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记者岳影)“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北纬28.39度,东经104.95度)发生里氏3.4级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7月27日下午4时16分,中国地震台网官方微博发布最新地震速报信息。
中国地震台网每天都会发几条类似的报道。只要震级超过3级,网民几分钟之内就可以通过网络官方微博了解到。随着地震速报系统的发展,我国实现了全国2分钟内、全球10分钟内有影响地震的自动速报,速报能力居世界前列。同时,2022年将建立全国地震预警系统。
如何实现预警和速报?唐山地震44周年之际,记者来到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探讨中国的地震监测能力。
记者来到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探讨中国的地震监测能力。图片由中国地震网络中心提供
实时接收中国数千个站点的数据
能实时接收国家地震数据的平台位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下三层。进入平台可以看到四个区域,分别是信息资源、站网监控、速报预警和公共服务。"这是整个网络中心的核心业务领域."信息技术安全部门主任蒋立新研究员说。
网络中心可以接收全国各地的数据,依靠全国各地的地震监测站。当地震发生时,台站可以同步向网络中心发送地震数据,完成地震速报的第一步。据蒋立新介绍,目前,该平台接入并监控全国数千个站点。"站越密集,监测精度越高,速度越快."
值得注意的是,已有一千多家电视台实现了实时视频监控。在站网监控的工作台上,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打开某个站的摄像头,掌握该站的内部情况。地球物理网络部的工程师王坦向记者展示了位于云南某地的一个台站的运行情况。选择车站,打开后可以看到刚建时车站的规格,目前的运营情况,以及相关负责人。摄像头还可以放大旋转,方便工程师与当地技术人员实时交流。
“像我们的地球物理站一样,它们都在洞穴里。以前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修复工作。”王坦告诉记者,在视频监控打开之前,技术人员和工程师经常需要通过电话进行沟通,以恢复位于洞穴中的一个站。
“洞穴往往在很偏僻的野外,手机信号不好,所以一进入洞穴就完全迷路了。工作的时候技术人员要进山洞检查情况,然后打电话给我们汇报情况,建站,技术人员要在山洞里来回跑。”
这个困境今天已经解决了。今年5月6日,网络中心接到新疆乌恰县的故障报告。故障发生在当天下午3点50分。在确定该站故障原因为运营商光缆故障导致通信中断后,经过1小时47分45秒紧急抢修,该站于17:37:51恢复正常,故障报警结束。同日18时51分,乌恰县发生5.0级地震。多亏了抢修,地震报道的又顺利又迅速。
2022年,全国将有1万多个预警站
“地震预警!河北古冶发生4.8级地震,天津将有轻微地震。请合理规避风险。”7月12日,许多住在天津的网民在电视上看到了地震预警信息。截图显示地震预警信息直接覆盖在电视节目屏幕上。
地震预警一直是最受关注的监测项目。在网络中心地下三层的工作大厅,专门设立了快速报告和预警区。在工作台上的电脑上,工人们面对着一张像心电图一样的信息图。
网络中心预警快速报告部高级工程师南溪表示,地震发生后,其波形、强度等数据将以线形图的形式呈现在电脑上。“从当地台站接收到地震相关数据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快速报告和预警。”南溪表示,快速报告预警是网络中心信息化的应用前端,主要包括地震快速报告、地震预警、烈度快速报告、大地震应急产品自动编目和输出。
地震预警需要由预警站完成。「现时有三类预警站,按准确性分为一般站、基本站及参考站。一般站最低,参考站最高。目前中国的预警站主要是普通站,全国大概有几千个。”南溪介绍,预警站不仅会生成震级数据,还会生成烈度数据,从而达到预警效果。
此外,南溪还解释了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测的区别。他说,地震预警是指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低于无线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警。“肯定不是地震前预测的。”
南溪告诉记者,目前,中国的地震预警可以在地震波到达前5-10秒内进行。国家预警示范中心已连接到北京圈、南北地震带、福建、新疆等地的数千个参考站、基础站和综合站。
据悉,目前网络中心可接收国内数千个台站的数据,并与全球数百个台站实时共享数据,实现国内2分钟内、国际10分钟内有影响地震的自动快速报告。我国自动速报平均位置偏差已由目前的20 km降至10 km,平均震级偏差为0.2级。国外快速报震能力不断提高,震级下限从6.0降到5.0,快速报震次数增加2倍以上。
预警方面,川滇、北京圈示范区已产生10秒预警信息和30分钟强度速报信息。到2022年,中国将建立1万多个预警站,建立覆盖全国的地震预警系统。
24小时紧急值班
综合营业厅旁边,一个不显眼的小房间是网络中心政府应急综合值班室,业务骨干一年7×24小时轮流值班。每次发出地震警报时,值班长应记录地震信息并发送给相关部门,以便及时在地震区进行应急处理。
7月27日,当班主管是综合业务部总监李洁飞。他向记者展示了值班室的所有“物品”:一张平板床、一台台式电脑、一部电话、一台打印机、成堆的打印文件和材料以及贴在墙上的交接班流程。
最近,李洁飞对最近唐山古冶5.1级地震印象深刻。“那天值班的不是我,我也是第一次通过手机收到速报信息。”由于北京、河北、辽宁等地都感受到了地震,李洁飞从家里赶到了中心。
“地震发生在周末早上6点。因为北京、河北、辽宁等地都有地震,我当时很着急,马上就从家里赶了过来。”对于我国的高震级地震,网络中心经常组织专家进行咨询。面对涉及多个省份的地震,有必要组织当地相关部门进行磋商。咨询的形式是视频会议。一般来说,北京、天津、上海和河北省唐山市将召开二级以上地震会议
“地震后30分钟内,网络中心内部要产生专家的判断意见,地震后两小时内要产生联合咨询意见。意见包括对地震的判断,如是否还会有一次大的余震,离镇上有多远,确切的震源位置等。”李洁飞介绍。2020年的一半多一点的时间里,有209次会议在值班室举行的报道。
2018年网络中心实施政府应急综合值班至今已有两年多。李洁飞告诉记者,两年多来他每天晚上都半睡半醒。“面对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我们能做的就是时刻做好准备,随时面对困难。”
新京报记者岳影视频记者陈超
1.《中国地震网 探访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022年将建立覆盖全国的地震预警系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地震网 探访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022年将建立覆盖全国的地震预警系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122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