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葬》,方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8月。
方方近期照片。
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方方的新小说《软葬》。这部近二十万字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命运被“土改”彻底改变的女人的故事。不同于以往的作品,《软埋》带给读者全新的阅读体验。
“这个女人一直在和自己作对。”小说以此为开头。故事并不复杂:女主角丁子韬因为“土改”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从一个乡绅媳妇变成了勤快的保姆,从一个失忆的女人变成了一个无意识沉溺于过去的植物人。在平行于记忆的现实世界中,她的儿子吴青林为了解决母亲的内心和困惑,在探索真相的过程中发现了越来越多震惊和压抑他的历史事件。但他觉得无法承受复杂的历史纠葛,最终选择了逃避和遗忘。
《软埋》的故事跨越了50多年,痛苦与包容、失落与满足、刻骨铭心的回忆与无法挽回的遗忘在其中不断交织碰撞。
方方说,“土改”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对整个中国社会的生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无数人因为它改变了命运,每一个经历者都有说不出的喜怒哀乐。为了不让后辈承受痛苦,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回忆和讲述当年的经历。方方以其独特的犀利和冷静,追寻并再现了这段历史中的个人故事。
什么是“软埋”?
《软葬》的题目和故事源于芳芳朋友的母亲,一个皮肤白皙的老太太,当年独自从四川逃出来,孩子在逃亡途中死在她身边,后来做保姆过着平静的生活的经历。朋友说经常半夜听到妈妈喊疼疼。疼痛在背部,被枪托击中。两年前,我朋友的母亲去世了。火化后,她给母亲买了一口好棺材。很多人看不懂,觉得她这么做没有意义。朋友说我一定要满足妈妈的愿望,因为即使我得了老年痴呆症,妈妈还是会多次明确表达:我不想温柔的埋葬!
”突然,我被“软埋”两个字击中,心里突然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燃烧。一整天,我都在想这两个字。我好像看到一个黑洞,很深。总有人想探索,却永远探索不清楚。”方方在后记里写下了当时的感受。
什么是软埋?有的人不进棺材直接埋在土里,叫“软葬”。按民间说法,软葬后不能转世。在小说中,方方赋予了“软掩埋”另一层含义:一个活着的人,忘记了过去,忘记了自己,无论是有意识地封存过去,还是下意识地拒绝回忆,也是软掩埋。
《软埋》写了一句话——“遗忘不一定是背叛,遗忘往往是为了活着”。方方认为,普通人可以选择忘记历史带来的痛苦,这是很自然的,因为只有忘记了,才能活得好。然而,历史学家和作家应该承担起回忆和告诉游客发生了什么的责任。
方方透露,《软葬》的创作过程充满曲折,跨度长达三年。不仅手稿本身被反复打磨修改,在创作期间,她还被飞来的官司困扰,被迫中止一段时间的写作。而性格直爽坦荡的方方,依然克服重重困难,在2015年9月底完成了小说。
“软埋”有火一样的“内热”
熟悉方方的人都知道,她的很多作品,比如《武昌城》和《人民1911》,一直关注现当代的历史题材。她还擅长探索人性,观察和思考历史情境中的情感和信仰。
如果带着看方方之前作品的体验,你会明显发现《软埋》的不同。“悬疑,女巫迷蒙”,这是评论家白烨的直观感受。他认为“软埋”是方方的一个突破。她不断站在文化的立场上抢救历史,拷问历史,呈现被遮蔽、被尘封的真相。“方方以小说形式描写的历史,具有历史学家的品格,比很多历史著作都好。”
"软埋是一部反思我们历史记忆的作品."作家格非评论说,小说虽然是书写历史的内容,但它被置于当代具体的生活环境中,所有的历史都与当代人的意识和情感有关,消除了距离感。格非特别欣赏小说的结构,尤其是设置悬念的方式,这不仅创造了极大的写作自由,也极大地吸引了读者。文学评论家潘开雄称这种精致的结构为“迷宫”,不仅不会困扰读者,还能从中得到很多道理。
“这部小说有一种像火一样的‘内热’。但作者并没有让它冲出表面烧掉读者,而是把它压下去,使它成为一件艺术品,”《人民文学》杂志主编石是《软葬》最早的读者。他评论说,许多作家在追溯时总是抱着与历史算账的态度,这可能会把一部小说变成社会历史认知资料,而不是文学作品。”“软葬”不是为了清理历史,而是为了表示对生者的大爱。它透明透气,给人一些希望。”
对此,方方也坦言,他从来没有打算站在“受害者”的立场去写一部抱怨的小说,作为一个作家,他不可能简单地站在任何一边去理解这场“土改运动”。“从每个人物的角度讲,而不是从作家本人的角度讲。我的小说只是想通过人的命运或者导致命运转折的微妙事件来提醒人们我们经历了什么。”记者王芷妍
1.《软埋在线阅读原文 方方谈长篇新作《软埋》:作家应当承担起记忆的责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软埋在线阅读原文 方方谈长篇新作《软埋》:作家应当承担起记忆的责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367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