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温州被形象地描述为:“20世纪50年代的海防前线,60年代的救火线,70年代的短期投资”,人口密集,资源匮乏,交通闭塞,工业落后,城市破败,是当时中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从一个小海港发展成为一个富裕发达的沿海城市,从一个资源和耕地稀缺的农业生产区,起飞成为一个工业生产基地和品牌资本。人们从贫穷到温饱再到小康,人们从“水”路上的一个角落走向世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了又好又快的轨道,这是由于一批“潮人”在温州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潮水暴涨40年,孤岛迷倒中川。图为温州地标江新双塔。潘竹平
破冰创业背后的政府权力
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温州一直在“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议话题下前行,甚至外界一度以一种非常流行的观点来评论温州的发展:无为而治。
不过回头看看当时温州的新鲜事物,比如买卖户、专业市场、股份合作等等。,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断言,这是大规模创造和政府支持的结果。浙江省经济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卓表示,温州人破冰创业背后闪耀着政府的“智慧”力量。在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中,没有党委和政府的支持、鼓励、保护和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很难转化为推动改革的强大动力。
浙江省体育改革研究所副所长卓说,温州的情况就像一些珍宝
看看1980年。当时温州三分之一的工厂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大量失业人员难以找到工作。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出现了约150万剩余劳动力。城乡人口就业已成为困扰温州党政部门的难题。
“改革的春风来到了温州。当时市委、市政府鼓励人民群众找工作,按照自己的商业习惯自己创业,发展了手工业和群众历史上的许多熟练工匠。允许发展城镇个体工商户,支持和发展农村专业户和重点户。”一直关注温州发展道路的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由著名教授陈国权点评。
在此基础上,温州市委、市政府也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推动市场化就业机制的形成和不断完善;制定和完善放开流通领域、鼓励群众大胆发展商品经济的政策措施;在不同时期,出台了促进全民创业、降低创业门槛、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和加强创业培训的政策和措施。
改革方兴未艾之际,乐清旨在打击投机倒把的“八王”事件,突然发生。受此影响,干部群众一度有许多思想顾虑。1982年12月,温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两户会议”。各级领导干部亲自上门做工作,让“两户”代表各抒己见,宣传党的富民政策。
新华社温州分社前社长张和平回忆了温州的改革进程
“看似不作为,实则大有可为。”目睹温州改革全过程的新华社温州分社前社长张和平认为,正是因为温州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创业创新的积极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创业创新的积极性。温州再次掀起发展商品经济的热潮,创造了股份合作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的新鲜经验。
人们的开拓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的能力
在体制和机制的突破上,在众多“中国第一”的创造背后,尤其是创业创新能力强的温州人的创业精神,处处闪耀。温州人主动担当起改革先锋和经济先锋的重要角色。
时间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前。温州地处东南角,经济社会相对落后。当时温州有600多万人在人均只有0.36亩的耕地上“吃饭”。到1977年,温州农民人均收入只有55元。
浙江经济改革研究院副院长卓用一句话评价温州最初的发展:生活逼出来的,市场让出来的,群众冲出来的。
在我国不允许个体户的时代,温州人比较灵活,采取“吊户”的方式,将个体工商户依附于公有制企业,以公有制企业的名义出去销售产品或购买原材料,让个体户蓬勃发展;1979年,苍南县钱镇李家峡村农民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1980年10月,苍南县金乡镇信用合作社率先创设浮动利率,充分利用农村闲置资金;1984年,苍南县龙岗镇创造性地实行“谁建设,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通过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筹集群众资金1.2亿元,建设了“中国第一农民城”。
温州的“五马奔腾”雕塑是温州改革精神的写照。姜超
短短几年间,温州个体工商户24万户,私营企业13万家,农业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200万人,外来劳动力在温州就业300多万人...在温州这片土地上,存在着“人自己做生意,户自己做生意,村自己做生意,镇自己做生意”的全国性创业局面。人人都想当老板,人人都努力当老板,千家万户经商,千军万马闯市场,钱山谋商机,这是温州全民创业的生动写照。
张和平将温州商人的进取精神和不断求变的勇气定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40年来中国人开拓进取的缩影,是民营经济市场动荡的一个例子。
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探索温州第一次发展的原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地域文化的影响。浙商博物馆馆长杨一清认为,如果说“人多地少,为生存而改革”是外因,那么温州“讲实事、实事求是、求实效、出实效”的地域文化则是内因。温州独特的改革动力只有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释放出来。
唐宋以来,国家经济重心和政治重心南移,江浙人口显著增加;北宋中期,一些郡县已经经历了人多地少的局面,尤其是温州。温州人为了生存,不仅要努力提高农业生产力,还要从事手工业生产和商业,以满足物质需求。这客观上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
与此同时,温州的教育文化事业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人民的文化水平和社会认知能力大大提高,产生了大量的学者。其中,“永嘉学派”的特点是爱国主义色彩浓厚,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注重成果。主张“以利义,不以义抑利”:反对“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认为“农商皆以此为基”;主张“贸易要使工人受益,用国家的力量扶持商人,流通货币”,肯定雇佣关系和私有制的合理性,认为要大力发展工业和商品经济。
此后,邱晨、陈玉臣、孙诒让等晚清温州学者不断将“经世致用、实业救国”的主张推向理论和实践的新高峰。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印象南塘”严建华摄
这些经济思想渗入了温州人的骨髓,并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实践和深化,从而积累了强烈的商品经济意识——张华梅于1979年11月30日领取了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执照;王砸碎牛奶,开始在桥上卖纽扣。1983年买了纽扣加工机,开始自己日夜生产纽扣;1986年,陈定国独自前往巴黎成立了一家服装制造公司...思维灵活的温州人率先努力。他们从实际出发,以无畏的勇气、勤劳的坚韧,以集团经济为保障,以创新发展为动力,走出了一条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道路。温州逐渐融入了一种务实、务实的独特地域文化,并不断继承和发扬光大。
1.《弄潮儿 温州激荡40年系列之一:温州发展背后的“弄潮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弄潮儿 温州激荡40年系列之一:温州发展背后的“弄潮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343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