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1月3日讯郑和下西洋是如何选择路线的?受什么区域海洋条件影响?路线选择是否科学?过去从人类历史的角度研究郑和下西洋是不习惯的。近日,南京信息科技大学海洋科学学院董昌明教授出版专著《郑和下西洋海洋学》,从严谨的学术层面重播了郑和下西洋的风貌和海况,分析验证了郑和对航线和航行方案的准确把握。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从海洋学角度研究郑和下西洋的专著。
季风时间计算准确:万事俱备,“只等东风”
600多年前郑和是如何利用自然条件驾驶船队航行的?“郑和船队的动力主要来自季风活动,”董昌明解释说。“郑和七下西洋的地区,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季风区。风向的季节性变化不仅驱动帆船,也驱动洋流的变化。它为导航提供动力。”为了验证郑和下西洋时对海况的准确把握,考察队选择了史料丰富、路线漫长的第六次航行进行历史重建,将其分为东海、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地区和非洲沿海地区23个框架。对画面中的海空状况进行了逐一分析论证,再现了郑和下西洋的航海经历。
郑和船队的往返时间一般为一年半,他航行所用的四季换算也不过一年半。“所以郑和的船队早就知道季风的规律。1421年3月初船队从江苏太仓出发,等待东北季风帮助南下福建,风速可达4 ~ 5 m/s,”董昌明说。但是在遥远的阿拉伯海地区,何准确地测出了季风?发现郑和船队夏季由南向北航行。此时西南季风盛行,7、8月风力最强。沿西印度洋海岸的北行速度是一年中最大的,非常适合向北航行的船只。冬季,船队由北向南航行,该区域的水流不会对返航造成明显障碍。
除了季风推动郑和船队前进外,洋流和海浪也起着重要作用。比如第六次航行,郑和选择了春季起航,此时长江冲淡水向东南延伸,江苏沿海的表层水流由北向东转向,有利于船由北向南起航。
分析千年数据为“返明”,航海还是受小冰期影响
在研究过程中,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恢复明代的海洋状况是一个难题。经过多次讨论和尝试,该团队利用气候数据推导出模型,并分析了区域海洋地貌、海洋温度、盐度、潮汐、海洋环流和气候系统的影响,最终实现了郑和航海风格和海况的重现。
研究人员还创造性地分析了郑和下西洋的小冰期背景。小冰期是指近1000年以来,介于加热和变暖之间的寒冷时期。因为它的大部分时间是和中国历史上的明清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在中国也被称为“明清小冰期”。“虽然关于小冰期的起始时间存在争议,但以往的研究认为中国在1400年左右开始进入寒冷期,因此我们认为小冰期对郑和下西洋产生了影响。”董昌明说。
利用过去1200年的温度数据,研究人员对每年的温度进行移动平均,并采取稳健的局部回归形式,制作出全球异常温度变化图。可以看出,在1400左右有明显的降温变化。“这说明郑和下西洋时,气候条件非常恶劣,航行条件非常困难。”董昌明解释说,郑和选择了沿海航行,而不是横渡大洋。除了政治文化因素外,他还推测可能与海水温度低有关。
海量史料考证,理科生高呼“公式小姐”
写这样一本书,需要厚重的历史背景,对于一个有着完整理学背景的年轻团队来说,可谓“头晕目眩”。不熟悉海量史料,考证内容不清,给团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郑和下西洋的相关记载零散、遗失,难以修订。在阅读《明史》、《西郭帆志》、《星语胜览》等中国古籍时,写作团队高喊“漏了口诀”。“我现在已经练就了一门‘醒目’的绝活,就是能尽快检索到地学文献中的文言文关键词。”队员杨宇说。
考察队分区域,在江苏、福建等郑和下西洋的地方进行了实地考察。他们研究了郑和留下的铭文,登上了修复后的宝船甲板;烈日下,祭奠牛首山郑和的衣冠冢;瓢泼大雨中,一群理科生试图以一种看似“笨拙”“费力”的方式一个个还原历史。
“我在美国教《海洋科学导论》的时候,课本上没有提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所以回国后,我下定决心要写这本书。”董昌明说:“我们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华民族有做明星的技术,有深藏不露的性格。希望《郑和下西洋海洋学》这本书成为612年中国海洋梦浓缩的剪影。”
1.《能掐会算 南信大教授研究证实:六百年前郑和“能掐会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能掐会算 南信大教授研究证实:六百年前郑和“能掐会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491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