成工具车样式,就是CADDY(一汽大众的开迪);把GOLF从两厢改成三厢,就是JETTA 5代(国内可能叫BORA 5代);利用该平台重新设计还得到了AUDI A3。4代平台也一样有如此多的衍生车型。

GOLF和BORA的关系,基本就是两厢改三厢,尽管外型做了比较大的变动,不象POLO那样的只是加了个屁股而已。因为两厢车强行加个屁股改成三厢基本都和失败的,比如像乌龟的三厢FIT,还有头亮屁股丑的标志307,不太协调的三厢POLO,都是硬加了个屁股进去。4代GOLF的改造就基本重新设计了前脸,尾巴也重新改造,得到了现在国内的宝来。我一直很关注宝来这款车,所以对它比较了解,而GOLF关注度到不太高,不过BORA/GOLF就外型不同,一般特性都是一样的。

GOLF的优点,主要就是两厢车的优点。比如后排椅子放倒后,空间很大;没有屁股,倒车容易;两厢车的C柱设计垂直于车顶,后排头部空间比宝来更充裕;少个屁股,分量也轻不少,操纵更加容易。其它的特点就和BORA一样,我在下面叙述了。

GOLF在国外有好多款式,除了一般汽油机的还有TDI柴油的。汽油机里,也有满足车主跑车欲望的特殊版GOLF,如经过特殊校调的GTI版。GTI 4代采用1.8T发动机改进动力输出而来;5代GOLF GTI是加强了2.0T FSI发动机。GOLF还有用6缸发动机的R32版本,GOLF 5代 R32刚刚发布。因为GTI与R32, GOLF在国外素有小钢炮之称。

前面也提到过,国内所谓的捷达和宝来,其实是同一车型不同年代的大众A级车。因为是A级车,我们可以用A2代表第2代,这就是国内的捷达,衍生于第二代GOLF。我们的宝来就是A4,衍生于第4代GOLF。世界其它地方,捷达和宝来的命名(JETTA/BORA),都代表同一款车,就是GOLF的三厢,JETTA主要应用在美国市场,BORA应用在欧洲市场。但奇怪的是,第5代的车型,无论在美国还在欧洲,统一用了JETTA这个命名。

B级车PASSAT篇

大众的B级车篇,隔了那么晚才提笔,实在有点对不起人民。一是因为最近比较懒惰,还因为本生这一类技术文章就少人看,能看完的更少了,所以少一章也无所谓吧。不过为了当初的承诺,要完成这篇文章,我还是要坚持写完。

这章只准备谈谈PASSAT,其它品牌的就不说开了。

PASSAT,准确的说是B5,当初认识它应该是在2000年前后。当时还是个萌动的大学生,刚刚结束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转换。那时候不太懂车,但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大众的大车,还亲切的称它小帕。外形,没说的,在2000年的时候,我觉得AUDI A6的外形太完美了。而PASSAT,除了屁股稍微有点直以外,和A6简直是孪生兄弟,所以也异常喜欢。从后面看PASSAT,它性感的屁股还有点甲壳虫的感觉。从侧面看,有弧度的顶也让看习惯桑车的人们眼前一亮。从前面看,脸部大气英俊。PASSAT的风阻系数为0.28,比普遍的0.30要小,说明更符合空气动力学。

觉得PASSAT的档次还够高。小帕的内饰在我第一次坐以后就爱上来,记得当时,精致的塑料件,华丽的蓝色仪表盘,还有温馨的米色皮椅,都给我非常之好的印象。PASSAT侧窗,用亮闪闪的镀铬银条包围,是高档车的象征。不信你仔细分辨一下马路上的车,高档的都有这个亮亮的一圈。小帕高档缺不高贵——因为当时进口的佳美,风度都要40万开外,和它们同级别的小帕自然让我觉得价格也实惠。

以前一直认为PASSAT是和AUDI A6一个级别的车,没想到竟然只安排和A4一个级别。呵呵。PASSAT引进国内由上海大众生产,的确是加长了10多cm,全加在轴距上,所以后排空间十分充足。同时,宽度也让人感觉满意。最满意的实践是,有一次我们一行5人从合肥出发去黄山游玩,来回都开的一1.8小帕,几百公里都没觉得累。要知道,这5人里,有2人是1米96(司机和坐后排中间的),我1.8米80KG,也坐后排,司机后是1.7米女性一名。这样都没感觉空间太狭促,很能说明问题吧。哪怕至今,相同级别的ACCORD、BUICK REGAL之类还没一个后排空间可以有如此奢侈的。毕竟和PASSAT当时定位在公务车市场有关,我认识一个副局长还是坐PASSAT的呢。

