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君酒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沉寂了很久。近日有消息称,外资已完全撤出文君酒,剑南春改为全资持股。
轩尼诗退出了文君
早在2016年7月,就有消息称剑南春与LV集团正在协商回购公司控股权。到现在,这次回购谈判已经尘埃落定,曾经屹立不倒的“六朵金花”文君酒也将回归江湖。
LV花了五年时间选择和谈判获得了文君的控股权,初衷是建立一个豪华白酒品牌。但在LV集团主政的那些年,大量的营销投入、基础设施投入、营销模式都让人无法接受,使得文骏酒失衡,成为LV集团在国内的负担,最终不得不放弃文骏。
虽然LV集团的营销策略并不成功,但却为文君酒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收购剑南春后,文君酒业有望重获生机,重返主流白酒市场。
据业内人士透露,剑南春回购甚至全资拥有文君酒,对文君来说是一件好事。轩尼诗不了解国内市场,导致文君被收购后的十年间市场的恶化。剑南春的强力介入,有利于文君的重新崛起。
业内人士推测,如果剑南春完成对文君的收购,按照剑南春的产品结构,文君未来的最佳定位是600-800元价位区间。消费升级后,这个价位段潜力巨大,也是剑南春集团突破下一个高端的妙笔。
轩尼诗对文君的收购
上世纪末被轩尼诗收购后,文君酒逐渐淡出主流白酒市场。
为了扩大在中国的市场影响力,轩尼诗于2007年5月斥资2500万欧元收购了文君酒业55%的股份,而剑南春集团仍保留了文君酒业45%的股份。
据2007年媒体报道,当时的轩尼诗亚太区总经理贝敬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轩尼诗将花5-10年时间把文君打造成高端奢侈品品牌,并试图在中国找到一个类似法国干邑的优秀白酒产区。
九年后,文君酒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不容乐观。在国内很多市场很难看到文君酒。
轩尼诗虽然管不了文君酒业,但有业内人士认为,文君酒业在品牌建设和消费者体验方面做得很好,有很多值得白酒学习的地方。
据了解,在收购文君酒业之前,轩尼诗挑选了20家酒业公司,按照产地和文化进行筛选,最终被流传两千多年的文君酒业故事所打动,而在过去的30年里,这家老牌酒业公司的命运比故事中的女主角更加曲折:
文君酒厂是中国白酒行业最具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品牌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非常有名;
90年代以来,由于管理不善,企业和产品每况愈下,资不抵债;
2000年,蓝剑出资1.2亿元收购文君酒厂;
2001年,剑南春以62%的股份成为文君酒厂的控股方;
2004年,文君酒厂扭亏为盈,实现利税2000多万元,净利润600多万元。
2007年,轩尼诗投资2500万欧元收购文君酒业55%的控股权。
2015年销售低迷,剑南春计划回购外资股,轩尼诗彻底退出。
轩尼诗为什么管理不好文君?
作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团,轩尼诗对文君葡萄酒做出了诸多改变。
目前,文俊葡萄酒的生产能力为6000吨。2009年,酒业时任总裁叶在接受专访时透露,当时文骏酒的产能只有2000多吨,只能生产500-600吨左右的文骏酒。2008年,温酒环保锅炉房竣工,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到2013年,文俊白酒生产区二期工程正式竣工,产能可提高60%,并可继续投资基础设施。
同时,轩尼诗通过提高质量,将原价从几十元提高到1000多元。同时,轩尼诗邀请知名葡萄酒大师吴小平进行评选,推出天仙、大师精选55等超高端产品。
轩尼诗为文君酒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不平衡的营销使轩尼诗选择了文君。
轩尼诗设计了一条中国白酒品牌在收购文君酒业时从未走过的路线。轩尼诗的初衷是建立豪华白酒品牌。
轩尼诗深入挖掘文君的故事,耗资数亿建造文君酒厂,制作精美的材料,推酒吧招待,用洋酒的方式给消费者讲故事,营造文化氛围,让消费者心情愉悦。
与茅台、五粮液等高端酒打入市场、成为大品牌的方式相反,文君酒在被轩尼诗收购后,将重点市场调整到珠三角、长三角这一富人圈,并没有进行大的投入,甚至收缩了销售渠道,以餐饮零售渠道为主,直接连接大客户终端。
但轩尼诗通过自有渠道协同销售文君酒,并不讨喜。洋酒的消费对象和产品特点与白酒有很大不同。
有业内人士评论说,很多不同于其他白酒品牌的奢侈品经营模式,让文君错过了黄金十年的红利,文君在白酒行业调整期逐渐成为外企的负担。
1.《文君 轩尼诗全面退出 剑南春全资控股文君酒》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文君 轩尼诗全面退出 剑南春全资控股文君酒》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437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