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团中有一个微小但强大的“神器”用来对抗肿瘤。虽然直径小于1毫米,长度小于5毫米,但很多都是精确分布植入肿瘤内,由内向外聚集“引爆”,从而有效对抗各种肿瘤。这个“神器”就是放射性碘125粒子。
会议的盛况陈洪铭照片
9月21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委员会粒子分会、江苏省抗癌协会主办,东南大学附属仲达医院承办的第19届全国放射性粒子治疗癌症大会在南京召开。小碘颗粒吸引了数千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探讨碘颗粒临床应用的新进展,并在国际舞台上交流分享中国的颗粒研究经验。
陈洪铭在开幕式上的照片
力:分布准确,由内向外“爆轰”
为什么用芝麻大小的碘粒子那么厉害?它对抗癌症的优势在哪里?
在68岁的老李身上,足以证明这种小碘粒对抗肿瘤的实力。十三年前,老李发现了贲门癌的肝转移,并遭受化疗。射频消融和其他治疗方法没有帮助。在治疗“绝望”的时候,碘粒子在他的治疗路径上点亮了一盏明灯。仲达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教授郭金河为她进行了碘粒子植入手术。随访后发现肿瘤病灶缩小缓慢。虽然在随后的几年里有三次肝转移,但每次碘粒子释放出来,肿瘤都可以被打破。今年6月,又发现了一个小病灶。碘粒子再次植入后,老李各项指标趋于正常。
碘粒子的加入,在对抗肿瘤的战斗中总有好消息,这是因为碘粒子的超强实力和辉煌的兵法。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委员会粒子分会主席、东南大学附属仲达医院介入科主任郭金河教授介绍,碘粒子的操作艺术一般是通过CT或b超设备准确定位肿瘤部位,锁定“敌靶”。在影像引导下,将直径为的碘粒子悄悄植入肿瘤组织。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放置足够数量的碘粒子,由内向外“引爆”肿瘤细胞。
碘粒子聪明能干,只杀伤肿瘤,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这种猝发疗法具有创伤小、副作用小、疗效直接、可重复性强等诸多优点,大大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创造了生命奇迹。据报道,自2003年以来,仲达医院开展放射性碘粒子技术已有16年,近5000名患者成为受益者。
发展:引进吸收,继续拓展
说起发现碘粒子威力的“伯乐”,要从居里夫人说起。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并试图将镭针植入肿瘤实体。人类发现了另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放射性粒子治疗技术使成千上万的癌症家族复活。
碘粒子植入疗法的先驱张福君教授表示,虽然碘粒子是“进口产品”,但它不仅生根发芽,而且在2001年引入中国后实现了加工升级。通过中国专家的努力,碘125粒子的适应症逐渐从前列腺癌扩展到全身实体瘤,甚至包括颅内肿瘤的治疗。
这种小碘粒子的潜力仍在开发中。2003年,滕、和医院的两位教授带领他们的团队进一步将适应症扩大到空腔器官。2009年,制定了《卫生部放射性粒子临床应用管理标准》,粒子植入技术成为卫生部认可的三大医疗技术。从此,放射性粒子疗法终于进入中国癌症家族的视野,并迅速被国内各大医院所接受和推广。这项技术不仅在介入医生中流行,而且肿瘤、泌尿、普外科、核医学等许多部门的医生也加入了这项技术的应用。从最初的几个医院,到今天的几百个医院,上千个外科医生,短短十几年,星星之火,燎原。
创新:中国的“印记”,引领世界
近年来,中国的粒子植入技术日益成熟,频频响起世界的声音。自主研发成果引领了粒子注入的全球发展。例如,仲达医院在国际上首创了粒子支架技术,碘粒子走上了支架对抗肿瘤的快车,然后升级。
该技术创始人、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东南大学附属仲达医院院长滕教授介绍,扩张支架不仅可以“疏通管道”,还可以进行局部放疗,防止肿瘤再次生长,可谓“一举两得”。这打破了碘粒子只治疗前列腺癌实体瘤的局限。目前,这项技术出口到欧盟,并在世界各地推广使用。最常见的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可以通过局部内照射解决吞咽困难和治疗肿瘤,可以显著提高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目前,放射性粒子支架技术已从食管延伸到胆道梗阻、气管狭窄、晚期肝癌门静脉癌栓治疗、下腔静脉癌栓治疗等诸多领域。
创新之路永不止步。仲达医院介入及血管外科率先采用华东地区先进的3D打印技术,使得对抗实体瘤的阵势更加精准。粒子支架的研究与应用、粒子植入与5G远程手术的结合、三维模板打印、粒子链研究、剂量学探索、多学科联动手术...新的科研成果不断出击,填补了全球粒子植入研究领域的空空白。现在,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这项源于西方的技术逐渐刻上了“中国”的印记。
征服敌人:碘粒子真的很可怕,很多战士联合起来抗癌
碘粒子以威力著称,能战胜顽固的敌人,打败其手中的许多顽固性肿瘤。据报道,碘粒子“战场故人”有前列腺癌、肺癌、肝癌、胰腺癌或腹膜后、盆腔、淋巴结、椎体附件广泛转移的实体瘤。还有相对较小的滑膜肉瘤、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恶性组织细胞瘤、恶性神经鞘瘤、脊柱肿瘤、口腔肿瘤、眼部肿瘤、皮肤癌、胆管癌、食管癌等空腔内肿瘤等。,他们害怕看到碘粒子。碘粒子是“敌人”,一般表现为手术治疗不满意,对放化疗不敏感,肿瘤细胞生长缓慢。
碘粒子虽然威力强大,但与其他治疗手段结合起来,战斗力大大提高。碘粒子植入还与其他介入方法一起用于抗肿瘤。比如在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时,先用微波消融将肿瘤烧毁,然后植入粒子“杀死”残疾人。还能与骨水泥并肩作战,既抑制肿瘤细胞,又壮骨止痛,达到一箭三雕的效果。
专家提醒,放射性粒子经皮间质植入虽然可以缓解疼痛、抑制肿瘤、延长寿命,但碘粒子植入越早效果越好,患者应尽早接受这种先进的介入性微创治疗。碘粒子往往成为癌症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与会专家呼吁推进碘粒子疗法的进程,并与内科和外科治疗保持同步。
1.《郭金和 第十九届全国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学术大会在宁举办》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郭金和 第十九届全国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学术大会在宁举办》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740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