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部分海域赤潮已经结束了吗?网上贴的“粘虾”“粘蟹”是真的吗?昨天,市海洋与渔业局、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省海洋与渔业环境与生物安全监测检验中心联合举办了我市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检测实验室开放日。市海洋与渔业部门负责人和专家解决了近期市民关注的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他们还参观了实验室和海洋标本展览。
目前可以放心食用贝类
赤潮是一种复杂的生态异常,可分为有毒和无毒。一般高峰期在5月至8月。
今年6月,市海洋与渔业局监测到平阳和苍南水域连续发生赤潮,主要是“卡伦米氏”等有毒藻类物种的扩散,并从这些赤潮水域采样的“卡伦米氏”中检测到一些毒素。这种毒素会通过生物链进入贻贝、鲍鱼、扇贝等贝类体内,人食用后容易引起中毒。然而,像剃刀蛤和血蛤这样的贝类不太可能携带这种毒素,因为它们生活在滩涂附近。
对此,市海洋与渔业局在第一时间向公众发出食用警告,要求赤潮影响区的养殖和经营单位停止销售和采集贝类,并提醒公众近期要谨慎食用贝类,待赤潮消退、安全警报解除后再购买食用。
现在温州个别海域的赤潮情况有所好转吗?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领导告诉记者,自我市部分海域出现赤潮以来,我市海洋与渔业、海洋环境检测部门坚持每日预报,委托省海洋与渔业环境与生物安全监测检验中心对海域贝类进行监测。
据省海洋与渔业环境与生物安全监测检验中心负责人介绍,从2014年起,我市海洋与渔业局将对赤潮期间的贝类毒素进行委托检测,近四年的检测结果均在安全范围内。今年以来,平阳、苍南等发现赤潮的地方共检测到5批贝类。监测结果显示,近两周有毒有害赤潮不再发生,贝类采样未检出贝类毒素。可以说风险暂时告一段落,目前可以安全食用贻贝、鲍鱼、扇贝等贝类。
“粘虾”“粘蟹”是假的
近年来,“粘虾”、“粘蟹”等视频或言论在全国互联网上流传。视频中,操作者在虾或蟹里挖出一大块白色半透明的果冻,蟹里的奶油还是捏不出来。有传言说螃蟹有针孔。
针对这一传闻,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铁干表示,虾或蟹挖出的一大块白色半透明的果冻就是雄性生殖腺,相当于蟹黄和蟹膏。
至于传闻中的“注胶虾”和“注胶蟹”,全国各地的食品安全检查人员都对虾、蟹样品进行了现场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到虾和蟹在注胶后很快死亡。另外,胶体注射到虾体内后,由于虾本身没有空间隙,会溢出,黑色分泌物也会从注射的蟹的针孔中流出。最重要的一点是,活虾活蟹在注水或注胶的几分钟内就会死亡,但死海鲜和活海鲜的价格差别很大,商家没必要这么做。
相关链接
我市初级水产品质量趋于良好
初级水产品属于水产品的源头管理。2014年市级监督抽查530批次,合格率98.8%;2015年市级监督抽查333批,合格率98.9%;2016年,市监察抽检400批,合格率100%。自2017年以来,市监管部门共抽检42批,未发现不合格样品。总的来说,近年来我市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总体趋势趋于良好。
1.《注胶虾 贝类可以放心吃 “注胶虾”和“注胶蟹”都是假消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注胶虾 贝类可以放心吃 “注胶虾”和“注胶蟹”都是假消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335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