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
中华民族永远的英雄
张学良,本名韩庆,易安,双喜小柳子。汉族,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人,辽宁省鞍山市泰安县环东镇E村张家窝堡屯人。他是国民革命军的大将,军阀首领张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将领。
人物生活
学习经历
1917年,他在父亲张的部队服役。1919年,他在东三省军事讲堂学习,结识了学校战术教官郭松龄。两人成了朋友。1920年后以炮兵师第一名毕业,任东北军第三混成旅二团团长。他负责保护张的人身安全,维护奉天的治安。他带着郭松龄一起去了冯军。
1928年中国统一/东北旗更换
1928年6月4日,张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杀害,张学良成为东三省治安总司令,开始统治东北。张被害后一周,以“改东北旗”的果断行动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同年7月1日,张学良向国民政府发出《永不妨碍统一电》,促使中国在形式上走向统一。后被国民政府任命为鹿海空军副司令、东北边防司令。
中东公路事件
1929年7月,张学良想取消苏联在东北的特权,查封苏联在哈尔滨的商业组织,开始收回中东铁路。8月14日,斯大林下令苏军沿中东路向东北进攻,张学良率领的东北军被苏军击败。张学良被迫在勃利签订协议,恢复苏联在中东的铁路特权。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1931年9月19日,张学良在北京协和医院对天津《大公报》记者说:“我命令我军士兵挑衅日本士兵,不得抵抗。因此,北大营我军,早将军械没收,存放于仓库”。9月22日和23日,蒋介石和国民政府也分别发表讲话,向全国人民政府表示,要求“暂时采取听天由命的态度,等待国际公理的判断”,“希望我国军避免与日军发生冲突”,这实际上是默认了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张要求东北军避免冲突,撤退到锦州。
西安事件
1934年2月,张学良被任命为东北豫鄂皖三省剿总副司令。1935年3月任武昌营主任,10月任西北剿总副司令员,任总司令。这时日本侵华,国民政府一再妥协。在莫斯科,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王明以中共中央和中国苏联中央政府的名义发表了《致全体同胞抗日救国书》(简称《八一宣言》)。
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去Xi监督战争。张学良、Xi绥靖公署主任、十七路军总司令杨虎城联名上书蒋,蒋拒绝进谏。蒋介石命令张学良、杨虎城立即进攻陕北红军,否则就转移到福建、安徽。
1936年12月9日,中国共产党组织大规模群众示威,纪念129运动一周年。秘密警察开枪打伤了一名学生。群众非常愤怒,决定直接在临潼向蒋介石请愿。蒋介石强迫张学良停止学生运动,必要时枪毙学生。张学良接到命令后,赶上游行,试图说服学生回去。东北大学学生高呼“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东北军回老家了,收复了东北失地!”等口号。张学良告诉群众,他会在一周内用实际行动回答学生的要求。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进谏蒋介石,共同迫使蒋介石入党抗日,发生震惊中外的“Xi事变”。
逝去
2001年10月14日14时50分(北京时间10月15日8时50分),他因病在美国夏威夷檀香山的斯特罗布医院去世,享年101岁。
纪念后代
张学良故居
张学良故居位于天津法租界32号路(现和平区赤峰路78号),为西式仿建筑。张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曾在天津居住。
1.《中国英雄人物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四十四) | 中华民族千古功臣——张学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英雄人物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四十四) | 中华民族千古功臣——张学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596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