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记者巴蒂
83岁的冯群忠和81岁的倪是山塘街公认的令人羡慕的模范夫妻。老两口的日常生活虽然平淡得像巷子深处自家小院子里的阳光一样,但他们携手相伴,相亲相爱,早已成为同兴小区的一个著名故事。老街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说起老两口就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和婆婆住在借来的新房子里
幸福的开始追溯到解放的开始,两个年轻人带着对新生活的共同热切期待走到了一起。
1953年,住在山塘半塘的倪于颖和住在苏北泰兴山塘猪棕厂的冯群忠在工人干部学校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强化学习。同样的家庭经历,让两个有缘人走到了一起。我们两个是一样的“藤上两个苦瓜!”倪于颖说,两个年轻人在一起有两颗心,没有媒人和父母的安排,是甜蜜和时尚的。
恋爱两年多,1956年国庆节结婚。婚礼当天,倪的父母中午在家做了一桌饭,几个亲戚朋友聚在一起祝贺她。婚宴再简单不过了。下午,新婚的冯群忠和倪来到大公园和观前街,他们对新生活有了美好的憧憬。
冯群忠和倪于颖结婚前,曾因没有新房子而感到尴尬。是倪于颖的一个好心邻居借给他们一个十平米的小房间。但是,没想到冯群忠的母亲突然从苏北来到苏州和他们一起生活。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善良的倪于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素未谋面的婆婆。从此她待母亲如孝顺婆婆,让老人在山塘街幸福生活。
不管是苦是荣,一路坚持,不要怕风雨
冯群忠和倪在工作上很有上进心,但当时也面临着各种社会困难,但一家人总是团结在一起。
倪于颖自1967年起担任金昌机械仪表电镀厂党支部副书记。然而,“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倪就像其他干部一样受到了批评。脖子上挂着的一张纸板在柳城门被人诟病时,那是丈夫自始至终的信任和毅力,让倪在困境中依然充满了对生活的向往。当时大女儿10岁,小儿子只有4岁。时至今日,倪还会回想起大儿子幼稚的那句话,让她回忆一辈子:“妈妈,你要乖一点,他们不会这样对你的!”
1971年,倪去银山湖参加为期半年的“五·七”干校。在五七干校,作为一个城市居民,她从来没有做过农活,她学会了插秧,锄头,割稻,除草。因为她下班后总是争强好胜,来了五七干校后还是很活跃,以至于插秧的时候扭了脚。冯群忠一了解到她的情况,马上带着孩子带着衣服和吃的来探望。亲情让倪感到温暖: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他会及时出现!"
孩子变得孝顺,被选为十大孝顺家庭
这对老夫妇相爱了60年。儿孙也孝顺,有爱心。2016年,他们被评为虎丘街“十佳孝爱”家庭。
冯群忠和倪有两个女儿和两个儿子。他们这个大家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大部分家庭成员相差两岁。冯群忠和倪于颖相差两岁,他们的四个孩子相差两岁。到了第三代,几个孙子还落后两年。第四代,大女儿的孙女现在3岁,小儿子的孙女1岁,也差了两年。另外,十二生肖中,没有一个是大家族。
冯群忠和倪于颖在一起60年了,他们在亲密的生活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诠释着“牵着你的手,和你的儿子白头偕老”的爱情故事。对待孩子,严有善心,爱有善心,爱而不宠,四个孩子都取得了学业和事业上的成功。特别是大儿子成了芭蕾舞老师,去加拿大教书。老两口还去了两次加拿大,感受了异国风光。
在老街坊眼里,他们是大家的福气
冯群忠和倪于颖不仅是模范夫妻,也是山塘街老街眼中的好邻居。采访中,老街坊和同兴社区主任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有这样一个好邻居是我们所有人的福气。"住在通桥东卫六号的王济民(音译)告诉记者,倪阿姨是他们小组的组长。每当任何人在生活中遇到一点小困难,她都会在第一时间给予关心和帮助,并为大家向社会反映。住在通桥东圃五号的杨告诉记者,这对老夫妇都很热情。倪阿义在社区公益活动中最为活跃。她总能在社区调解和街道保护中看到自己的身影。“老叔叔也是一样。平时一个人承包一条门前五六十米深的巷子,每天都要打扫。”
"他们是社区中文明家庭的典范。"同兴社区主任朱小芬表示,冯伯伯和倪阿义是社区和谐家庭的典型代表,他们值得被街道评选为“十佳孝爱家庭”。
1.《山塘街一对模范夫妇60年的爱情故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山塘街一对模范夫妇60年的爱情故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147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