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中,“三不管”现象通常出现在某一种资产或者某一个市场,不属于任何一种既定投资者的惯有研究、投资范围。结果,这就造成没人肯看、少有人买,估值因而大打折扣。这种现象,就会为更为勤奋的投资者带来回报。
陈嘉禾
在社会生活、经济投资等各个领域里,有一种现象叫做“三不管现象”。简单说,就是一件事物,往往是新生的事物,由于其特殊性,并不明确属于任何一方的既定管辖范围,同时管理这件事情又没有什么好处,所以就出现“三不管”、“多不管”、“没人管”的现象。这种现象,经常能带来不错的机会。
比如,在封建王朝的历史上,起义者往往选择几个省交界的地方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就是利用了各个省的提督、巡抚、总兵,都认为交界处不是明确归自己管辖,因此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角度,镇压的速度往往不够快,就给了起义者更多的活动空间。
在历史上的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也常常利用敌军“几不管”的特点,专挑敌军几个建制军队的结合部、尤其是彼此关系不好的军队的结合部,进行穿插和作战。这时候,敌军往往都认为这块地方不归自己管辖,从而行动迟缓、懒得动弹,因而经常能够收到奇效。
在投资中,“三不管”现象通常出现在某一种资产或者某一个市场,不属于任何一种既定投资者的惯有研究、投资范围。结果,这就造成没人肯看、少有人买,估值因而大打折扣。这种现象,就会为更为勤奋的投资者带来回报。
在早年投资欧洲股票的时候,彼得·林奇就曾经发现,欧洲市场很多股票没什么人看。美国投资者嫌远,自然不愿意去看。欧洲本地金融投资氛围又没有美国浓,也不怎么看。结果,林奇发现了不少便宜的好股票。
对于美国小盘股的投资,彼得·林奇也通过“股票多情种”的投资方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于美国小盘股来说,大型机构投资者往往不爱投资,因为体量太小,琢磨清楚一个公司得花很大力气,琢磨清楚又买不到足够的交易量。个人投资者和小型投资者则限于研究力量不够,无法覆盖太多的小盘股。结果,林奇调研、买卖了惊人数量的股票,以极度分散的仓位和极高的持股数量,挖掘到了这个“三不管”的金矿。
从内地市场的分级基金来说,笔者曾经发现,导致一些分级基金尤其是分级基金A端极度低估的原因之一,是这种产品的“三不管”。股票部门的人说,这不是股票、也不是传统类基金,不归我们管。债券部门的说,分级基金A端虽然有债券属性,但是它也不是债券,不归我们管。组合部说我们负责资产配置,这种新兴的东西也搞不清楚到底是啥,所以也不该归我们管。结果,最后经常导致分级基金没有人看。
再以香港股票市场来说,在2016年年初港股出现低估和巨大投资机会时,内地许多投资者对港股的态度是“没有接触过这个市场、没有研究储备、不了解”,欧美的投资者态度则往往是“太远了、市场没接触过、不了解”。结果,一个巨大的投资机会,被许多投资者白白放走。
在2013年到2018年间兴起的虚拟货币,往往伴随着大量的洗钱、掩盖非法资金流向的交易存在。但是,在其萌发的开始许多年中,并没有受到全球许多政府的有效监管,这也与它的“三不管”性质有关。虚拟货币既不是货币,又不是传统金融工具,也不是商品,因此往往很难找到具体的监管方。因此,全球各国政府在对虚拟货币的有效监管方面,常常动作缓慢,也就可以理解了。
再以股票投资中的行业来说,有时候有些公司,所在的行业特别小众,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没有研究员仔细覆盖,或者业务跨几个行业、没有哪个行业研究组肯主要覆盖,结果就导致“多不管”,市场关注度就会相对比较低。
造成“三不管”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现代社会往往存在细致的分工。细致的分工在提高了生产效率、明确了权责的同时,却也导致某件事一旦不属于某一个分工领域,那么就找不到对口的管理者。由于分工制度下的考核指标往往也很精细,人们也就没有动力去管理那些没有明确划分在自己权责范围内的事情。挖掘这种现象带来的投资机会,也就成为价值投资者寻找超额收益的一种方法。
1.《三不管 “三不管”现象与其中的投资机会》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三不管 “三不管”现象与其中的投资机会》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78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