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画像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早关注人才的思想家。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广纳贤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材施教”等一系列人才思想,其中选拔使用人才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孔子选拔人才的措施
“十室之城必有忠厚”,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价值,首先要选拔人才。孔子在为人才设计了各种条件之后,进一步探讨了如何选拔人才。
只推荐那些真正有才华的人
春秋时期,人才选拔制度仍然遵循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官制,以地位作为人才选拔的首要标准。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孔子率先提出了以任人唯贤为基础选拔人才的思想。子曰:‘牛莉之子马鑫有角。’。虽然他想不用,但他会放弃他的山川吗?”对于这段话,朱的注解是“钟公之父是凶,是恶,故大师用此类推。说父之恶,不能废子之善,如钟公之贤者,宜为天下用也。”可见,孔子在人才选拔上反对血统决定论,认为一个人只要有德有才,即使出身贫寒,也要任用,发挥才能。
孔子雕像
孔子招生的时候不在乎家庭背景,他的学生很多都是平民家庭出身。在石清实录官制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孔子提倡任人唯贤,这实际上是从平民的角度出发,有利于在当时的条件下选拔出优秀的平民出身的人才。孔子明确表达了从老百姓中选拔人才的思想。“礼乐先进,野人也;大三的时候,你是绅士。如果用了,我就高级了。”先学礼乐,后当官的是老百姓。是卿大夫的子弟,有世袭官职时先学礼乐。在这两类人之间,孔子主张先学礼乐的人,应选作平民百姓。
孔子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尊天下”、“任人唯亲”制度的限制,有利于从贵族之外的各个阶层选拔人才,为当时的贵族政治注入了新鲜血液。孔子主张不仅要打破家庭观念对人才选拔的限制,还要打破年龄和资历对人才选拔的限制。他认为,选拔人才不应该分年龄和资历,年轻但有才华的人应该破格大胆地任用。为此,孔子明确提出“未来可畏,怎知来者非现在?”四十,五十,没什么可听的,但也没什么可怕的。“这是明明白白选拔年轻人才的想法,“永远牛逼”这句话成为了一个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的成语。
孔子圣地形象
听一个人说什么,看他做什么
言出必行,一个人的言语往往反映出他的知识水平、个人涵养等。,有时候甚至一句话就能说明他聪明不聪明。子贡曾说:“君子以为自己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却以为自己不认同自己说的话。”君子之言能显智,一言也能显愚,所以不能不慎重!孔子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主张把“听其言”作为考察人才的重要方法。“不知人生,无以为君也。不懂礼貌,就受不了。我不认识字,我不认识人。”如果你不懂分辨人的话,你就不可能认识这个人。
在孔子看来,分析一个人的语言,往往相当于分辨是非,然后考察他是否是人才。那么如何从一个人的话语中分辨出他呢?孔子也给了我们一些从文字考察一个人的标准。例如,他说:“智慧的话使颜色,但它们是新鲜的。”这种人的“仁德”不多,这种人当然不是人才。“整天群居,不正不正,好微利!”说话从来不涉及正义,喜欢卖弄聪明。这样的人很难成就,也不是什么人才。孔子的这些论述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曾子
只通过个人言论来考察人才,显然太片面了。一个人的言语能否真实地反映他,取决于他的言行是否一致。所以孔子认为,我们不仅要“观察他的言语”,还要“观察他的行动”,通过一个人的行为来考察他。人的行为有很多种,有对有错,有贵贱等等。在不同的行为中,孔子特别注意通过一个人的错误行为来审视他。“人的错误也和自己的当事人不同。我见过,思之仁。”意思是人各种各样,人的错误也是。什么样的人犯什么样的错。仔细研究一个人的错误,就会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
在使用“观人知人”的方法时,要特别注意区分两种错误,一种是特殊原因造成的暂时性错误,很容易纠正,要继续给犯这种错误的人机会。另一种错误是指人的性格和素质所犯的错误,很难改正,容易重复,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不改则通,说通则通”。用这种人要慎重。把“听其言”和“观其行”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全面地考察人才。所以孔子说:“我既然是人,就听他的话,信他的行。现在我是人,听他的话,看他的行动。”孔子起初相信别人的行为,但后来他听别人的话,看自己的行为去相信。
“看其理,看其理,观其安。”
人是立体多面的人,是多面体。从一个或几个方面去考察一个人,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孔子提出了全方位考察人才的观点。“见其理,见其理,察其安。人怎么样?人在干什么?”意思是看他做了什么,然后观察他是用什么方式做的,然后考察他的心思去了哪里,那么这个人能藏在哪里呢?在这里,孔子实际上提出了从人的行为结果、行为过程、行为动机乃至个人兴趣爱好来考察人才的思想。这也是孔子发现的一种普遍适用的认识人的方法。
