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因女儿生病辞职。她以照顾孩子健康为出发点,花了一年时间调查雾霾,志愿参加北大实验,在内窥镜下记录人类肺部的苦难,展示空气污染的危害,提醒人们保护。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PM2.5,揭示雾霾产生的原因,调查化石能源为什么会造成污染,在我国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用无人机巡航,深入非法污水厂,记录遇险的瞬间,让人感叹事后执法的难度,揭露鲜为人知的“褐煤”对污染的巨大影响,分析PM2.5毒性冬高夏低的原因。

揭开夜间污染上升之谜,调查柴油车大规模造假现状,揭示长期被忽视的治理困境,推动法律修订。

现场抽检油品,会同环保部门和石化行业,探索中国清洁油品之路。她回到家乡记录现实,寻找十年前山西参与污染项目的当事人,探索能源结构背后的工业化、城市化道路,拜访国内能源领域权威人士,探索未来能源体制改革的方向。她去过空气污染严重的国家,深入伦敦的地下煤矿,在洛杉矶拍摄过交通的航拍照片,展示过印度和伊朗的污染,用人类的教训和经验为中国的治理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并号召穹顶下的人们尽最大努力,从自家门口的污染防治做起,共同为清洁空燃气而努力。这部作品历时一年,为公益播出。

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柴静:“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心里有爱。”

-许多中国人希望改善这件事。简单来说,大家都希望空新鲜。什么是社会共识?没有比这更强烈的社会共识了。这是我的自信。"

简介:柴静,著名媒体人,前央视主持人、记者。北京大学文学硕士,长期制作《山西:断臂救治》、《事故背后》、《尘肺病患者维权调查》等污染治理报告。,2007年被评为“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2014年初从央视辞职,2015年初启动空空气污染深度调查《穹顶之下》。

人民日报记者:为什么告别央视后选择雾霾?

柴静:这不是计划好的作品。当时因为孩子生病,打算辞职后陪伴照顾她相当一段时间,所以谢绝了所有的工作邀请。在照顾她的过程中,雾霾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整个人生都被它影响了。此外,整个社会越来越重视空空气污染问题。职业培训和母亲的本能让我觉得应该回答这些问题:什么是雾霾?从哪里?我该怎么办?所以我做了这个调查。

人民日报记者:怎么想到要公开的?

柴静:一开始不想公开。我只是找资料,请专家解答一些谜题。我拿起空来中国十年的卫星图片,可以看到空空气污染已经存在。我住在北京,为什么没有意识到?我问了奥运会空燃气质量保证小组组长唐孝炎院士,她给我提供了2004年某月的PM2.5数据曲线,相当于今天污染严重,首都机场关闭,但当天的新闻报道是雾天。可见当时全社会缺乏空气体污染意识。

我深深的感觉到,作为媒体的一员,我也有责任,因为当时我在北京,却浑然不觉。做了很多污染报告,总觉得好像看到了烟管,只有看到厂矿才会有污染,所以生活在大城市就懵了。

人是从无知到知识,但既然意识到了,是媒体人,就有责任跟大家说清楚。不要冒头,不要回避,尽量说清楚就好。因为如果低估了治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就容易焦虑,导致情绪无望。如果你太轻蔑,就不要当真,放手,更不要。所以尽可能公开的说清楚,可能有很多人和我一样改变了,做了一些控制空气污染的事情。

人民日报记者:你今年去哪里了?

柴静:我走访了多家国内外研究空气污染的学术机构,去了一些污染严重的场所调查其背后的执法困境。联系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司、环境保护部等职能机构,也去了一度污染严重的伦敦和洛杉矶,寻找空大气污染治理的一些经验教训。

人民日报记者:你发现了什么?

柴静:我想回答三个问题:什么是雾霾?从哪里来的?我们该怎么办?

有了微小的PM2.5,人眼就看不见了。这是一场看不见敌人的战争。所以这次我拿着仪器,做了雾霾健康测试,作为志愿者参加了人体实验,分析了呼吸成分,拍下了肺部深处碳沉淀的后果,想向大家解释什么是雾霾,雾霾的性质、危害、成分。

从科学家给我看的来源分析结果,可以回答“雾霾从何而来?”。中国2.560%以上的PM来自煤和石油的燃烧。由于篇幅有限,我这次重点讲化石能源。2013年,中国的煤炭消费量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的煤炭消费总量。汽车的增速也是历史罕见。作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它必须面对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挑战。通过调查,我发现中国的煤炭和燃料存在“消耗量大”、“质量相对较低”、“前端缺乏清洁度”和“末端排放缺乏控制”四大问题。我也试图揭示这些问题背后的管理和执法困境。

“我们该怎么办?”有办法找到。从英美两国的治理经验可以看出,“大雾霾事件”后伦敦的污染比目前中国更严重,但在污染治理的前20年,污染物减少了80%。在发生严重光化学烟雾的洛杉矶,车辆数量比20世纪70年代增加了三倍,但排放量却降低了75%。正如谢振华主任所说,人类的教训和经验都在那里,这证明污染是可以解决的,而且不需要那么长时间。中国承诺碳排放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碳排放和雾霾是同源的,具有协同减排效应。这个高峰的逆转,意味着未来只能走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方向,而不是只走GDP的道路,整个国家的治理体制、能源战略、产业结构都会随之改变,影响到普通百姓。

人民日报记者:你之前做过很多污染报道,2007年被环保部评为“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这次和你之前的报道有什么区别?

