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经济技术学校校长张一圣创办了励志扶贫中学班
教育帮助穷人,灌溉“希望之花”
海南日报记者傅仁义
“海南当地有句俚语:‘好爸爸,好妈妈的窝’。也就是说,女生在家庭中会以自己的品德和文化素养对下一代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让一个女生因为贫穷而辍学,是我成立励志扶贫中专班的初衷。”11月28日,刚刚获得国家扶贫奖创新奖的海南经济技术学校校长张一圣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近10年前成立扶贫励志女中班以来,一种新的职业教育被用来扶贫,就像春雨默默地滋润着万物,浇灌着“希望之花”。
扶贫励志中学班的成立源于张一圣在2009年进行的一项调查。2009年,张一圣被任命为海南经济技术学校校长,并对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约60%的农村贫困家庭负担不起送初中毕业的女生继续接受教育,相当一部分人去城市打工赚钱养家。但由于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培训,只能从事低收入的简单繁重的体力劳动。回到农村后,他们的经济收入中断,生活陷入困境。
“我出生在农村。我的两个姐姐只是想让我去上学。小学辍学打工。我还是觉得很尴尬!”张一圣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征求省教育厅、省扶贫办和省妇联的协调后,他提出“招收贫困家庭的女孩,建立励志的扶贫中学,探索教育和扶贫的新途径,学习技术,立志帮助家庭摆脱贫困,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种职业教育和扶贫的模式得到了明确,“免除贫困女孩三年学费,同时得到省级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省教育厅将中专班级纳入招生教育计划,省扶贫办将部分班级学生纳入“雨露计划”进行资助,省妇联结合“省妇联万名新女农民培训计划”实施这种模式,形成了教育扶贫的强大合力。
为了让更多的贫困女孩享受到政策红利,张一圣每年动员全校18个宣传队发布政策公告,覆盖全省320所非重点初中,持续近10年。“多一个孩子听到我们的宣传政策,社会就多一朵希望之花!”张一圣负责儋州地区的初中传教工作。今年4月27日上午7点,父亲突然感到呼吸困难。张一圣送他去儋州人民医院后,仍按原计划去儋州民族中学向贫困学生宣讲招生政策。上午10点,回到医院,父亲已经被送到重症监护室,昏迷不醒,不幸去世。“没听过爸爸的遗嘱,至今觉得很难过。”
招生了。为了让学生没有后顾之忧,安心上学,张一圣四处奔走筹集助学资金。2009年至2014年,省扶贫办先后资助1900万元,省妇联发起海南枚乘慈善基金会、北京新发展慈善基金会,长江商学院第十五届学生捐赠380万元;他还积极协调合作企业扶贫,利用学校自有资金筹集900万元,每月给一些贫困女孩150元至350元不等的助学金。
结合就业形势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张一圣开设了酒店经营管理、美容美发、中西美食烹饪、电子商务、平面广告设计等十多个适应海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拓宽了就业渠道。同时,他率先成立了“一校百企”的合作联盟。企业每年可以为贫困生提供3000多个就业岗位,毕业生就业率在98%以上。学校连续六年被评为“海南省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优秀就业单位”。
11月28日,张一圣出席在海口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国际酒店业大会暨海南校企合作洽谈会”,并做了8分钟的发言,希望校企合作能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工作岗位。“一个下午就有十几个公司和我‘订人’,不仅大大减轻了学生家庭负担,补贴了学生生活费,还让学生掌握技能,提前上岗。”
如今,海南经济技术学校的扶贫励志中学模式已经在全省推广复制。截至目前,全省39所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了124个扶贫励志班,对4038名已办卡的贫困家庭学生实施了精准政策、精准培训、精准就业、精准扶贫。
“扶贫励志中专班成立本来是10年,但是接下来,我打算再向省妇联、省教育厅、省扶贫办申请两年,帮助打赢2020年的扶贫攻坚战!”张一圣说。
1.《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 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校长张毅生创办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 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校长张毅生创办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451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