颜回
在考察各方面的人才时,除了认识人的普遍方法外,孔子还列举了一些具体的方法供我们认识人。比如孔子就主张“君子不可愚而可大受,小人不可大受。”意思是一个绅士从一个小地方认不出他,但是他可以承担很重的责任。小人不能担重任,但从一个小地方就能认定。这是一种主张以大视角看人的方法。“许愿的话不好,但不在乎,反而犯了大错。”人们认为甜言蜜语会败坏道德。我们要善于识别人们演讲的出发点和意图,不要被表面的虚假修辞所迷惑,要通过人们的表象去观察本质。这就是从外到内考察人才的方法。
正确看待舆论的作用
人的性格、能力等等,往往都是通过舆论反映出来的。在人才选拔中听取群众意见是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保证。但有时舆论也会出现偏差,往往会出现舆论因个人误解、舆论传播者别有用心等原因而偏离现实的情况。如果一味的按照世俗的舆论评价来评判一个人,很难真正客观准确的评价一个人。所以孔子主张,察才要能正确分析和把握民意,也就是“万恶必究;如果你好,就一定要看。”也就是说,当所有人都说好的时候,不要靠近你,自己去看。当所有人都说不好的时候,不要靠近你,也要自己去调查。
子贡道:‘村里人都好,又如何?’子曰:‘不能行’,子贡曰:‘天下人皆恶,何如?’子曰:‘不能。不如村民的更好,不如的才是恶。”“在孔子看来,一个满是乡野的人是喜欢他还是讨厌他,他不确定这个人是好是坏。如果农村的好人喜欢他,坏人讨厌他,说明这个人是好的。这也要求对一个人的评价不能简单的用世俗的名誉来衡量,而要客观全面的去考察。孔子的识人方法,不依赖于世俗的名声,有着深刻的内涵,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孔子教书
二、孔子任用人才的方法
人才能不能选上,就看能不能用好。孔子在“用人”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原则和方法。
“犯错浪费东西”
“如果你犯了错误,你将受到人民的服务;如果犯了错误,人民不会接受。”这段话的意思是,正直的人被提拔,被置于邪恶的人之上,人民服从;如果邪恶的人被提拔,凌驾于正直的人之上,人民就会违抗。“举直”就是“举圣贤”“用圣贤”,就是重用圣贤。孟子把用人原则概括为“尊贤使能,当接君执政时,天下人皆乐,愿立于其道”。把优秀的人才放在适合他的岗位上,可以充分发挥人才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用人单位在发现优秀人才的时候,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
孔子以秦穆公任命百里溪为例,说明了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重要性。当问“过去小学不合时宜,其霸业也”,孔子指出:“秦虽小,志大;虽然地方不碍事,但线路是直立的。作为一个五岁的医生和贵族,他开始用语言交谈了三天,并给他政治。”百里溪是个奴隶,但由于他的才华,他受到了秦穆公的赏识和重用。因此,秦从一个地处偏远的小国成为霸主。孔子对齐景公这样说,希望齐景公也能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在重用人才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丢掉错误”,即不能提拔恶的人,否则就会出现“人不服”的现象。
孔子
其实真正的小人和庸人,在使用人才的过程中是很容易分辨和淘汰的。但现实中有“伪君子”这种人,打着人才的旗号,却没有真正的人才。重用它们往往会导致非常严重的负面结果。所以在重用人才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区分“伪君子”。怎么区分?孔子也给了我们一些建议。在孔子看来,主要有几种“伪君子”:
一种是没有德行的人才。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有周公那样的才华,但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美德,那他就是傲慢,是看不上人的,这种人不值一提。第二,是“狂而不直”的人。指心脏不好,不走正道的人。三是“董而不甘”的人。就是一个看起来很老实很老实,但是装的很老实,实际上却有很多不好的想法的人。第四,“不信”的人。也就是表面真诚实则不真诚的人,浅薄无知却依然不相信别人的人。第五,“口若悬河”的人。也就是表面上恭敬善良,实际上很少仁德的人。第六,“想家”的人。也就是说没有真正的好先生,孔子称之为“德贼”。可见,措施问题是孔子“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
“造人,造人”
人才的特点是多样性,不同的人才往往有不同的特点。如果把一个优秀的人才放在他不擅长的领域,不仅不能对人才起到积极的作用,有时甚至会产生副作用。所以孔子提倡量才兼备。他描述了在君子和小人手下工作时的不同情况。“绅士很容易,但很难说。说出来不说出来,不说出来;且使人也,器也。小人难,说起来容易。虽不碍事,也是说;而它使人,并要求准备。”这段话的意思是,君子易服难讨好,没有正当的方法讨好他,他不会幸福;他选人的时候,是根据人的能力来用的。小人难伺候却容易讨好他。即使他用不正当的方法讨好他,他也很开心;他雇人的时候,各方面都充满了责备和挑剔。
1.《选拔人才 孔子选拔人才的措施与任用人才的方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选拔人才 孔子选拔人才的措施与任用人才的方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457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