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感激院士,山东发展靠院士。山东期待与院士交融,共享、和谐、共生。”夏天,山东求贤。在2019山东创新驱动发展院士座谈会会场上,提出建议,真诚交流;在会场外,专门设置的院士与山东科技合作成果展示,就像是献给为山东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院士的赞歌,也是对国内外院士和其他高端智力资源的真诚邀请。
通往主会场的长廊变成了创新的蓝色画廊,两侧整齐的巨型展板,图文并茂,内涵丰富,引人注目。6月17日上午,参赛院士三五成群地走到会场,在这里意外地见到了他们的照片和成果。有院士直言:“我觉得自己是明星。”
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学友在院士风采展板上看到他的照片,高兴地停下来合影。生长在江浙一带的温学友对山东充满了好感,承认自己几年前能来山东开发新材料并取得一定成绩,与敢于创新、敢于投资的民营企业山东瑞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分不开。“当时我们只是从理论数据上论证可行性,并不能保证一定成功,但瑞泰的负责人告诉我,‘我们不怕失败,放手吧’,这让我很有信心。”文学友说。
在辉煌成就展板之前,每个国家最重要的成就不时吸引院士驻足赞叹。“这个设备是我们和兖矿集团合作完成的。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一次开采超过8米的煤层。在兖矿的应用效果非常好,一个矿井年生产能力达到1500万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炭科学与工业集团首席科学家王国发告诉记者。近年来,王国发团队一直在与我省煤炭企业合作,下一步将共同应对煤矿智能化,希望通过智能化实现深井冲击地压等灾害的防治。
“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海尔集团数字家电国家重点实验室去年荣获“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家电行业唯一入选的企业;今年年初,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成功完成了基于5G连接的自动桥式起重机控制作业,这在全球尚属首次……”青岛市科技局科技人才处处长姜荣贤在大平台展板前自豪地向参观者介绍。他说,青岛能够在创新领域迅速崛起,好消息传播频繁,得益于我省政策、人才、制度和机制的结合,创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40年来,在“两院”的支持下,山东书写了无数创新发展的篇章。展览专门梳理和展示了山东与两所院校从1979年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实验站成立到2019年这40年间的合作历程。“山东近年来一直支持科技创新。我们与16个城市有相关合作,仅在潍坊就建了4个院士工作站。”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成果转化办公室主任张兼维说。
很多与会的外国院士也在展板前仔细观看。在全球创新地图上,山东正吸引着越来越多海外院士的关注。就在前几天,青岛举办了第三届海外院士青岛游和青岛国际院士论坛,53位院士签约落户青岛国际院士港。短短几年,青岛国际院士港聚集了100位院士,主要是外籍院士。青岛和济南入选2018年科技部“魅力中国——外国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榜单。
交融共享,和谐共生。会议期间,这个创新的展览馆成为了每个人最想停下来的地方。随着同行业的深度交流和不同行业灵感的碰撞,创新的新种子可能开始萌芽。
1.《交融 交融与共和合共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交融 交融与共和合共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455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