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25日电4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一批广为流传并经专家证实的食品谣言。希望公众在遇到类似谣言时不要相信谣言,以提高自己识别食品谣言的能力。

猪肉钩虫“煮熟了还不错”

2013年9月,广西龙胜一则“猪肉里长了钩虫,水里煮不熟,高温杀不死”的言论在网上疯传。在随后的几年里,出现了许多衍生和变种的谣言,涉及广东、江苏、辽宁、四川等地。比如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司舜网”2014年10月23日发布的“各地区猪肉中出现了钩虫!猪肉在很多地区被禁!! ",“桃村邦邦乐”2015年5月31日发布,“注意买肉,威海市场已经出现,尽量减少吃猪肉!”,“汕尾的那些东西”2016年9月28日发布,“汕尾的一个女人买了一块猪肉切开,发现里面是这么个东西”。

针对此谣言,2013年广西当地媒体首次造谣“猪肉钩虫”为虚假信息,《广西日报》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此谣言。2016年6月初,国家总局回应了这一谣言,人民网、Xinhua.com等多家媒体发布了谣言。在6月27日举行的2016中国美食谣言论坛上,中国美食谣言联盟发布了三大美食谣言,其中所谓的“猪肉钩虫”被证实是假的。

SB250病毒“72变”

2016年3月,云南省两名网友在网上散布谣言称:“昨天凌晨2点21分,一名女子死于SB250病毒,21岁,参与抢救的医生已被隔离。据悉,该女子在市场买了草鱼,回家吃腌鱼,发现呕吐头晕。央视新闻已经播出。暂时不吃鱼、酸菜,尤其是草鱼。从那以后,各种版本的谣言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主要内容大致相同,除了更改时间、地点和人名。

到目前为止,类似的谣言在云南、上海、福建、青海等地已经出现,食品、医药、卫生、公安等部门也联合批驳谣言,不少谣言和谣言受到了处罚,但类似谣言的传播仍在加剧。

白皮鸡蛋更有营养

2005年以前,社会上流行“红皮蛋是柴鸡下的,所以红皮蛋比白皮蛋更有营养”的说法。

针对这一说法,央视健康频道于2006年9月13日在一档名为《学会吃鸡蛋》的节目中驳斥了这一谣言,称不同蛋壳经检测营养几乎没有差别。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关于蛋壳类型和营养差异的谣言辩论随着互联网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期间,“中国食品科技网”、“新华社”、“湖南在线”等各种媒体纷纷发表文章辟谣科普,但“百度知道”、“爱问知识”等答题平台仍有大量网友提问。此谣言甚至以1096万次的搜索量高居2014年“十大生活谣言”榜首。

注射西瓜导致中毒

2016年夏天,正是西瓜的热季,一条“只要西瓜的果肉里有黄白色的筋,就说明西瓜被注射了”的消息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疯传。其实这个谣言早在2012年就出现了,每个卖西瓜的季节都会重新出现。2015年4月9日,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富阳吃喝玩乐”发布“不要吃这个西瓜,已经造成12人中毒……”今日头条“王琦营养师”发布“西瓜中毒事件,告诉你家人不要吃2016年6月27日“注射”的西瓜!2016年10月22日,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发布《育儿食谱大全》这些水果已经被篡改了,不要买给孩子吃!》。

人民日报、宁波日报等媒体通过实验告诉公众,西瓜农打针是无利可图、不可操作的。

柿子酸奶吃死

从2016年9月开始,网上传言“家里有小朋友关注:现在是柿子上市的季节...今天真的发生了一件事:一个小女孩吃柿子喝酸奶,结果不到半个小时就中毒了。死了!”

事实上,这条新闻没有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等细节,以“柿子+酸奶”为关键词在网上搜索,最近也没有出现因食用柿子酸奶而导致的公众中毒或死亡事件。据了解,早在2012年就出现了用酸奶和螃蟹毒死柿子的类似说法。楚天晚报、包头晚报等媒体就此说法采访了相关专家,专家均表示没有听说过此类说法。

直黄瓜喷药

"直黄瓜喷药,弯黄瓜自然.""黄瓜买弯的,韭菜选短的."每次黄瓜处于热卖季节,这样的说法都会在社交平台上疯传。类似的谣言在2016年再次出现。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康年”在9月7日发布了“这些东西不是美食,而是“毒药”,“小喇叭推广平台”和“乐山房产资讯”分别在9月14日和9月18日发布了同样的文章。

