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婷

张艳

陈耀毅

2017年6月28日至7月2日,由耀岭传媒出品、青年戏剧导演安得执导的非理性戏剧《变奏曲》将在北京鼓楼西剧场与观众见面。6月12日,该剧在北京77文创园完成了第二次联合编排。《变奏曲》作为一部原创小剧场剧,以其神秘的剧情、直指人心的台词和感同身受,以独特的视角和彩排脱离了当下的IP改编和青春言情题材,成为今夏北京小剧场的“凉风”。

这是一部聚焦于创伤、成长和自我成长的悬疑剧

变异发生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四口之家:一个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父亲,一个患有严重抑郁症的姐姐,一个极度叛逆的哥哥和一个当医生的母亲。他们互相隐瞒自己的秘密。他们知道这些秘密对自己来说是诱人的糖果,但对家人来说无疑是炸弹。1999年,在千年伊始,不仅是世界毁灭的末日谎言,也是试图维持稳定但已经失去平衡的秘密......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在苦难之后成为艺术家。对某些人来说,苦难是可以提取的,但对另一些人来说,苦难只是苦难而已。”当“父亲”讲述生而为人与作为画家入世的对立时,我们会想到自己;当“姐姐”告诉我们,她小时候因为学习小提琴的压力太大而无法释放自己时,我们会再次想起自己。当“哥哥”迷茫地面对家庭中真实的禁锢和虚假的自由时,我们还是会想到自己。出身家庭的矛盾,过往经历的创伤,人类永恒的话题——“认识你自己”,都与剧情的深化交织在一起。“我们之所以说‘非理性’,并不是为了给它贴上意识流的标签,而是真的希望观众不用那么多理性思考,就能看完这个极其戏剧性的故事。”作为一名新剧导演,安德坦言,“人总是不理智的,有时候我们需要一点矫情和矫情,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我们都活得很孤独,心中有更多的声音去关心自己,可能不是一件坏事。”

刘瀚泽

张学文

Xuruoxin

同时,这是一部大胆将戏剧治疗搬上舞台的原创剧

“戏剧疗法是一种利用戏剧来达到心理治愈的有意识的精神治疗。这种方法为参与的患者提供了一个特定的语境,让他们可以讲故事,表达情感。通过对戏剧角色的认知,患者探索自己内心体验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加深对自我角色的认知……”

在《变奏曲》的剧情结尾,医生的“母亲”来到舞台上,用略带解释性的方式向观众解释她的“救命稻草”,像是绝望的告白,也像是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中人物的多重身份。“的确,目前大部分中国观众对戏剧治疗这个名词并不熟悉,《变奏曲》大胆地在戏剧舞台上还原了戏剧治疗的场景,不仅仅是为了两个小时空的故事可以更好地交错,人物之间的角色可以互换,矛盾迅速升温。其实我们也在有意识地向观众普及“戏剧疗法”这种特殊的医疗技术。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与文学系、现为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的年轻编剧许若欣认为,“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戏剧对那些认同剧中人物的人有情感宣泄作用’。无论是辅助儿童心理成长,还是为成人提供心理咨询,戏剧疗法都值得更多关注。"

在谈到《变奏曲》的创作和呈现时,导演安德证实了他和编剧的初衷是一致的:“希望这部剧用最典型的例子和最特殊的群体让我们找到一个理解自己和他人的理由。我们总觉得精神病离我们很远,其实离我们很近,甚至越来越近。在这个充满压力的社会里,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少一些压迫,多一些对他人的理解。”

非理性戏剧《变奏曲》将于6月28日至7月2日在北京鼓楼西剧院上演。

1.《非理性戏剧《变奏曲》:在孤独中,一个人要像一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非理性戏剧《变奏曲》:在孤独中,一个人要像一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773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