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6月6日电:打造中国美丽的“生态之窗”——写在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一年之际
新华社马记者
在浩浩荡荡的昆仑山脚下,在青藏高原腹地,长江、黄河、澜沧江就这样诞生了。被誉为“生命之源”的三江源,历史悠久,生命不息。
2016年,青海省肩负起率先改革国家生态文明的重任,在三江源地区大胆尝试,扎实推进,探索国家公园体系,打造美丽中国的“生态之窗”。
生态先行“两破两立”迎接艰难改革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亚洲公认的重要水源保护区和生态安全屏障,野生物种丰富,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过去,“风吹草动,牛羊见”的三江源,充裕的牲畜人口让很多牧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20世纪90年代,受过度放牧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三江源地区生态逐渐恶化,草原和冰川开始萎缩,许多河流湖泊相继干涸。由于源植被蓄水能力下降,三江下游洪水频繁发生。
2003年,国家在三江源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启动禁牧减畜、人工种草、草原病虫害防治等生态工程,面积15.23万平方公里。期间,近10万当地牧民迁出草原,70多万农牧民主动减少牲畜饲养量。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如此广阔的区域和如此脆弱复杂的生态系统中进行人工生态管理。”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李小男说。
为配合各项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原本经济欠发达的青海省坚持以生态为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取消三江源地区GDP绩效考核,将全省近三分之一的国土纳入工业发展禁区,对发生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和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地区和单位的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
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三江源地区的生态退化趋势已基本得到遏制。但相关制度和机制的矛盾同时出现,主要体现在机构权责不清、各保护区职能重叠、空等方面。牧民的生计也面临挑战。由于缺乏劳动技能,一些禁牧减畜的人难以增加收入;少数地区持续实施人工生态管理,但效果不佳。
2016年,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系统试点在三江源地区启动,要求地方政府优先保护和自然恢复,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和机制,有序扩大社会参与,最终建成人与自然共建共享的生态文明先导区。
“这意味着三江源地区将再次打破原有的生态保护模式,在没有任何成熟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探索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新型生态保护体系。”李小男说。
突破“壁垒”,重构区域生态“布局”
专家指出,国家公园系统试点既不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不是“2.0版”自然保护区,而是我国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欧阳志云表示,探索建立国家公园系统试点的关键在于“系统”一词。要针对“痛点”,突破“障碍”,突破“壁垒”,“动真格”,最终结合中国特色的国家顶级设计和地方实际,建立全新的生态保护体系和机制。
使命目标明确的青海,首先对旧体制“切刀”。2016年6月7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成立,试点制度正式启动。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园区整合了所涉及的四个县的国土、环保、农牧等部门的编制、职能和执法力量,建立了覆盖省、州、县、乡的四级垂直一体化生态保护机构,并在每个村设立了牧民生态保护队。
“重大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县级部门整体精简25%。此后,生态保护一直是公园管理委员会的责任,其他社会管理职能则归于地方政府,权责明确。”长江源区多管齐下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蔡仁脑步表示,打破区域划分,实现垂直整体管理,园区生态管理和保护效率大幅提高。以生态违法案件的处理为例,过去需要与多个部门沟通、协调、联系,费时费力,容易耽误时机。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坐在圆桌上制定行动计划。
从那以后,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试点系统开始重组各种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将面积为12.31万平方公里的公园分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个子公园。同时,子园区进一步细分为不同规模的网格,“一格一策”实行精准生态管理和利用。
“对于过去现有科技仍难以恢复、人工干预效果不好的生态退化地区,试点将进行隔离、保护和观察,更加注重自然恢复。”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规划负责人、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农村经济与区域业务部主任何平表示。
探索道路,打造绿色文明“样本”
放牧是大多数世世代代以水生植物为生的牧民唯一的生存技能。目前,三江源地区有24万贫困人口。如何引导禁牧减畜的牧民参与国家公园的保护管理,使其从中受益,实现扶贫,是青海在公园试点期间需要打好的另一盘“棋”。
李小男说,从去年开始,三江源国家公园系统的试点创新为生态保护者设立了公益岗位。大多数相关牧民是从贫困家庭中挑选出来的,每户一人。培训后按月发放,年底考核。截至目前,共有9975名牧民生态管理者持证上岗,达到扶贫标准的贫困家庭不到5户。在人口稀少的三江源地区,由牧民“点进线、网进区”组成的管护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4月,我国首个国家公园课程试点班在青海大学开课,首批100多名本科生有望成为未来公园管理的专业后备力量。
在为期一年的试点实施过程中,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创新措施并没有就此止步。今年3月,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成立了三江源生态法院,以“民事、刑事、行政审判相结合”的审判模式,依法审理各类生态案件。
在过去的一年里,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还与中国空理工学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计划逐步将中国的空间相关技术应用于生态气候监测、公园日常巡逻等领域。同时,积极与国外科研机构和世界著名国家公园联系,培养高水平、跨区域的咨询专家组,为今后建立友好的公园关系奠定基础。
“通过这些措施,青海正在努力将三江源建设成为中国绿色文明的‘样本’。”李小男说,到目前为止,园区各项生态系统改革得到有效推进和实施,主要改革试点任务将在今年内完成,国家公园将进入发展阶段,力争在2020年左右完成。
1.《打造美丽中国“生态之窗”——写在三江源国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打造美丽中国“生态之窗”——写在三江源国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767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