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温是谁,他的事业发展如何

文志芬:欢迎来到文集团。彭教授和丁老师是老朋友了,对温老师很了解。周其仁教授是第一次来温氏,所以我从三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温氏集团。

1.发展概况

1983年,文北影先生创办了文公司。

当时,中国改革开放后不久,文北英先生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公职人员,他的食品公司鼓励员工留职停薪。响应号召,文北影先生作为关键人物,联合周边七户的亲朋好友,集资8000元,共同创办了一家小乡镇企业。

1993年,文集团成立;2015年,大华农合并实现整体上市。

2.产业结构

文的组织架构比较完善,是按照国家对上市公司的要求和规范设计的。

文的主业很突出。目前有两大业务:一是养猪,占63%;二是养鸡,占31%。其他业务配套设施合计构成2017年销售收入557亿元,总资产490亿元。

2017年,由于第一季度非常严重的流感事件的影响,总销售额下降。与此同时,生猪价格大幅下跌。虽然总产量增加了,但是价格影响很大。预计2018年将恢复增长。

文家养的鸡是土鸡,现在叫国鸡。目前,温的肉鸡业务规模为7.76亿只,为全国之最。是2012年最高的,共计8.6亿。

2018年,温的生猪产量将快速增长。不会因为当前售价低而放缓。肉猪方面,主体是三元杂、四元杂,也有一些瘦肉型猪。

水鸟超过3000万只。番鸭先养,现在正在组建专业团队在水平上发力,未来几年可能会有较快的增长。

还有一些配套设备,是给自己的,也有一些出口的业务,也是给市场的。另外,文氏是广东省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也有加工厂。

还有鸡的屠宰加工,占香港市场三成以上。另一项配套业务是动物保健品业务,产值约16.7亿元。

温最近的作品是一个新鲜的连锁店,有170多家店铺,开辟了产业链的下游。本来,文基本上没有做好下游的工作,但现在他却全力以赴地去做。他在深圳和广州都有店面,希望能延伸产业链。

2017年,温在广东500强企业中排名第28位,在广东100强民营企业中排名第12位。

3.温的四大发展动力

温这么多年的发展靠的是什么?这取决于三种驱动力:第一种是模式驱动,第二种是技术驱动,第三种是文化驱动。最近我们提出了四驱动力——资本驱动。

模式驱动。温采用公司+家庭农场的发展模式对各方来说都是一个双赢的局面,特别是现在中央政府正在精准扶贫,希望大企业带动农民发展,而不是取而代之。根据国家的要求,温的发展一直采用公司+农场的模式,得到了多方的认可。现在几乎每个月每个星期都有地方政府来招商引资,温的发展机遇缺一不可。养猪企业在很多地方不受欢迎,但文特别受欢迎。目前,有55,400个家庭农场。2016年家庭农场收入79亿元,平均每户收入134万元。在模式上,温也强调机械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技术驱动。目前,文拥有博士68人,硕士530余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中有10%左右技术实力较好。但是,如果每项技术都要靠自己的原创,那也是很难的,必须充分利用。温是从与华南农业大学的技术合作开始的,现在有十几个老师在温工作,有几个老师已经成为集团的高管。除了与的合作,温总理还与其他高校特别是农业院校进行了合作,这使得温总理能够从外部获得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同时,这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认可,并获得了相关产学研合作的荣誉。

在技术方面,温在7年前就提出要把环保作为核心竞争优势。文这两年为什么赚钱?我们基本没拆,因为人家都快拆了。当时,温的远见并没有逃避环保的责任,而是把它变成了一个机会。当然,环保不代表你做就能做。它必须有技术支持。没有技术支持,投入多少钱都没用。近年来,温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得很好,技术也基本成熟。下一步就是一代一代的提高。

在管理上,文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进行管理。现在,我们提出了另一个竞争优势--我们希望在5年左右的时间里把互联网和技术建设成为文的核心竞争优势。为什么要提这个?五年后,环保的优势可能就没那么明显了。反而可能是为了提高效率,改变整个流程,利用信息技术改变,赢得未来的竞争。所以现在文花大价钱建设互联网加上不断的技术投入,这就是文的信息化优势。

