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前
完成后,
渝北村党建公园建设前后对比照片。
苍南县龙岗镇渝北村是著名的干粉村,“干粉”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开拓了国际市场。随着村容村貌的建设,不仅有了一个村文化中心,更有了一个“渔家番干”的品牌文化。
正月初六,记者从凌海大道驶入渝北村,路边的凤安文化围栏和凤安大院格外醒目。再往村里走,随处可见一排排架子上盖着干粉,几个工人在机器前忙碌着,有的画画,有的塑形,有的包装。这里的干粉以光滑、洁白、柔韧、易炒而闻名,口感好,所以大家习惯称之为“鱼枷干粉”。
渝北村有400多年的干粉加工历史。村里有18个干粉家庭作坊和工厂,年产值4280万元。以前是用烧柴烧煤做干粉的,但是最近几年村民发现烧边角料可以节约成本,于是开始用边角料做燃料,对村子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此外,渝北村一度处于尴尬的地理位置,发展缓慢。许多条件较好的村民举家迁往龙岗市或宜山镇。
前几年,凌海大道作为省级一级公路,经过渝北村,让很多村民建起了套房,但是如何改变村子的面貌,却让村民们百思不得其解。
“这里的变化太大了。几个月前是一个农舍,路边杂草丛生,乱堆杂物。今年过年不想回来了,很快就成了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村民余李安平感叹道。
渝北村的变化源于2017年龙岗镇党建示范带的建立。2017年,渝北村作为县级党建示范点,以示范创新为抓手,统筹推进各项建设。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短短三个月内,拆迁1800平方米,绿化1700米,建了党建公园,建了37米的滨水党建文化长廊。整个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庄面貌的变化也带动了村庄“鱼枷干粉”产业的转型升级。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动员农民积极参与沿线干粉车间的改造升级,建成4个干粉庭院和40米干粉文化墙。传统的干粉家庭作坊逐渐向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转变。
“以前我们家奶粉加工都是无证无照的。现在我们的干粉不仅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且有自己的干粉文化。”村支书余作友自豪地说,这里的干粉现在销往乌鲁木齐、成都、重庆、上海、杭州,开拓了国外市场。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渝北村也建立了乡村文化中心。村民们每三五次在这里举行各种活动,丰富了文化生活。
来源:温州商报
1.《粉干 新春走基层:“余家粉干” 越做越有味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粉干 新春走基层:“余家粉干” 越做越有味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339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