2015年“直黄瓜喷药”的说法被列入网络谣言名单,万维网、人民网、Xinhua.com等知名媒体也多次辟谣。

毒豆芽全是五毒

1985年,“8503”无根豆芽生长调节剂研制成功,并在全国大规模应用。2010年12月22日,《大河日报》披露假新闻,称“无根生长素是郑州某豆芽生产者使用的激素类药物,五种添加剂均可致癌”。

针对此谣言,2011年1月25日,“壳牌网”的造谣者版块首次发表文章予以辟谣。但2011年,无根豆芽中的两种物质被卫生部和国家质检总局从食品添加剂名单中剔除后,无根豆芽被列为“有毒豆芽”,开始在各地进行检验。在随后的几年里,许多媒体在没有科学依据的情况下发表了关于乌龙茶的报道,夸大了无根豆芽的危害,以至于无根豆芽被贴上了“五毒皆有”的标签。比如2011年4月20日《法制新闻》将沈阳无根豆芽定义为“使用有害的非法食品添加剂”。2015年1月13日,北京当地网站和百度知道被列为“2014年十大生活谣言”,1月15日,香港特区政府食品与环境卫生署食品安全中心通过《The Paper》发布研究报告,再次辟谣。2015年5月2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业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绿色食品芽菜》标准,限制豆芽使用无根剂。

“糖精枣”

2015年9月1日,海口市琼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警方突击搜查海口市某水果批发市场,在一辆货车上查获并封存3.3吨疑似问题枣。案件解决后,关于“糖精枣”的讨论从未停止。一年来,各大社交平台频频曝光疑似重现糖精枣的虚假陈述。2016年9月,央视披露:这种枣无论多甜多红都不要买,太可怕了!“”的视频文章在社交平台上疯传。

其实这个视频就是央视2015年10月5日播出的节目《枣甜得让人警惕》。其他书面报道也是南海网等当时媒体报道的与海南“糖精枣”有关的新闻。一些谣言还附上了与“共同关注”和“新闻直播室”相关的新闻报道视频,以支持混淆视听的谣言。这些造谣新闻的共性是故意隐瞒新闻的时间、起因、调查结果,误导、造谣的恶意是显而易见的,使人误以为“糖精枣”卷土重来,从而引起公众恐慌。对此,海南日报、中国医药报等媒体纷纷辟谣,海南省物价局也给出了近期检查情况,对谣言给予了有力回应。

某食物感染H7N9

“辽宁省葫芦岛市岗窑岭镇山嘴村昨天下午因食用樱桃感染H7N9死亡...看到群发,这个消息是真的。”这种新闻在微信朋友圈传播很广,版本也很多,内容大致相同,只是时间、地点、人名、病毒、食物都变了。2016年5月,微信朋友圈流传,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罗平镇有人因食用猪肉而死于H7N9感染;2016年3-6月,微信朋友圈流传西宁部分人吃大规模鸡,死于H7N9感染。类似版本也在安徽、湖北、淮南、洛阳、咸阳流传;2016年5、6月,辽宁男子吃樱桃后死于H7N9感染,山东济南、山东菏泽也出现类似传闻。

针对H7N9传闻的趋势,当地媒体联合辟谣,人民网、新华网、Yangguang.com等多家知名媒体也在不断辟谣,但类似的传闻在波刚一直不断上升。

蓝蟹注射

2016年7月15日,一段注射青蟹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上疯传。视频显示,一位大妈用注射器给青蟹注射了不明液体,网友猜测注射的是胡萝卜素、黄粉、蟹膏、尿素精华,引起了广泛的公众讨论。这个网络谣言其实是“重蹈覆辙”。早在2015年8月12日,“三门食品安全泰州市场监管”就发布了“青蟹注射液?!不可信!!! "新闻。

人民网、现代黄金新闻等媒体再次驳斥了2016年再次出现的“注射青蟹”、“注水青蟹”等虚假信息,证实这种说法不可靠、不靠谱。

食物中避孕药的使用是“风暴”

2009年6月15日,中国食品科技网确定,喷洒在黄瓜上的药物为植物性激素。在随后的几年里,避孕药中所含的激素成分一直备受网友争议,多次被用作各种农产品和水产品的“催熟剂”。2015年9月29日,在中国食品谣言联盟发布的中国第一份食品谣言清单中,指出黄鳝的繁殖与避孕药无关。

