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年前的2008年8月11日,当一所农村小学的校长黄俊捷决定双手空空出国留学,为了通过知识为家乡和国家的改变做出自己的努力时,他可能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家乡台山县白沙镇西村(现江门台山市白沙镇西村)学生的榜样。受他的启发,位于一座大山脚下的古村落西村,自黄俊捷以来,一个村子里已经产生了41名医生,而一些家庭仍然有“一家三个医生”和“两代六个医生”。
近日,记者在江门台山市白沙镇采访时了解到,白沙镇西村这个鲜为人知的村庄,附近竟然是著名的“医生村”。
是村民世代相传的家家户户崇尚知识,人人以读书为荣的优良传统,改变了出国乡亲的命运,改变了家乡...
在有些人开始怀疑“读书改变命运”的今天,我们不妨听听这个“博士村”的故事。在这里,也许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这个镇的校长成了西村的第一个医生
说起西村的医生,台山市白沙镇崔莹中学原校长、“医生村”文化建设顾问黄载有说不完的故事。也许他最自豪的是他家里有医生,也就是他的祖父黄俊捷,而黄俊捷是西村的第一个医生。
据当地人说,位于西村头的鲜少学校是由出国在村里谋生的华侨捐赠的。它成立于1908年。以前的校舍是由三座大寺庙组成的。“它就像一个迷宫,它很大。”当初在这里读书的70多岁的黄老伯说。
“我的高祖父,黄俊捷的祖父,像许多当地人一样,年轻时去美国淘金;我曾祖父在老家做小生意;黄俊捷到广州光亚学院读书,回到家乡担任鲜少学校校长。”黄告诉记者,“他当了8年的农村小学校长。当时台山县(现台山市)督学来学校视察,觉得大材小用。他发动他出国留学,希望他能继续深造。”
黄告诉记者,当时他们家并不富裕,也没有条件让去美国留学。然而,他的家人支持他学习并继续他的学业。后来,黄俊捷独自去了美国,工作和学习。四年后,他获得了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法学博士学位。"他是西村的第一位医生."他说:“爸爸和老乡们都很骄傲,他们也激励更多的老乡同学去读书深造。”
在黄俊捷留学后,在当时国民政府重要官员孙克的安排下,黄俊捷回国,成为广东省民政厅广东中心区巡视员。“20世纪30年代,黄俊捷博士是广州三大著名律师之一。他也去了教师行业,当了教授。”黄仔说:“也许我认同黄俊捷博士的人格和对办学的贡献。我的家乡人公开推举他为鲜少学校历史上唯一的终身名誉校长。”
人才辈出,群星璀璨
西村不仅有丰富的医生,也有很多在其他领域取得良好成绩的人,可谓是耀眼的明星。
被称为美国最伟大的摄影师之一的黄宗霑,也出生在白沙镇西村永安村。1904年,他随父亲移民到华盛顿州。黄宗霑一生拍摄了135部电影,执导了3部电影,并获得10项奥斯卡最佳摄影提名。1956年,黄宗霑的电影《玫瑰纹身》获得第28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奖;1963年,黄宗霑拍摄《赫德》,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他是第一个获得奥斯卡奖的中国人,并被国际电影摄影师协会成员评为历史上十大最有影响力的电影摄影师之一。
在美国波士顿,黄冠贤是唐人街著名的成功人士。黄冠贤在唐人街占地3万平方米,被称为“唐人街最大的华人地主”。黄冠贤也是白沙镇西村坑的本地人。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在西村的鲜少学校学习,并在美国的波士顿大学进一步学习。
崇文重教的传统代代相传
偏远乡村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才?“我们学校坐落在百祖山脚下...它培养了博士人才,闻名于世……”《鲜少学校之歌》反映了崇文对教育的重视。
“我们的祖先有读书学习的优良传统。村里几代人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笔杆盛米,还教孩子读书’;也就是说,即使家里的饭可以装笔筒,也要攒钱供后代学习。”黄载道:“所有人都认为一个读书人不仅有教养有前途,而且有钱有势。所以,家家户户都愿意花钱让孩子上学,都愿意投资智力。”
说起自己的经历,黄仔也很感动。“我1977年恢复高考。那时候,我已经结婚了。不过,听说可以高考了。我的家人非常支持我的参与。希望能学点爷爷那样的东西;当时我的文科总分是当地第一,文理总分第三。因为体检没通过,上不了大学;然而,我并没有放弃学习。后来七年下来,函授考了本科文凭。”他说,“那时候我已经工作了,没有家人的支持,没有村里代代相传的良好读书氛围,也许就没有我的后来。”
黄仔认为西村可以成为“医生村”。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个村子里有很多华侨。早期华侨在外打工谋生的同时,也看到了国外的教育,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出生在南阳里村的黄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新一代的海外华人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取得好的成绩,与老一辈海外华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们大多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生活在其他国家。老一辈海外华人饱受“教育缺失”之苦。为了改变现状,他们对新一代寄予厚望。
早在清末,西村的老华侨就聚集了分散在十几个地方的私塾,放弃了黄家祠堂,投资兴建了“学堂”,为村里的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时老师的工资很丰厚,但是对老师的要求很严格。所有学生都被要求住在学校,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并注重道德教育。
耀眼光环下的爱国爱乡
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著名的“医生村”现在越来越冷;但是,相映成趣的洋楼和大青砖房,依然可以看到当年的辉煌,也可以见证医生们的爱国情怀和故乡情怀。
“村里的医生大多是华侨,普遍有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黄载说:“他们不仅支持改善家乡的生活条件,而且通过自己的力量为国家和农村做出贡献。”
黄莉可·接君,黄朝辉博士虽然从小生活在加拿大,后来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但他是应国民政府邀请回国参加国家建设的。现在,黄昌荣博士经常回国讲学交流,帮助选拔专业医学人才赴加拿大深造,并被广东省人民医院聘为名誉教授。
当地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们重视家乡的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包括医生在内的华侨捐赠了400多次,为家乡的学校增加了各种教学设备,改善了学校条件,扩大了学校规模...沿着鲜少学派的历史足迹,海外华人也将随处可见。捐资助学:1972年三大祠堂改建平房校舍时,香港同乡黄耀东捐款带头捐款;1987年,土生土长的美国人黄独资建造了“管乐器楼”;1999年,新校舍重建,美国实业家黄捐资100万元修建教学楼...
如今,一向沉寂的西村,逐渐以盛产医生而闻名。据了解,白沙镇政府也在计划向游客推荐西村医生村作为景区,让外界了解医生村及其背后的故事。
1.《一村落出41个博士 人才辈出“群星”耀眼》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一村落出41个博士 人才辈出“群星”耀眼》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045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