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说所得税会计很难懂。其实所得税会计很简单。其实所得税会计只有一个分录。归根结底,它主要集中在一个条目的四个主题上: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方: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
“所得税费用”是会计确认的数据,“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是税务局要求的数据。两者的区别是递延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小于“应纳税-应纳税所得额”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大于“应纳税-应纳税所得额”的“所得税费用”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注1】在上述分录中,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相应科目,除“所得税费用”科目外,还可能涉及“商誉”和“其他综合收益”;“应交税金-所得税”对应的科目必须是“所得税费用”。此外,如果是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调整,还可能涉及“上年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科目。
【注2】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生成时在借方,转回时在贷方;递延所得税负债账户在产生时记入贷方,在转回时记入借方。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就像是“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的体倍。举个例子,应交税金100万,税务说可以少交30万,无非是用递延所得税负债作为一个体双从应交税金中抵扣30万。相反,税务说需要多交30万,无非是用递延所得税资产作为主体双倍增加30万应纳税额。不管交多少,交多少,会计所得税费用都是100万。
边肖:会计主管“所得税费用”,税务主管“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二者之间的差额用“递延所得税”代替。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少付时,借:所得税费用100,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70,递延所得税负债30;多付的,借记:所得税费用100,递延所得税资产30,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30。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税务局不同意你计算的所得税金额,但要求你多交,但允许你在以后的几年内补足。所以这部分要记账,记账一定要有账。这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来源;同样,少付的款项被记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相当于企业预付给税务局的款项;对于企业来说,递延所得税负债相当于从税务局贷款。
递延所得税资产:好人总会有好消息,怕你等不到那一天;递延所得税负债:出来混的迟早要还。
小王想升级:请问,企业所得税返还的会计处理?
边肖::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如下:1 .计提税金时,借:上年损益调整,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同时调整未分配利润,按: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按:往年损益调整。2.纳税时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借:银行存款。
会计yy:小企业会计准则取消往年损益调整科目。我该怎么办?
边肖::对于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以前事项的调整适用未来适用法律,即可以直接计入当期费用,无需追溯调整。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附件:一个例子:
2011年12月30日,某公司购买了一台未安装的机器,价值1000万元,预计无残值。会计和税法规定折旧按直线法计提,会计折旧年限为4年,税法规定折旧年限为5年。企业年利润总额1000万元,所得税税率25%。2012年5月,公司因生产污染被罚款50万元;2013年6月,公司收到债务利息收入40万元。
会计处理如下:
2012年末,会计折旧(按4年计)= 250万元,账面价值= 1000万-250万= 750万元。
2012年末,税法折旧(按5年计)=2 00万元,计税依据=10 00万-2 00万=8 00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50万* 0.25 = 12.5万元。
2012年应纳税所得额=10 00万+50万(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0万(罚款为永久性差异)=11 00万元;应计所得税=11 000 000*0.25=2 750 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方:所得税费用2 625 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125 000
贷方:应付税款-应付所得税2 750 000
2013年末账面价值= 750万-250万= 500万元。
2013年末,计税基础=8 000 000-2 000 000=6 000 000元。
本期应确认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 0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1 00万*0.25=25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12.5万= 12.5万元。
2013年应纳税所得额=10 00万-40万(国债收入为永久差额)+50万(可抵扣暂时性差额)=1 0 10万元;应计所得税=10 10万* 0.25 = 252.5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方:所得税费用2 400 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125 000
贷方:应付税款-应付所得税2 525 000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企业已经缴纳的所得税超过其应缴纳的所得税,因此可以用于抵销未来的应纳税所得额。如果企业预计未来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也应与其他资产一样减记。
2018年企业所得税税率表企业所得税起征点及计算方法
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和损失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快速扣除
一、收集范围: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
(一)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餐饮业、服务业、修理业等行业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二)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并取得许可证从事办学、医疗、咨询等有偿服务活动的个人取得的收入;
(三)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的所得;
(四)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应纳税所得额。
二、企业所得税税率表
级数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税率 (%)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15,000元的不超过14,250元的502超过15,000元到30,000元的部分超过14,250元至27,750元的部分107503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超过27,750元至51,750元的部分203,7504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超过51,750元至79,750元的部分309,7505超过100,000元的部分超过79,750元的部分3514,750【说明1】本表所列的含税区间和不含税区间,是按照税法规定,从每个纳税年度的总收入中扣除成本、费用和损失后的收入。
【说明2】含税水平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纳税人承担税款的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所得;免税等级适用于由他人(单位)缴纳税款的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所得。
【说明3】投资者设立两个以上企业(含参与设立)的,年末汇总所有企业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并据此确定适用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每个纳税年度的总收入-成本、费用和损失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快速扣除
上述征税办法适用于经审核征收的个体工商户,不适用于经批准征收的个体工商户。
案例描述
个人独资企业2018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8.14万元,投资者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18.14万× 35%-14,750 = 4.874万元。
1.《所得税费用会计分录 今天给大伙说说企业所得税会计,真的很容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所得税费用会计分录 今天给大伙说说企业所得税会计,真的很容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020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