小龙虾是用来处理尸体的

2011年1月19日,新京报再次请农学专家发表文章辟谣,舆论开始平息。2014年,人民网、Guangming.com等主流媒体也发表了关于小龙虾卫生健康的文章,以回应关于小龙虾的谣言再次出现。

肯德基和麦当劳使用转基因鸡

从2008年开始,关于肯德基“六翼鸡”和“蜘蛛鸡”的谣言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很多人也将六翼鸡与转基因联系起来,担心吃了六翼鸡后会有基因变异。截至2015年4月底,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相关文章4000余篇,130多个账号发帖量达10万余篇。其中,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上的《广州男女》《中国佛教语录》《实用生活小贴士》《零保健》等10篇文章引起网友关注。在这些文章中,不真实的内容早在2008年就被媒体评为“八大令人发指事件”之一。

随后,Xinmin.com、People.com、Sina.com、Sohu.com等多家媒体纷纷造谣,但收效甚微。2015年5月26日,肯德基将10家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作为首批目标起诉。2016年2月初,法院裁定10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涉及的三名被告在主流门户网站新闻版块首页显著位置道歉,并认定酌情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和合理维权费用60万元。

喝牛奶会致癌

针对这一说法,《生活时报》于2006年12月19日电话采访了坎贝尔教授和国内专家,首次反驳“牛奶致癌论”属于消费和西方饮食结构的研究。2007年3月23日,卫生部网站发布了由国内15位权威专家共同撰写的署名文章《健康教育要尊重科学和事实——反驳“牛奶有害论”》。5月31日,世界牛奶日的前一天,人民日报刊登了整整一页的谣言和牛奶健康知识。时至今日,各大社交平台上关于“牛奶致癌”的说法依然令人困惑,朋友圈广为流传的“牛奶把人类送上癌症的坟墓”一文,再次把牛奶的安全性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方便面是“垃圾食品”

2004年9月29日,“中国食品科技网”邀请相关教授辟谣,首次介绍方便面的营养成分。但是类似的科普宣传影响力不大,仍然无法扭转大众对方便面的刻板印象。2010年11月,甚至出现了“吃一碗泡面,清肝解毒32天”的升级传闻。类似的关于方便面的负面言论也导致方便面在中国的销量自2011年以来连续五年下滑。

2016年9月9日,由中国食品谣言联盟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的“速食谣言大会”在北京召开。现场专家解读了长期困扰消费者的方便面谣言,各大新闻媒体也对方便面“正名”。

自来水中的氯会致癌

从2014年开始,一篇文章《蒸锅热饭引发血案!”看你是不是天天自杀!本文介绍了用冷水做饭时,自来水中的氯加热后会涂在食物上,在吃饭时会致癌,所以做饭前需要打开锅盖烧开水。2015年3月4日至8日,众多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包括《每日微刊》、《怡歌美容产业》、《金华人民药房》、《人民健康养生》等,仍在转发此文。

人民网、Sohu.com、京News.com等多家媒体纷纷发文辟谣。

微波炉会致癌

鱼腥草致癌

2016年6月12日,“希波克拉底门徒”发布了一条长微博“鱼腥草与马兜铃肾病”,称鱼腥草可能因含有马兜铃内酰胺而诱发肾病、致癌,引发网友热议。

其实鱼腥草诱发肾病、致癌的说法源于2014年科普作家方的说法,即经常食用鱼腥草会导致肾衰竭。在2016中国美食谣言论坛上,中国美食谣言联盟发布了三大美食谣言。网上说鱼腥草会导致肾癌,被专家评估为逻辑推演不严谨,结论粗心。

小分子胶原蛋白抗衰老

2014年初,艺术家林志颖以“逆向成长”成为热门话题。他的公司推出的产品中,有一款以“小分子胶原蛋白”为主要原料的胶原蛋白饮料。林志颖在广告中说,他不老的秘诀就在于此,但没有证据表明“小分子胶原蛋白”可以帮助美容护肤。

2014年以来,很多美容医学专家都反驳过这种说法。2015年1月,温州晚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都市快报、北京电视台等都在其微信官方账号中驳斥了“小分子胶原蛋白抗衰老”的虚假说法。至今仍有不少美容产品打着“小分子胶原蛋白”的旗号诈骗作弊。

1.《黄鳝、黄瓜用避孕药催熟?食药监总局澄清19条谣》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黄鳝、黄瓜用避孕药催熟?食药监总局澄清19条谣》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739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