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关于全球人文和地理的每日文章
1555号——洞庭湖越来越小了
制图:孙露/校对:酸奶/编辑:雅库特
洞庭湖,曾经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曾经有着无边无际的水面。然而,洞庭湖早已不再像一望无际的大海。不仅蓄水能力大大降低,就连湖泊本身也像咸海一样缩小成了三个主要部分。
东、西、南洞庭湖▼
除了自然环境中的泥沙沉积,当地人的日常开垦活动无疑是洞庭湖萎缩的主要因素。
洞庭熟,天下满
洞庭湖围垦农业的具体年代无法考证,但据学者介绍,至少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湖区的围垦已经初具规模。当时中原战乱频繁,大量北方百姓士绅南逃后,南方朝廷在洞庭湖周边设立了许多郡县供其定居。所以当时洞庭湖周边应该有一些农垦活动。
长江流域虽然农业价值很高,但是湖泊湖泊比比皆是
一旦人口数量增加,就需要大规模的农业发展
与山水间竞争是必然结果空 ▼
进入唐代后,洞庭湖周边地区的人工围垦活动记录逐渐增多。到了南宋,大量的人侵占湖泊沼泽,筑堤围田,从事农垦,尤其是定州、理州,耕地数量特别大,当地人口迅速增加。仅在夏商和峡江镇就有几十万人。
北宋的灭亡加剧了人口和经济的南迁
长江没有多少平原可以承受更高程度的发展
洞庭湖和鄱阳湖绝对是重点开发区域▼
明初,由于元末战乱频繁,洞庭湖附近出现了许多无主荒地。这一阶段,大量移民涌入洞庭湖周边地区定居,堵住港湾支流后,在淤泥稍高时开始开垦土地,为河堤筑堤。很快,洞庭湖周围的田野越来越多。清朝建立中原后,为了恢复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也采取了鼓励开垦的政策。
所谓围垦田,类似于长江下游的圩田,一般是指由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衍生而来的水利田,周围有堤防,防止水侵,具有排灌功能。堤内有水闸,汛期关闭防洪,枯水期开启引水。
也就是不断在湖边建造田地
原来的湖泊逐渐变成了现存的土地,这一过程在清末盛极一时
长江中游原来的大湖越来越小
(参考:中央气象台)▼
早在南宋时期,人们就意识到围湖造田与洪水的密切关系。南宋政府虽然逐渐采取了禁养开垦的政策,但由于围湖开垦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当时的禁令收效甚微。
清朝中后期,清廷开始严格管理修筑堤防和堤防的活动,也开始审批开荒活动,并采取措施将农田退湖用于阻碍行洪蓄水的私人堤防。但此后,由于洞庭湖泥沙日益增多,私人养殖开始屡禁不止。
将近一百年过去了。1977年底洞庭湖最后一次大规模围垦后,水利部在1980年召开的长江中下游防洪座谈会上正式确定了“退田还湖”政策。据有关部门研究,洞庭湖区每填海100平方公里,岳阳附近的城陵矶出水口水位将提高0.03米。
数百人入长江,岳阳城陵矶附近
(图片:谷歌地图)▼
1985年至1996年,中国政府开展了治理洞庭湖存在问题的第一阶段工作。但此时水利建设主要以“堵”为主,选择了加固堤防设施、整治溢洪道。
1998年,长江流域爆发了一场特大洪水。除气候因素外,长江沿岸湖泊蓄水调洪能力下降也是此次灾害的原因之一。
1998年特大洪水的最高水位盘
(图片:Wikipedia @ philole)▼
此后,国务院为一劳永逸地解决洪水问题呕心沥血,为洞庭湖后续发展提出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工赈、移民建镇、加固主堤、疏浚河道”等32个字的政策,将“堵”改为“疏”,洞庭湖进入治理的第二阶段。
其中“退田还湖,平垸筑镇”的政策与明清时期的人类活动正好相反。退耕还林分为“双退”和“单退”两种。所谓双退,是指退人退田彻底搬出原滩人的堤;单一退休是指退休的人不退田,而是从事抗洪耐涝的农业。正常年份还能搞生产,大洪水的时候还能开闸蓄水。
因此,政府希望通过农业模式的调整,最大限度地发挥原有洞庭湖堤防的价值,效果明显。从1998年到2002年,333个堤防退役,55.8万人在洞庭湖周围搬迁,为洞庭湖放弃了近800平方公里的蓄水面积,其中益阳、常德和岳阳是重要的退田还湖工作区,这三个地区也是明清时期湖泊周边垦殖活动严重的地区。
如果这三个地方不控制环湖填海
洞庭湖仅存的一部分被填▼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仅是洞庭湖,中国其他曾经严重围垦的地区也在有序开展退田还湖工作。对当代政府和社会而言,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洞庭湖进行综合治理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土地整治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规划,任重道远。
*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的立场
封面图片来自:贺州的湖南文化/动漫创意
结束
1.《洞庭湖平原 洞庭湖,越来越小 | 地球知识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洞庭湖平原 洞庭湖,越来越小 | 地球知识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117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