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结果20日正式公布。全国39个特等奖获奖作品中,南京高校获奖9个,特等奖数量居全国城市之首。
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等联合主办。它被称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奥林匹克竞赛”,每两年举行一次。本届挑战杯吸引了全国2000多所高校的200多万大学生,314所高校的755部作品进入决赛。
在南京高校获得特别奖的9部作品分别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空航天大学、南京科技大学、南京信息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
NTU获得特别奖的项目是“南京大屠杀最后幸存者的个人生活记忆——1937—2017:八十年的家园梦”。南京大学项目讲师、历史系吴表示,自2016年9月30日以来,团队共收集了51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150多份口述史料,整理出124万字的录音手稿和46万字的自传手稿,制作了4集75分钟的纪录片,分析幸存者的阶级分布。
“事实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专家学者就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进行了研究,但当时的重点是收集南京大屠杀的证据。”吴说,学生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南京大屠杀对幸存者造成了持续的伤害,一些幸存者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变化。
南新大学获得特别奖的项目是“中心城市大气污染控制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基于南京的纵向案例研究”。"这个项目选择了空气污染控制这个热门话题."南京信息科技大学讲师、副教授曾维河表示,经过两年的跟踪研究,学生们发现,在2016年9月之前,南京等城市的空气污染存在“治理失灵”的困境。究其原因,与环保部门属于地方政府管理,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利益“严重”采取环保部门的环保措施有关。2016年9月,江苏等12个省的试点环保部门由省环保厅垂直管理。"改革后,环保部门在监督和治理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曾维河说,学生的研究表明,这种模式值得在全国推广。
东南大学团委副书记谢表示,南京高校获得如此多的特别奖,与南京及南京高校浓厚的创新氛围有关。“挑战杯是按学科分不同组别举办的,南京高校的强势学科在不同组别中比较齐全,有竞争力。这些年来,南京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南京的大学也是如此,形成了追你的风气,所以成绩突出。”
新闻链接:
第15届挑战杯
南京大学科技竞赛特别奖作品
南京大学,“南京大屠杀最后幸存者的个体生命记忆——1937—2017:八十年的家园梦”
东南大学5G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无线传输快速开发验证平台
多晶和薄膜用多极轴分子铁电体的研究
南京航空公司空航天大学钢轨顶面缺陷电磁高速检测系统
小型高分辨率二维成像声纳系统
南京科技大学“用于高质量照明和显示应用的高效发光量子点”
稀土基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南京工业大学精对苯二甲酸生产过程废气中的应用
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心城市空气污染控制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以南京市为例
南京中医药大学“大戟科有毒中药狼毒大戟醋减毒机理研究”
1.《全国大学生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成绩揭晓 在宁高校9个特等奖全国第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全国大学生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成绩揭晓 在宁高校9个特等奖全国第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445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