文化驱动。温对企业文化的重视,股东会和董事会也很规范。文化有什么好处?它可以组织农民、员工、股东、客户和社会,通过整体利益的合理分配,使这些主体支持企业的发展。尤其是股东和员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获得合理的利益,向心力强,行动一致,团结一致。五万多农民普遍对收入满意,所以现在发展农民不是特别困难。

文一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每年都捐钱、扶贫、助学。目前,温最大的社会责任是帮助政府准确地帮助穷人,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运用模型来实现温的社会责任。

最近我们提出的第四个驱动力是资本驱动力。希望与国内优秀同行企业共同发展,与大企业共建生态圈,通过资本实现发展。因为文上市后,资产负债率很低,只有30%,压力很轻,属于轻资产。所以希望充分发挥资本优势,这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第二,文氏是一个独特而又与众不同的企业

彭剑锋:我从90年代就开始关注温氏家族,1996年,我和六合集团的创始人之一张汤拜访了温氏家族。当时印象深刻的有三件事:第一,我参观了文关闭的种鸡厂。感觉温很重视新品种的研发,是实实在在的研发投入;第二,温的企业+农民模式非常成功。当时,新兴县公路两旁可以看到一排排整齐的鸡舍,文有效地组织农民进行创作和分享;第三,文公司持有全部股权。当时有几百个股东,华南农业大学的很多教授都持有文公司的股份。当时觉得文的公司不一样,很伟大,以后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事业。近年来,我借咨询服务的机会研究了文的独特成功,对文的人和文的企业给予了更多的尊重,所以我写了文是中国除华为之外最好的企业的文章。我认为文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兴县是禅宗六祖慧能的故乡,中国佛教思想的发源地。这个地方有着深厚的禅宗文化。文氏家族的创始人文北英,能在创业之初就提出共创共享的价值,离不开这种文化土壤的滋养。禅宗提倡“明心见自然”,“心中有佛”。实践中没有必要拘泥于复杂的形式。禅无处不在,职场就是道场,追求简单、自然、极端、务实的生存法则。当我们为温家做这个项目时,我们觉得和温家打交道既简单又直接。文氏家世淳朴,但务实认真,符合禅宗。文在产品和养猪养鸡上做到极致的能力,确实有文化底蕴。

文氏是传统企业但不传统,本质上是高科技企业。为什么这么说?从1992年开始,温邀请华南农业大学动力科学系入股技术,一批教授在此工作。虽然华为直接用现金投资技术创新,但文用股份投资技术创新的成本并不低。其实也是加大了对技术创新的投入,让文真正有了自己创新的改良鸡和改良猪,这在国内也是绝无仅有的。因为其他企业的种鸡种猪基本都是国外品牌,世界上只有文的鸡和猪有自己的。

文重视知识和人才,愿意投资和分享人才。温第一次在中国企业实行全员持股和利益分享机制,上市前有6800多名股东,温氏四兄弟姐妹的总股份只有10%以上。通过利益共享机制,大量的人才被吸纳和凝聚,在这个沟壑里创业。

与农户建立信用承诺关系,通过企业+农户模式有效组织分散农户。“企业+农民”的模式不是温家首创的。20世纪80年代,泰国正大集团开创了这一模式。后来,楚石坚也在烟草行业开创了企业+农民的模式。1995年,我和老师还在山东六合集团推广了千户致富示范工程,但只有文一家做得最久、最彻底,与农民的关系最铁、最有效。温的企业+农民模式为什么成功?重点是什么?就是对农民守信用,信守承诺。比如禽流感,1997 ~ 1998年发生,补贴农民2.8亿。2004 ~ 2005年,养鸡场主因H7N9禽流感损失惨重。为了扶持养鸡户,温拿出养猪所得44亿元,补贴养鸡户36亿元,让养鸡户只要和温合作就可以避免自然灾害。其他企业很难做到这一点。一般企业做不到,所以涉及到生死,还是先照顾好自己。所以我觉得温家和农民之间的这种感情,这种信任,这种信任和承诺机制,才是中国企业最缺乏的。当温的承诺是在利益面前,在关键时刻做出的,信任和承诺的关系就建立起来了,农民也愿意跟着温的工作。

