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哪个行业像医药行业一样充满“矛盾”。一方面,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医药行业持续高速增长,但另一方面,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产品研发像新药研发那样耗时如此之久,投入如此之多。12月19-20日,在《裸心峰会》第三季中,设立了名为“医药投资快慢”的闭门论坛,邀请医药行业有代表性的企业和投资机构进行讨论。
从来没有哪个行业像医药行业一样充满“矛盾”。
一方面,中国的医药行业发展迅速。回顾十年前,2009年,中国医药行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以此为新起点,中国医药行业乘风破浪,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十年。2019年,中国医药产业总产值很可能超过7.38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超过20%,这是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但涉及到新药研发的全过程,需要很长时间,投入巨大。根据第三方数据,从早期药物发现到商业化平均需要10年以上,研发成本超过10亿美元,而从发现到最终批准的成功率极低,甚至低于0.01%。所以医疗行业最大的投资风险不是死,而是慢!
国内制药龙头恒瑞医药,花了10年10亿做阿帕替尼;8年,20亿元做PD-1单克隆抗体,能耐得住寂寞,能守住中国最豪华的新药管道梯队。傅宏翰林也是辛辛苦苦干了十年,才在今年2月获批国内第一个生物类类似药物汉立康。
医学创新的黄金时代
2019年,医药行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政策冲击。起源于2018年的数量采购顶层设计于2019年上半年正式落地,宣告了我国仿制药高利润时代的结束。
作为国产仿制药一致性评估后的一项重组合政策,以量采购迫使整个医药行业逐渐从销售驱动转向R&D驱动,创新药物逐渐成为行业的新选择和新动力。
目前国内正在研究的药物主要针对成熟的目标,采用快速跟进策略,以me-too/me-better药物为主,成功率高,R&D成本低于全球水平,主要是因为国内R&D人员工资和临床试验成本低于国外。如恒瑞医药的吡咯烷和卡力珠单抗研发费用分别为5.56亿元和5.04亿元。
另外,如果某个品种能先于其他品种上市,或者在一级品种专利到期前上市,利润空会相当可观。比如2011年北大制药的埃克替尼获批上市。上市八年来,累计销售额达到近60亿元,而研发费用只有1.5-3亿元。
在政策的推动下,R&D创新已成为医药产业发展的主旋律。恒瑞为了让自己的血液更加纯净,几乎砍掉了所有的仿制药。R&D管道不富裕的华东医药,每年单个产品就砸8亿R&D费用,疯狂赌单条轨道改造。
“创新”是这个时代的宠儿。继HKEx之后,2019年,科技创新委员会向无利可图的生物技术企业敞开了大门。为生物技术企业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方式。
2019年7月,深圳微芯生物成为中国首个医药科技创新板。科技创新板的推出,有望为国内小美生物科技创新制药公司的发展创造条件,拓宽VC/PE的退出渠道,加快我国医药产业升级,开启我国医药创新新时代。
M&A年
M&A模式被认为是推动医药企业创新的重要模式。国际制药巨头的畅销产品大多来自收购。以2018年全球最畅销药物TOP10为例,其中一半来自并购。默克2009年以411亿美元收购先灵葆雅,将K医药纳入其行列;2000年,艾伯维以69亿美元收购了巴斯夫克诺尔(BASF Knoll),并获得了秀美乐。现在秀美乐销售额200亿美元,占艾伯维总收入的一半;2009年百时美施贵宝以24亿美元收购了美达雷克斯,并获得了最受欢迎的PD-1抑制剂O,占其2018年收入的30%。
2019年,全球医药收购蓬勃发展,大规模交易频繁发生。武田以620亿美元完成对查尔斯的收购,百时美施贵宝以950亿美元收购辛集,阿尔贝维尔以630亿美元收购埃尔金。2018年,只有上述三大交易超过了M&A医药的总交易量。
三大并购拉开了2019年全球医药行业M&A交易的序幕,丹纳赫、辉瑞、礼来、葛兰素史克、罗氏、诺华、默克、强生也加入了M&A大军。丹纳赫以214亿美元收购了GE生命科学公司的GE生物制药业务;辉瑞以约114亿美元收购美国Array生物制药公司;礼来以80亿美元收购了抗癌药研发公司Loxo肿瘤科。
从巨头的并购趋势来看,创新性生物肿瘤药物领域仍然是一个热点,以基因治疗为代表的新疗法越来越受到青睐。
瑞士制药巨头罗氏公司以43亿美元收购了基因疗法的领导者斯巴克治疗公司。基因治疗同样的布局是百健和Catalent。百健以8.77亿美元收购英国基因治疗公司夜行,目标是眼科基因治疗药物。CRO公司加泰罗尼亚以12亿美元收购了一家病毒载体开发和基因治疗制造公司Paragon Bioservices。
在中国,虽然今年一级市场真的很冷,即使是寒冬,面对好的项目资金也从不吝啬。
益普生以13.1亿美元收购了克莱门蒂亚,从而获得了治疗罕见骨病的药物帕洛韦酮。华润医药以42亿元收购生产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片、复方草珊瑚含片的姜钟制药有限公司。一帆制药以7.16亿元人民币成为柏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柏桐公司是全球第四大上市重组人胰岛素制造商。南京健友以6.7亿元收购美国医药公司美泰雅,引进FDA批准的12种产品。无锡PharmaTech收购了美国临床CRO公司Pharmapace,赵岩新药收购了美国临床前CRO公司Biomere,后者也在海外发展。
未来的医药投资模式将会改变
受政策和技术创新的影响,制药业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在这个阶段,资本和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每一个步骤都显得尤为重要,能够对形势做出正确判断的人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走得更远。
近年来,癌症创新药物的研发被视为新一轮药物研发的投资热点,抗体药物和靶向药物在这类投资热点中备受关注。
从2014-2018年的投融资数据来看,抗体药物和靶向药物、基因检测和免疫治疗是目前最吸引资本关注的细分领域。其中抗体药物和靶向药物稳居投融资热点榜首,融资金额60.64亿美元。
如今,靶向药物和抗体药物已经成为临床肿瘤药物治疗的重要治疗方法,它们可能能够真正实现将这种恶性疾病转化为慢性疾病的目标。但正是因为这两种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才使得大多数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中后期。由于竞争激烈,企业估值高,大部分以前期投资为主的机构可能不会再选择入驻。
基因治疗的浪潮来了。虽然大部分投融资事件发生在海外,但我们可以看到,利利亚洲、IDG等领先的投资机构已经在中国悄然展开了几轮布局。基因治疗已经在海外掀起了一股潮流,势必会迅速席卷国内市场。
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不断成长,国内医药政策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医疗保险将逐步转向具有临床价值的药物。创新逐渐成为核心竞争力和整个产品开发的主要驱动力。也许过去的黄金十年只是未来黄金时代的前奏。
纵观2019年,医药行业遭受了改革带来的巨大地震。生物医药投资者如何在2020年的改革中抓住机遇?医药创新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资本市场机遇在哪里?12月19-20日,在《裸心峰会》第三季中,设立了名为“医药投资快慢”的闭门论坛,邀请医药行业有代表性的企业和投资机构进行讨论。目前,论坛已确认并邀请嘉宾:
吕方圆资本管理合伙人
吴百济神舟董事长
北大制药董事长丁利明
恒瑞医药副总裁张连山
吴健英浩海生物执行董事
哈尔滨制药集团总经理许
风险投资管理合伙人张江平
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
施一利来亚洲基金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
蔡大建董事长高特佳
……
1.《医药投资 医药投资的快与慢》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医药投资 医药投资的快与慢》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616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