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678
画家
马晓红
高速公路在山里蜿蜒数十公里,布满了各种大小的山。跌宕起伏,浓淡不一,像一幅山水画。
我在这个山沟里爬了十几年,爬进了县城的中学,爬进了省会的大学,爬进了大都市的高楼大厦。
工作近十年,忙了一天,总觉得前面的路很迷茫。一整天,面对灰色冰冷的网络,有时候难免会想起家乡的青山绿水和野果。
春末,我请了几天假,回家看望老父亲,顺便“思考人生”。
当汽车穿过一座山脊时,天气突然变得明朗了。山下是住了六年的县城。
但是眼前的县城已经不是我记忆中的样子了。
记忆中,据说是一个县城,两条横一条竖,街道狭窄,矮树很多。每天早读,总是从一只乌鸦和一只狗叫开始。早早看完,跑到街尾买了两根油条,就可以跑回头等舱了。
现在,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座正在发展的现代化城市。
宽敞的广场周围矗立着十几栋高层建筑。四五条宽阔的水泥路,从广场开始,向四周延伸。道路两旁是一排排新的高低建筑。远处,有高高的塔吊在云里飞舞。白云的缝隙中,隐约露出一些青绿色。
动物世界
主演:李易峰·迈克尔·道格拉斯/周冬雨
走到广场中央,想好好看看新城,却被一个老人吸引了。
老人穿着长袍,满头白发,面前放着一个画架,全神贯注地在画布上画画。
夕阳穿过远山高楼,落在老人身上,带着淡淡的金黄色。
我不忍心打扰老人,因为他太专注了,所以我默默地站着看他画画。
这幅画的内容非常奇怪——
目前高楼林立,尘土飞扬。我身边,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然而,在画布上,青山挺立,松树挺立,绿水环绕,小屋看起来什么也没有。
老人有时抬头看高楼,低头画一棵老树;有时盯着柏油路看很久,在河上画几圈;有时匆匆观察路人,给田里加几个农民…
良久,老人放下画笔,退了两步,欣赏自己的作品。
我看到了田野里的车流,河上的白鹭在飞翔。一艘渔船漂浮在青山绿水之间。一位老人站在船尾。青衣白发苍苍。他弯下腰,摇了摇。河上的水波微微升起,伴随着鱼儿。船头坐着一位老太太,红裙蓝发,手里提着竹篮,篮中红莲初绽娇艳。
仔细一看,老人的衣服看上去,赫然是画家本人。
突然,我看到了画中的自己:一条田间小路,布凉鞋,戴笠锄头,牵着一头棕色水牛,停下来欣赏路边的绿米饭和蝴蝶状豆腐。
“老人家,你画的是……”看着眼前的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这是我画的。”他在稻田旁边加了一棵杏树。“几十年了,变化太大了,有些事想不起来了。我只能靠想象。”
“照片上的人……”我犹豫了。
“是我划的船,是我老婆摘的莲花,是那个在田埂上拉牛的人画的像你。”老人笑了。“我妻子一直向往这种田园生活,但直到她去世...我现在带她回来了,但是我的家乡已经变了……”
“你是南山先生!”我去年参观了他的艺术展。他的风景油画具有强烈的中国风格,展览的主题是“天人合一”。
他不置可否,开始收画架。
“我也是这里的人,家在那边的山里。”我指着远处的山。
老人停下来看着我。
“好几年没回来了,变化太大了!”我看着眼前的大楼。“我整天想念家乡的山川,面对灰色的天空和冰冷的建筑,但是现在……”
“社会总是要发展的!”老人继续清理画架,“但是……”
“知道补救办法总是毁了!”我指了指四周,“你看,这个小山城还在扩张。”
“该醒了!”画家抬起头,拿起画架,慢慢走开了。
天气晴朗。去广场中心大厦给爸爸买点东西。
大厅里正在安排一个摄影展来宣传城市建设的成就。在一幅名为《大帆船》的画中,县长站在挖掘机前,建筑师一手拿着平面图,一手指着远处的群山。
图下题注介绍了这位国内外著名建筑师,称赞他“报恩故乡”、“回馈故乡”。
建筑师,赫然是广场上的老画家——南山先生。
作者简介
马晓红是广东短篇小说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短篇小说选》、《迷你小说月刊》、《羊城晚报》、《辽河》、《长江诗歌》、《国际日报》、《2017年中国短篇小说选》等国内外报刊杂志。
◆ ◆ ◆ ◆ ◆
金克芳投稿邮箱:jinquefang@126.com。第一次投稿请附上简介,照片,微信号。本平台不拒绝稿件,不采用已经过原创保护的作品。
◆ ◆ ◆ ◆ ◆
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插图和文章取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如有报刊选录或摘抄,请单独与作者沟通。
1.《马晓红 马晓红:画 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马晓红 马晓红:画 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683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