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威桥科技产业园热电厂,提到蔡京干的名字,同事们都会赞几句:“我们蔡二是热心肠。”“同事有事请假,会把自己的事情放在一边,帮同事倒班,从不要求别人还钱。”
蔡京干听到同事的夸奖,害羞的低下了头。这个简单的“80后”工程师,在威桥工作了15年,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同事,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地开展工作,成为公司的中流砥柱。
蔡京干(左一)正在和他的年轻同事讨论他的工作
自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蔡京干一直在电厂汽轮机车间工作,始终以安全生产为己任,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以安全生产为基础,注重经济运行和效益运行,不断丰富安全生产知识,实践扎实优秀的工作技能。他连续六年获得“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他的团队也多次获得“先进团队”的称号
蔡京干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着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每小时都会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2017年6月,在一次正常的夜间巡逻中,蔡京干发现设备地面有油污。在手电筒的照射下,蔡京干逐一检查了一个管道、一个装置、一层,最终发现了安全隐患,并及时向上级汇报了情况,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蔡京干的敬业精神不仅体现在日常严谨的工作中,也体现在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处理中。
2008年秋,下班回到宿舍的蔡京干得知车间设备出现故障,需要紧急处理时,立即回厂抢修。为了缩短事故时间,尽快恢复生产,蔡京干无视天上的冷水、脏水和蚊子,脱下鞋袜,拿起扳手,跳入冷水中维修,第一时间处理了事故,保证了车间的顺利运转。
去年,蔡京干调到公司安全技术部当值主管,工作由单一专业转为多专业,也给蔡京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安全技术部,要重视全厂设备的安全运行,学习缺陷处理,重视设备运行参数的数据,保证电厂系统的整体协调。这就要求我精通所有专业,而不是像以前一样知道。”蔡京干说,精通各种专业大概需要两三年的时间。他还在学习阶段,多提问,多学习书本,和老班组长一起测试机器,做安全检查,不断探索,积累经验。
蔡京干通过电话与其他车间沟通
蔡京干工作严谨敬业,一生都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在蔡京干的双臂中,隐约可以看到针痕,这是他坚持献血近20年留下的“勋章”。
“第一次献血是在2000年。我在大学校园里看到了无偿献血的车。没多想。我和同学去验血,符合献血条件直接献血。”一次略带好奇的尝试,成为了蔡京干以后近20年的习惯,半年一次献血。截至今年,他的献血量已经累计到6600ml。据了解,人体内的血液量约为体重的7 ~ 8%,以体重60 kg为例,血液量约为4200 ~ 4800 ml。
蔡京干打开微信,显示查询到的献血去向,包括输给患者的和用于实验的。“看到这些血可以用,我很自豪。”蔡京干笑一声说:“大家遇到困难,我可以帮助别人渡过难关。我觉得很有意义。”
2013年,去血站献血的蔡京干,正巧遇上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年度采血活动。在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后,蔡京干毫不犹豫地填写了《自愿捐献者同意书》,采集了血样并加入了志愿者团队。
这是蔡京干第一次意识到,那群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根本没有时间权衡个人得失,毅然成为其中一员。
加入志愿者后,蔡京干从网上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他知道,在与患者的血样匹配成功后,实施捐献需要提前几天准备动员剂,而采集过程一般需要几个小时,因此无法翻身和移动。提取的血液从干细胞中分离出来,其余的返回体内。
“目前,我的血样还没有和病人匹配。如果有一天我真的需要捐款,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答应,绝不退让。”蔡京干斩钉截铁地说:“当我认为我的努力可以拯救一个在病床上等待治疗的无辜儿童,或者一个绝望而充满希望的家庭时,我认为这是值得的。”
前不久,蔡京干看到朋友转发的“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注册”链接,还是“没多想”,注册了志愿者。“就算有一天我不在了,我的器官也能帮助别人,延续别人的希望。我觉得很有意义,人生会更有价值。”
第一次献血时,蔡京干“没多想”,选择长期献血;工厂运营失败时,蔡京干“没多想”,跳进冷水里维修;当他注册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和“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时,蔡京干还是“没多想”。“不多想”权衡个人得失,“不多想”关心个人利益。蔡京干的“不多想”体现了他内心的善良。只要是对社会、对工作、对人有益的,都不需要“多想”,他的贡献就是他所想的。
蔡京干观察了设备的运行参数
1.《热心肠 工作中的“最美职工” 生活里的“热心肠”》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热心肠 工作中的“最美职工” 生活里的“热心肠”》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606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