文的模式是平台管理+分布式生产。文的组织管理模式是基于互联网的主流范式:平台+分布式运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文公司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在一个信息平台上实现统一良种、统一饲料、统一信息化、统一销售平台。通过互联网在一个平台上连接5.6万个农场,实现分布式运营,其实就是互联网的组织模式,叫平台+分布式,但还没有形成生态。下一步,要考虑如何打造和构建整个行业的生态优势,包括生鲜、与资本合作,形成整个供应链的产业生态,这一点还没有实现,但已经用生态战略进行了部署。平台+分布式+生态是未来互联网的三大核心特征。现在,文的是中国水产养殖企业前两项中最好的,解决了农场责任分散的问题。如果真的要自己建5.6万个家庭农场,太分散了,职业经理人解决不了。但如果农场归农民所有,就解决了责任问题。集约化经营具有集约化、规模化的优势。统一饲料,统一良种,统一标准化养殖,统一销售,解决了规模和活力的问题。企业自建农场。第一,资金投入压力大。第二,责任问题很难解决。我觉得温家更结合中国实际,更踏实,更不值钱,解决责任问题,不跟农民争利,这是温家的一大特色。

温两位主席特别关心环境保护,他们有远见,因为十年前,远见看到了中国未来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温赶上了这一轮环保红利。其他养猪场也关闭了,而温的转变是超前的,因为他们提前敏锐地意识到中国农村的污染是最大的问题。所以文的环保技术是行业领先的,一个是改良品种,一个是环保技术,一个是养殖设备技术。水产养殖设备建设非常快,模块化,标准化。从模式来看,闻的模式值得研究。但是,我认为温的模式不在于创新,而在于真正基于信任和承诺的关系来定义模式。

文化驱动。文的人单纯,好对付,没有什么坎坷。这是我和文的人打交道时的一个重要感受。很多问题很直白,有问题要谈,也不遮遮掩掩。温先生非常低调务实,没有架子,不像有些创业者架子太大。文的简约风格与众不同。另外,团队努力,稳定,不变,是中国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中国企业基本都是在顶层作战,最后整个战略方向会左右摇摆。温的整个战略是坚定的,先养猪,后养鸡养猪,始终以畜牧业为重点。

因此,温可以总结出许多值得注意的东西,包括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另一个是股份制,真的有6000多股东。最早他建立了内部股份制交易,一个月交易一次。在内部,他可以上市,出价,买卖。按净资产算,他不能超过净资产的三倍,这在全世界的企业里都是绝无仅有的。

未来,文本质上是一个互联网企业。为什么传统企业不传统?温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信息化建设,2003年创办物联网研究所。现在大多数农场都实现了可视化、数据上移、大数据决策和数据管理。这就是数据驱动的平台管理,真正进入了工业互联网时代。线上到线下叫互联网加,传统企业加互联网叫+互联网,符合数字转型时代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融合趋势。所以我觉得未来的互联网企业可能叫工业互联网企业,文的本质是向工业互联网企业发展。未来至少生产运营已经实现了基于互联网的数据运营。现在,它还没有和消费者联系起来。一旦生鲜、物流、食品与消费者联系起来,文氏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企业。我们称之为工业互联网企业。

未来的互联网企业不一定是BAT,而是华为和文的,真正的线上线下融合。他们利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来打开生产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现在他们已经开放了生产,但还没有开放消费者。文的家庭农场和5.6万个家庭农场之间的信息现在向上移动,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大厅里每天出售多少饲料和消耗多少饲料。数据上移,实现了基于大数据的管理和资源配置,但最终整个产业链要延伸到食品和加工,真正连接消费者。

未来温将能够打通消费者,并做出战略布局:一是产业价值链向终端延伸,二是向产业互联网方向发展。不管叫+互联网还是互联网+,都是传统产业和互联网的结合。利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数字时代转型和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发展方向。现在马花藤和马云正在定义什么是数字经济。他们定义的数字经济,就是用数字带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高度融合。所以马花藤和马云都在收购线下。但我认为,如果真的要打行业,还是需要有在行业内工作过的人,然后用互联网的技术和思维去改造,真正实现线上线下的结合。未来的互联网企业可能是华为,文的,苏宁的。

真正走向终端消费者,品牌的投入,品牌价值的提升,品牌的风光,都是文未来要做的事情。

1.《温氏公司 中国最独特的公司,温氏究竟厉害在哪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温氏公司 中国最独特的公司,温氏究竟厉害在哪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770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