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博物馆西晋欧窑青瓷狮形烛台。林宝珍
波士顿美术馆西晋三重狮形器。
山东临沂西延湖出土的胡人绿色琉璃骑狮器。
湖北武昌于波山出土的西晋绿釉胡人骑狮。
温州博物馆东晋欧窑虎形灯台。
瓯海博物馆收藏的西晋瓯窑青瓷狮形烛台。
温州博物馆有一座西晋欧窑青瓷狮形烛台,1965年在太平岭出土。瓯海博物馆还有一个西晋瓯窑狮形烛台,2015年在曲溪中岙村泰安二年墓出土。
狮形器是瓯窑断代的标准器之一,主要见于三国时期的吴、晋时期,与瓯窑青瓷塑壶的流行时间和出土地区相似。
各地出土的西晋青瓷狮形器,功能名称多种多样,如烛台、灯台、灯、注水、砚滴、盛水容器、插头、插座、酒器、狮像、明器等。那么,它们属于什么性质和目的呢?
长翅膀的狮子,邪恶的野兽
文博和欧波的西晋瓯窑青瓷狮形烛台是集实用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艺术珍品。它们的形状基本相同。都是跪狮,肥胖的身躯,高昂的头颅,长着胡须的下颚,宽阔的眼睛,多毛的背部,腹部两侧刻着云翅,尾巴像蒲扇一样紧贴臀部。背部放置一个短圆形插管,与中部的腹部相通空。全身上釉青黄,均匀晶莹。运用揉捏、浮雕、刻画等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狮子憨厚的状态。
西晋青瓷狮形器大致有三种。首先,背部有短管的狮形装置是最常见的。早在春秋时期,古人就称有翼狮形兽为辟邪兽。西汉时期的《集句篇》《群凶之外辟邪》中,唐嫣石鼓指出“辟邪是神兽之名。.....辟邪,文字可以辟邪。”。咸阳西汉凌薇遗址出土的两件玉器,是有羽翼的狮形动物。狮子形状的装置通常被称为狮子形状的,以抵御恶灵。第二种是狮子,背部长筒,背部中间空筒可高达20 cm。1958年永嘉瓯北礁东晋墓出土的瓯窑虎形灯台,也是一根高近20厘米的长管,呈竹结状。第三种是特殊的狮形装置,有三重长管狮形装置。长管呈竹状,三只狮子以120度的夹角把尾巴粘在一起;还有带有胡人戴高帽形象的狮形器,有高帽或中空,或封闭;还有多孔狮子等。
青瓷狮形器盛行于西晋
兽王狮是一种外来物种,东汉时作为“特殊异物”被供奉给汉献帝。在《后汉书》中,西域报称,在章和章元年,郭辉“遣使臣献师与符拔”。因为没有狮子的性格,所以叫狮子子,而符拔像羚羊。事实上,中国的文物狮子比文献狮子出现的更早,比如苏州虎丘出土的西汉狮形铜座,徐州东汉初年墓葬中的玉狮。
瓷器上出现狮形动物,始于三国,始于吴朝。1983年,在南京市雨花区长岗村出土的三国志武釉双花边盖棕色贴花壶,肩部压印粘贴佛像,佛坐在二狮莲花座上。最早的青瓷狮形器发现于湖北鄂州王家湾三国吴墓。狮子躺着,身体圆圆的,有一串花纹装饰。
西晋是青瓷狮形器的鼎盛时期。如南京江宁张家山金元康七年墓一次出土四件狮形器。东晋墓葬狮形器物较少,装饰远比西晋简单。比如1972年南京大学东晋陵出土的青瓷狮形短物,就只有珠饰。义乌东晋艺兮十年墓中的青瓷狮形器物,应该是普通狮形器物的绝唱。随着东晋后期象形器物的衰落,青瓷狮形器物逐渐消亡。南朝狮形器罕见,已知只有1975年绍兴黄公山出土的青釉多管狮形镶嵌件,狮头向左仰。可以看出,青瓷狮形物和塑料罐一样,始于三国,盛于西晋,衰于东晋,亡于南朝。而且出土地点相近,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江、浙江两省。
注水,烛台还是随葬品?
