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向荣讲述“发现沙漠里的百万森林”。记者 李文科 摄
华龙网3月25日16时48分讯今日,重庆科技馆举办第67期“科技•人文大讲坛”,“沙漠种树人”吴向荣与到场的上百名家长和孩子一起分享了他从父辈起就坚守沙漠一线种树的经历,并提出“种树植心”的理念,倡导“在沙漠种一棵树,在心中种一棵树”,唤醒全社会对自然生态的认知。华龙。3月25日16时48分,今天,重庆科技馆举办了第67届“科技人文论坛”。“沙漠植树人”吴从父母开始,就与数百名父母子女分享在沙漠植树的经验,提出“植树种心”的思想,倡导“沙漠种树,心中种树”,唤醒了全社会对自然生态的认知。
他主张在沙漠里种一棵树,在心里种一棵树
“一个朋友看到我在基地修剪树木,就问‘你不是一个人在砍树吗?’不孤独,因为我有一棵树!朋友又说,“但是树不理解你,”你不是树,你怎么知道树不懂我!在今天的“科技人文论坛”上,吴谈到了他曾经与朋友的一次对话。在他看来,“沙漠不可怕,沙漠化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内心的荒漠化。"
吴说,他希望环保的种子能种在更多人的心中,让每个人都能认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其中。"我们不仅要种树,还必须种植我们的心."
吴,阿拉善人,现任阿拉善腾格里沙漠生态公益项目基地负责人。他从父母开始从事沙漠治沙工作,几十年来一直坚守在阿拉善腾格里沙漠造林治沙的最前沿。
吴回忆说,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和父亲一起坐在农业播种机上,“看着撒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的种子,觉得它们是长着翅膀的精灵,有使沙漠变得聪明的生命力……”这样的场景深深地扎根在吴的心中。
坚守沙漠,植树几十年,几乎是一生
台下观众听得很认真。记者 李文科 摄
腾格里沙漠是我国第四大沙漠,沙丘面积占71%,年降水量只有100多毫米,但是年蒸发量却高达3000多毫米,每年二三月份会出现8级暴风……正是在这样恶劣的生态环境下,从2003年开始,吴向荣及其团队通过大量实践和摸索,采用工程固沙和生态固沙相结合、人工种植和自然恢复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模式,长期在腾格里沙漠东缘种植复合型生态锁边林。腾格里沙漠是中国第四大沙漠,沙丘占71%,年降水量只有100 mm以上,但年蒸发量高达3000mm以上,每年2、3月会有8级风暴...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生态环境下。2003年以来,吴及其团队通过大量的实践和探索,采用了工程固沙与生态固沙、人工种植、自然恢复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模式。
吴的团队只有8个固定植树人,基地周围只有11个农牧民。环顾四周,只有茫茫黄沙相伴,种树几乎是吴日常生活的全部,日子无疑是平静的,而他早就习惯了这种节奏。
“每棵树都是生命。如果我们在自然环境恶劣的沙漠中种植生命,就需要用心去呵护和呵护。”吴视每一株树苗都是自己的孩子,全心全意地关心它的成长。
在15年里,为数百万森林建立“绿色屏障”的存活率已经提高到90%以上
吴及其团队介绍了滴灌节水、灌木容器育苗、开沟造林、钎焊造林、采种育苗等相关技术。阿拉善腾格里沙漠生态公益工程基地年均造林量超过3000亩。截至2017年,实际完成造林15120亩,管理面积达3.3万多亩。成活率从过去的70%左右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造林效率提高了一倍多。
经过近15年的不断攻坚,目前,这个“百万森林”洛基奇森林基地形成了长约18.5公里、宽500-2000米的“洛基奇绿色屏障”,有效阻挡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促进了贺兰山西麓植被的自然恢复。
1.《植树造林 从父辈起坚守沙漠植树造林 他用经历告诉你“种树更要植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植树造林 从父辈起坚守沙漠植树造林 他用经历告诉你“种树更要植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364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