记得PASSAT还是美国02年十佳车,CAR AND DRIVER杂志评的。

虽然自己很喜欢它,但是逐渐发现PASSAT在技术上渐渐落后了。虽然没去考证ACCORD升级以后到底更新了啥技术,但起码知道VTEC的发动机和车身隔音改进了;尽管君威不过是老别克新世纪的变脸版,但起码符合中国审美观的设计又拉走了许多顾客。看看PASSAT呢?5年来可以说只有一些蹩脚的改动:把1.8 5V的发动机,改成老一代2V的2.0,还造成了许多客户误以为买2.0是拣了个便宜,以为2.0比1.8T好呢。2.0的发动机的确适合低速和城市行使,起码油耗不是太大。话说回来,PASSAT的油耗其实还是很不错的,别以为日本车省油,ACCORD可一点都不会比PASSAT省,2.4的加速水平比1.8T的还差点。BUICK的油耗就更不要说了,美国车么。另外,比如陈旧的变速箱、方向盘等也N年没变了,比BORA/POLO的都老,好像是因为PASSAT的引擎是垂直与前轴排列的,类似BMW的L6。

说到技术,又要提到需要表扬的PASSAT产品V6。起码在当时,这款基本采用AUDI A6技术的车是十分超值的,最核心的2.8L发动机和A6顶级的一样,甚至很多配件直接能看到四环素商标。现在新的A6L出了,老A6也要被人当技术过时的车型所抛弃,所以我也不多说V6的好了,不过价格还是非常实惠的。另外,咱老板的老板最近A6也鸟枪换炮,由旧变新,新的A6L真威猛英俊啊!

PASSAT的后续产品,年内就要上市,上海大众的改款版PASSAT GP。具体什么样,我也不妄加揣测,我更感兴趣的是真正德国PASSAT的下一代:B6。

PASSAT B6诞生时间不长,可足以引起世界汽车专业媒体的广泛关注。这一集成大众集团众多先进科技的宠儿,是大众光复的希望,是大众海外市场的中坚力量。

我不想详细分析新的B6如何先进,有2篇更加翔实的文章忠实记载了B6的优秀。都在德国著名汽车媒体AMS的中国合作伙伴《汽车博览》上刊登了。这里又插一句,AMS中国办的杂志一直是我认为国内最好的汽车专业杂志,在02年前,他们叫《汽车杂志》,后来跳了,叫《中国汽车画报》,今年7月开始又跳了,改叫《汽车博览》了,但无论怎么改,以孟冀为首,吴道予、夏东、赵一路、朱丹等组成团体一直没有变过,他们是一个整体,代表AMS中国,代表国内这个方面的专家。

言归正传,《汽车博览》对比了2.0排量左右同级别的B6和福特蒙的欧、欧宝威达、丰田AVENSIS(估计基本就是欧洲的皇冠吧,我对丰田不懂,但外形非常符合),4款车的最终得分,B6以506的高分获胜,而其它3款车都只有470左右。另外,油耗上丰田这个日本车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称赞的,测试油耗/百公里丰田是10.1,B6是10.4。考虑丰田1321KG的重量比B6 1442KG轻了10%,丰田的汽油利用率还是低于大众的。我一直认为,日本车省油是一个误解,从雅阁等可以看到,日本车并不比同类德国车省油。之所以我们会有这个误解,是因为日本小车多,排量小的车本来就省油,比如1.3升的FIT拿来和1.8的桑车比,能不省么?再因为日本车质量轻,同等排量拉的东西轻自然省一些。但细心究其汽油利用率,真未必有那么神话吧。况且日本车质量轻都是牺牲一些安全措施而来,比如脆弱的侧门等,简直是拿生命换油耗。

《汽车博览》还对比了大众集团3款B级车,B6、新A4、SKODA雅达。这次对比的是1.6排量的。PASSAT竟然又击败了A4而获胜。当然,这个地方让我不解的是,新A4为什么竟然没有采用FSI发动机和DSG变速箱呢?

A4也是好车,在学习BMW3的过程中,逐渐的成熟。但是国内的A4还存在价格太高的问题,想对于A4的价格,我又觉得买VW品牌的BORA或PASSAT很值了。A4不是很熟悉,还听说国内的A4那款CVT无级变速MULTITRONIC有点问题,具体情况不得而知,总之推荐现在想买A4的要么等新款,要么看看昨天刚在大陆发布的E90BMW3系列,真棒啊,男人的梦想!

无论你爱车如命还是急着买车,都推荐你添加安全驾驶的公众号:jiashiyizu←长按可复制.

我们每天都会推送最新的实用汽车资讯,来加入安全驾驶吧!


1.《【天津一汽大众十周年画报】最正面评价大众---我是大众迷,你是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天津一汽大众十周年画报】最正面评价大众---我是大众迷,你是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auto/2881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