西晋青瓷狮形器的用途和作用是不同的。
一张纸条上写着。狮子背上的圆管里空,直径不一样,或者是钟形。肇庆平山石岗出土的东晋狮形器,连青瓷栓塞都有,不适合插蜡烛;出土时砚台上放置了一些狮形器物,应该属于学习用具;两晋书风盛行,崇尚自由,催生了蛙形、兔形、羊形等各种仿生水射流。,包括狮形;东晋青瓷狮形注水器收藏于南京博物馆。狮子嘴里有羽毛,腹部的水可以通过羽毛注入砚池;袁涛宗彝的《南村坠农录》载:“松江衡山,古墓葬众多,但世人以为是金代陆氏所藏...里面一滴水,使得狮子头和轩尾一跳,而一个人的脸却大了,小胡子偏偏飘着萧,骑在狮子背上...昨天在昏昏欲睡的学校新鲜,尝了一滴血畜,和石安差不多,据说是蛮夷狮子。在井里发现了一些狮子形状的装置,似乎和水有关。
烛台说。1982年版《中国陶瓷史》认为“狮形烛台曾被指定为‘注水’,被视为盛水的文具。它的成型方法与当时流行的蛙形水碗和平圆形腹水碗完全不同。后者由毛坯拉制而成,腹部扁平,圆形,壁薄而光滑,可储水。辟邪烛台采用模压法对接成型。其体厚,内壁凹凸不平,呈管状不流淌,不像盛水的样子,与砚台、笔筒等文具不搭配。所以从实用性、造型、重量来说,应该是用于蜡烛照明的。”。作为烛台理论的实物证据,1993年南京上湖孙吴墓出土的狮形器,其背插管内仍有一块白蜡。江苏句容西晋元康墓出土的胡人青瓷骑狮器,有四个插孔,应作为插烛器。背上有长管的狮形装置和用于半决赛的骑狮装置不能用作喷水器,更像灯台或烛台。
但是,也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是烛台,插蜡烛的管子下部要堵上。比如湖南博的南朝绿色琉璃莲花烛台,上面插蜡烛的圆柱形装置不与下面的托盘底座连接。否则残烛卡在管内或落入腹中,难以取出;如果只是用来插蜡烛的话,狮子的造型要做的结实一些,省工省时,增加稳定性。
插入器说。狮子形装置背面的管子可以用作插头或插座,无论其高度如何,也无论其喷嘴是直的还是喇叭形的。比如清代的“何璐隋朝”图,晋代的青瓷羊形器,其后筒插有一束鲜艳的桃花。
所述明器。狮形物只在墓葬中发现,在建筑遗址中没有发现,所以它们属于随葬品,有自己的形状,但实际上什么也没有。
此外,西晋青瓷狮形器皿也是公认的酒器和灯具。
很可能是属于佛教摆设
西晋时期大量出现狮形物品,这应该与此时南传佛教的流行有关,所以它们的功能和用途很可能是佛教陈设。
狮子在佛教中有崇高的地位。释迦牟尼被尊称为“人中之狮”、“人中之狮”、“大狮之王”,而佛座则是“狮子座”,被称为“狮吼”。青瓷三重狮形器的造型起源于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狮柱头上背靠背蹲着的四只狮子。狮子在佛教中也扮演保护者的角色。传入中国后,被视为守护者,辟邪。它们具有驱邪、灭灾、和的功能。中国狮子文化经过对中华文明的吸收和融合,逐渐形成,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
温州是佛教最早接触和接受的地方之一,也是青瓷的发源地,这是瓯瑶出现青瓷狮形器的历史背景。瓯窑是温州历史文明的芯片,它的造型和纹饰自然会留下时代的印记。西晋佛教的兴起和传播促进了狮子形象的传播。虽然很难看出贡狮的真实面貌,但欧窑的窑工可以根据胡人的口述或图像创作和烧制狮形器具。西晋时期,佛教以开放的态度在东王鸥王国被接受和吸收。温州最早的僧人形象出现在平阳中裕乡西晋墓出土的瓯瑶青瓷堆壶上。1986年,永嘉桂山出土的北宋罗浮塔碑载有罗浮山,西晋元康五年立塔。由此可见,在三年前的泰宁崇安寺建成之前,南传佛教在温州的活动相当兴盛,西晋瓯窑青瓷狮形器就是这一历史情况的记录者和见证者。
瓯窑青瓷狮形器流行于温州佛教最早兴盛的西晋时期,所以不排除它是与佛教有关的陈列器具,是辟邪的器具。西晋青瓷狮形器造型多样,反映出其作为佛教陈设品的功能和用途多种多样,不应视为单一的烛台、注水器或插入器。
来源:温州日报
胡雄健
1.《断代 它是瓯窑断代的标准器之一—— 西晋狮形器做啥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断代 它是瓯窑断代的标准器之一—— 西晋狮形器做啥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348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