柴静:这几年我做了一些污染报告,但是都是在这件事上,停留在一些排污公司和地方政府GDP冲动的监管上。我自己也停留在一种“发展还是保护环境?”简单的思维方式。

这次开空的时候,我对过去的问题进行了回访,然后思考了这些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产业现状。看到他们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我觉得环保和经济发展并不冲突。空气污染不是改革开放带来的,需要更多的市场化改革来解决这个问题。环境保护不是负担,而是创新的源泉,可以促进竞争,创造就业,拉动经济。污染控制的国际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首先,政府应该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让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主力军。第二,政府不可或缺。必须制定政策,严格执法,确保市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这两点与中国当前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

人民日报记者:你觉得普通人应该怎么做?

柴静:我不想鼓励别人去做自己必须做的,应该做的。有种冲动。小时候有一次,我把肥皂水倒在树根上。我奶奶什么也没说。她只是用小铲子把肥皂水铲到别处埋了——人家这么做是因为心里有爱。

以前对雾霾一无所知,现在很爱空,于是就去寻找合适的方式,比如尽量不开车,比如参加公众参与立法研讨会,与尘土飞扬的工地谈判,打12369举报环保,要求餐厅安装法律法规要求的设备,要求加油站维修油气回收装置。我也呈现这些。以上只是可以做的几件事。我相信别人心里有自己的爱,有自己的修行。

人民日报记者:是什么让你觉得治理空气污染还有希望?

柴静:今年以个人身份拜访了其他人,包括职能部门。没有人拒绝提问,毫无保留的回答。我觉得他们都想开诚布公的讨论问题,因为问题的呈现是解决问题的希望,理解的深度决定解决问题的速度。

一年时间,我建立了十几个微信群,都是系统内外的专家共同打造的。这么长时间,他们提供的支持没有任何回报,其中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处处长李坤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告诉朋友,这个人让我很惭愧。有时候觉得有些事做不了。不可能。他继续发表文章,不断向前推进。有时候深夜收到他的两三篇文章,其中的急切和大众的兴趣对我是一种感染。即使是批评他的人也很尊重他,因为这个人来自真诚。

拜访石化行业相关专家时,我说如果你觉得犀利,请不要介意。他说没关系。你的所有问题都是媒体和公众关心的。应该向所有人公开。他也很爽快。每个国家都需要在环保和经济之间找到最好的平衡,而且是可以公开讨论的前提,这一点我这次深有感触。

国内很多人都想改善这件事,都在为之努力。简单来说,大家都希望空新鲜。什么是社会共识?没有比这更强烈的社会共识了。这是我的自信。

人民日报记者:除了这次演讲,你还做了什么?

柴静:目前正在修改《大气防治法》。我已经将采访材料和稿件发送给了NPC法律委员会,希望能为法律的修改带来一些参考。他们逐字逐句看完,附上建议,还给我,打电话表示感谢,说修改的时候会考虑相关问题。

我还把稿子发给了正在制定国家油气体制改革方案的团队成员,得到的反馈让我大吃一惊。他们唯一的意见是,如果篇幅没有限制,我们可以多聊。

我认为立法者和决策者的态度是因为中国的改革恰逢其时,需要更多的知情参与、更多的讨论和共识。公众是空气污染控制的核心力量之一。没有人比普通人更了解他身边的污染源,也没有人比我们更关心他的家。

人民日报记者:作为母亲我觉得很亲切,但是你有什么顾虑吗?

柴静:我有一个很大的顾虑,就是我有没有权利说她?因为那是她的生活,是她的生活,我要考虑她说了以后可能会承受什么。这种压力是最大的。后来我老公说,你去吧。我最深刻的感受是你有了孩子,尤其是她生病之后,然后你对空空气污染的态度完全不同。他说这是一个你无法回避的基本动机。他说如果你避开她的病,这种态度就有问题,也就是说,好像病本身就是不好的,或者说是可耻的。不要担心,不要紧张,要相信这个社会的基本善意。这句话对我很有说服力。

人民日报记者:我不仅理解,还带着情感强烈地感受。

柴静:在一个人成为母亲之前,这个世界和你只有几十年的关系。到目前为止,我对我的一生负责。但是有了她之后,你和未来的世界有了联系,有了责任。没有这样的感情驱动,我真的很难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完成。

人民日报记者: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柴静:应该是我自己理解的局限吧。空气污染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刚开始的时候有人说这个问题太跨专业,不太好理解。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这一点,担心如果不准确会损害现实,所以请了很多专家来修改,但是不能保证准确,只好尽力了。如果出了什么问题,就去纠正。哪里有不足,哪里就有更多的人做得更好。

人民日报记者:这次的拍摄费用是多少?谁投资的?

柴静:差不多一百万,因为有国内外拍摄和后期制作费用。我自己投资的钱。国内有基金会联系我,愿意支持。但当时不知道自己会做什么,还要照顾孩子。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完成,所以没有接受。我非常感谢他们。两年前出了一本书,用稿费买的。

人民日报记者:你有没有成立个人公司制作节目?

柴静:不,这次只是个人研究,播音也是为了公益。和我一起的还有几个朋友,老范,番茄,蚂蚁,三三,大,,五号,紫雄,嘉贤,年,小米,大概10个人,同甘共苦。没有他们,这就不会发生。我很幸运。如果以后有机会,我希望我还能和他们一起记录和分析转型中的社会。

| -结束- |

1.《柴静雾霾调查 【人物】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 同呼吸共命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柴静雾霾调查 【人物】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 同呼吸共命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773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