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之前,河西走廊属于匈奴领地,匈奴的休图王、匈奴邪王等部落都是游牧部落。据《汉武帝史》记载,元寿二年“秋,邪王浑坤杀休图王,带四万余人降之。把五个国家放在正确的位置。以其地为武威、酒泉二县”。丁原六年,汉政府“将武威、酒泉分为张掖、敦煌两县,移民以此为实”。汉政府先后在河西设酒泉、武威、敦煌、张掖四郡。从此,河西走廊成为中原通往西域的著名通道,中外文化交流的聚集地,中外贸易的中转站和贸易中心之一。河西四郡凭借丝绸之路享誉海内外,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聚集地,中外贸易的中转站和贸易中心,古老的战略地位。

1.武威县

武威位于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石羊河上游。它是丝绸之路通往河西走廊的门户,地势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东西交流和中外贸易的重要重镇。

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生活在这里。民勤发现的沙井子文化和武威发现的齐家黄年台文化遗址,都已进入石器时代,属于中国古九州之一的永州。春秋战国以前是羌族始祖西戎的游牧区。到了秦朝,被越人占领。公元前174年,匈奴攻破月氏接管河西,武威被休图王接管。武威城原为匈奴所建,称盖藏城。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将军攻打匈奴,休图王投降。汉朝为了表彰他的武功和军事实力,把休图王的住所命名为武威,并设立郡县,移民在此定居,驻军守卫。西汉时,武威“地广人稀,水草宜牧,故凉州之畜为天下所怜”。“古藏谓傅仪”。东汉时,武威县从汉代的民勤县东北迁到了古藏。汉朝时,盖藏被误称为古藏,所以武威有时也被称为古藏。汉元五年间,全国划分为13个州刺史部,武威县隶属凉州刺史部。曹魏时期,凉州刺史迁到武威,也叫凉州。“凉州”这个名字就是由此而来的。金代永嘉之乱后,凉州政权先后由前凉转后凉,由南凉转北凉,四朝建都武威百余年。隋朝,河西废县买下永州。武威县于公元607年重新建立,隶属于古藏、长宋、凡河和吴韵等县。唐初,武威县属陇右路。由于丝绸之路的畅通,武威成为国际交流的中心城市之一。一些胡商在这里从事开关贸易,武威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玄奘路过武威,亲眼目睹武威的繁华,称赞“凉州是河西之都,西有国,葱右国在其领,商贾夫妇来来往往,不绝”。元稹在他的《Xi·季梁》中写道:“我听说过从前的Xi·周亮,人又厚又厚。酒熟而喜,红蓝旗粉条楼。”《天宝》初,岑参把武威的诗《凉州亭夜集·判官》描述为“一弯月挂城头,城头月照凉州”。凉州七城十万宅,胡人弹琵琶。“体现了武威的财富。宋初,全国共有15条路,西凉府设在武威,隶属陕西路。后来,西夏的羌族李元昊占领了第四条河,建立了西夏王国,武威是西夏的重要地方。公元1227年,西夏被元朝灭,西凉府在武威重新建立。公元1278年改为西凉州,属永昌路管辖,武威为三级政权所在地。公元1281年,元朝在中国划分为11个省,永昌路属于甘肃省。明朝建立后,盛丰被派去收复河西,凉州卫设在武威,白厅卫设在今天的民勤,古浪卫设在今天的古浪。洪武时期,发生了大规模的迁徙,几十万人从山西、山东迁徙到宁夏、河西。永乐万历年间也因都城荒而移民河西讨食。清雍正二年,凉州府设武威,辖武威、永昌、范缜、古浪、平番。辛亥革命后,废除州府,设置干良路。武威地区是第六个行政监督区,后更名为武威专员公署。

武威因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灌溉有利、农业发达、物产丰富而被称为“白银武威”。铜本马,又名马朝龙雀,1969年出土于武威雷台后的汉墓。这匹马造型优美,体态婀娜,飞奔自如,三蹄上升空,后脚落在龙雀背上作为全身的支点。铜本马已经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象征,被列为中国旅游的象征。

注意力

1.《河西四郡 河西四郡 (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河西四郡 河西四郡 (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771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