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身边的人抑郁时,你会变得不开心吗?朋友的负面情绪会传染给自己吗?
2019年《中国经济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对此进行了探讨。这项研究的作者是李昌鸿和林文莲。利用2013-2014学年中国教育跟踪调查的数据,从“班级”作为社会网络的角度,他们发现负面情绪在同一个班级是会传染的。此外,子样本回归进一步发现“负面情绪传染”现象在社交频率高的学生和女生中更为明显。
研究背景前些年,“跳楼”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群体性负面情绪的现象引发了学者们对负面情绪传染性的思考:负面情绪会传染吗?理论上,情绪传染的诱导机制包括直接诱导机制和间接诱导机制。大多数学者已经从心理学理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情绪是可以传染的(Spoor和Kelly,2004;;佐藤和吉川,2007).然而,目前关于情绪传染的实证研究并不多,以往关于情绪是否可以传染的文献也存在差异:刘斌等人(2012)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区调查的数据,发现社区平均幸福感对社区个体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Tuman和Zeydanli(2015)使用了2008年英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发现与被调查者有关的其他被调查者的平均幸福水平并没有显著影响被调查者的幸福水平。
数据来源数据来自2013-2014学年中国教育跟踪调查数据(CEPS)。CEPS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设计和实施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大型跟踪项目。本文选取的数据以一年级和三年级为起点,从28个县级单位中随机抽取112所学校和438个班级,共调查学生约2万人。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家长基本信息、社区环境、班主任基本信息、学校基本信息。
模型建立基准回归:
其中n代表班级中被调查的学生人数;
x为控制变量,包括学生和家长的特征变量,学校层面的期限效应和固定效应。
考虑情境效应:个体特征通常在地理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相同的特征
其中,控制变量context代表与情境效应相关的特征变量,包括班级、学校区域类型和学生家庭社区类型特征变量。
考虑相关效应:具有某些特征的个体更有可能聚集在一起
其中,控制变量Corr代表与关联效应相关的特征变量:学生、家庭和父母的行为特征变量。
实证结果表1 基准回归表1基准回归
表1的结果表明,别人的负面情绪对我的负面情绪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即负面情绪可以在课堂上传递。表2 情境效应表2情境效应
在表1的基础上,表2进一步控制了与情境效应相关的特征变量。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与情境效应相关的特征变量后,除了抑郁外,其他人的负面情绪对我的负面情绪仍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之所以“抑郁症不能传播”,可能是与情境效应相关的特征变量可以消除“抑郁症传播”,也可能是抑郁症比较严重,不容易传播给他人。
表3 关联效应表3相关效应
在表2的基础上,表3进一步控制了与相关效应相关的特征变量。结果与表2一致,除了抑郁,其他人的负面情绪对我的负面情绪仍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综上所述,即使控制了与情境效应和联想效应相关的特征变量,负面情绪还是会传染的。
进一步研究辛普森和琳达(2004)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他人情绪变化的影响。此外,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关注外部反馈,因此本文还研究了负面情绪传染的性别差异。
表4 性别差异表4性别差异
如表4所示,负面情绪也更容易传染给女生。最后,探究社交频率的差异。情绪是否会传染取决于社交的频率和地域的接近程度。文章从主动沟通和被动沟通两个角度出发:
主动交流频率高的群体=学生想和人聊天时,会先找同学或朋友;主动沟通频率低的群体=学生在找家长、亲戚、学校老师或者没人能找到。
被动沟通频率高的群体=学生认为自己容易与人相处(完全认同或比较认同);被动沟通频率低的群体=学生认为自己不容易与人相处(完全不同意或相对不同意)。
结果表明,在不同社交频率的群体中,无论是主动交流还是被动交流,负面情绪感染都是不同的。具体表现为:(1)负面情绪更容易传播给频率高的学生,而不是频率低的学生;在频率较高的群体中,如果学生有同班的好朋友,负面情绪的感染会比较明显。如果学生没有同班的好朋友,负面情绪的感染不明显。
结论负面情绪是会传染的,抑郁症的传染力更小。
负面情绪更容易感染社交频率高的群体中的学生和女生。
1.《近墨者黑 有趣的经济学:近墨者黑,负面情绪真的会传染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近墨者黑 有趣的经济学:近墨者黑,负面情绪真的会传染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084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