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的定义
气体进入胸膜腔,引起胸膜腔内气胸。
二、病因病机
1.原发气胸:
它通常发生在30-40岁的苗条男性身上。发病机制不明,认为是胸膜下肺大泡或微小肺大泡破裂所致。身高和吸烟是两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2.继发性气胸:
其机制是肺气肿、肺大泡或直接胸膜损伤是在原有肺部疾病的基础上形成的。常见的有COPD和肺结核,其次是支气管哮喘、肺癌、肺囊性纤维化等。
三、临床类型
根据胸膜破裂和胸腔内压力的变化,可分为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
闭合性气胸——损伤的内脏胸膜在气胸后随着肺的塌陷而闭合,呼气或吸气时没有气体进入胸膜腔。泵送后,压力下降而不是上升。
张力性气胸——破裂口形成单向阀或活塞作用。吸气时阀门打开,气体进入胸膜腔。呼气时阀门关闭,胸膜腔内的气体无法排出。胸膜腔内压力持续上升,抽气后压力暂时下降,不久又再次上升。
开放性气胸——破裂较大,空空气在吸气和呼气时可自由进出胸膜腔,吸气后压力无变化。
四、临床症状和体征
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气胸的类型、肺功能状态和年龄有关。
无症状:原发性气胸伴少量气胸
典型症状:胸痛、气短和咳嗽
关键症状:呼吸和循环衰竭
气胸小且严重: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病
V.成像评估
对于临床上高度怀疑气胸,但普通胸片正常的患者,应进行胸部侧位片或侧卧位片。当严重复杂的肺大疱或手术性肺气肿使胸片难以区分时,或气胸导管引流后怀疑导管移位时,建议进行CT扫描。
x线是诊断气胸最经济可靠的方法,可显示肺受压程度、纵隔移位、胸腔积液和胸膜粘连。典型气胸的X线表现为肺部有一弧形凸影,影内有受压的肺组织,影外有无肺纹理的胸气。CT诊断气胸的敏感性明显高于X线,可发现少量气胸或包裹性局限性气胸。对于肺部疾病较重、肺大疱较多的患者,CT的诊断优势更加明显。它的灵敏度几乎是100%。
不及物动词处理
目的:促进患肺再扩张,消除病因,减少复发。
具体治疗措施:保守治疗、胸腔引流、手术。
治疗原则:力竭缓解症状,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预防和减少复发。
1.保守治疗:
包括卧床休息、吸氧、抗感染、抗结核、观察。
2.排气:
包括胸腔穿刺排气、胸腔闭式水封瓶引流、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
3.手术:
包括开胸、外科药物胸膜固定术、腋下小切口开胸和电视胸腔镜手术。
对于少量症状较轻的闭合性原发性气胸,可以选择简单的观察和治疗。对于少量无呼吸困难的原发性气胸,可考虑出院观察,但应及时到门诊随访。出院前必须强调,如果出现呼吸困难的进行性加重,应立即返回医院。
大多数症状轻微的继发性气胸应住院治疗。只有气胸小于1cm或肺尖单纯性气胸且无明显症状的患者,才可以通过简单观察进行治疗。对于上述情况以外的继发性气胸,即使症状较轻,也建议积极介入,包括抽气或闭式引流。
有明显症状的气胸,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都应住院治疗。积极采取干预措施,给予大流量吸氧。大流量吸氧后,吸收率会增加4倍。但COPD患者对高浓度氧比较敏感,应多注意大流量吸氧的副作用。对于有呼吸困难的气胸患者,无论胸片上气胸量是大是小,不治疗是不能出院的。
对于所有需要进一步治疗的原发性气胸,简单抽气是首选。大量继发性气胸患者,尤其是50岁以上的患者,应充分考虑单纯气吸治疗的困难和复发的高可能性。因此,对于这些患者来说,导管引流是最合适的初始治疗。控制症状差的患者应采用简单的空气抽吸或导管空气抽吸引流进行治疗。
气胸患者治疗48小时后效果不佳,应转诊至呼吸专科医生。这些患者通常需要持续的胸腔闭式引流结合其他引流方法,并向胸科医生咨询。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不应在放置引流管后立即使用,而应在治疗48小时后仍有持续漏气或肺复张不良时再加用。被负压吸引的患者,应入住呼吸病房,由呼吸专科医生和护士进行治疗。
化学胸膜固定术对不可控或复发性气胸有效。只有患者不愿意或无法接受手术时才能尝试,药物胸膜固定术只能由呼吸科专家来做。药物胸膜固定术后气胸复发率明显高于手术治疗。方法是将一些组织硬化剂滴入胸膜腔,引起胸膜无菌性炎症和粘连。目前推荐四环素、土霉素、米诺环素作为硬化剂。
对于治疗后持续漏气或肺复张不良的患者,主管呼吸科医生应尽快咨询胸外科医生。对于难以控制或复发的气胸,部分开胸手术仍是最低的复发率。微创手术、电视胸腔镜、胸膜擦伤和外科滑石粉胸膜固定术也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未经介入治疗出院的患者应避免在空内旅行,直到胸片确认气胸已完全吸收并恢复。所有气胸患者都应避免潜水,除非进行双侧胸膜切除术,否则应永久潜水。
七.护理
常见的护理问题包括:
与疼痛、胸部手术受限或肺萎陷有关的气体交换受损;
疼痛与组织损伤有关。
潜在的并发症-肺部或胸部感染。
护理目标:
患者能保持正常的呼吸功能,呼吸顺畅;
患者疼痛减轻或控制,疼痛减轻;
患者未出现肺部或胸部感染。
护理措施:
1.保持有效的气体交换
现场急救;
吸入高浓度氧气疗法
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频率、节律、振幅等。,以及是否有气短、呼吸困难、紫绀等缺氧症状;气管移位或皮下气肿改善。
2.减少疼痛和不适
患者咳嗽咳痰时,协助或指导患者及其家属用双手按压患侧胸壁,以减轻咳嗽时的疼痛;
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止痛剂。
3.预防肺部和胸部感染
严密监测体温:每4h一次;
严格无菌操作:及时更换引流瓶,避免压力过大和引流管不通畅;及时更换并保持胸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咳嗽咳痰,指导患者做深呼吸练习;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4.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压力:在水面下3 ~ 4厘米处,将瓶体侧导管水封,使胸腔压力保持在1~2cmH2O以下。
高度:水封瓶应低于胸壁排水口高度60 ~ 100厘米,以防止瓶内水倒流至胸腔。
抽水:每次不超过1000ml,2~3天一次。
拔管:导管引流48 ~ 72小时后,引流瓶内无气体溢出,颜色变浅。24小时引流量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胸部x光片显示肺部重新扩张良好,患者无呼吸困难或气短。
水柱:水柱波动范围在4~6cm左右。水柱波动过大,则表示肺不张,无波动则表示引流管不通畅或肺部已完全扩张;拔管后24小时,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和胸闷。
保持管道密封,随时检查排水装置是否密封,排水管是否脱落。
用油纱布将胸腔引流管的四周盖紧。
运送病人或更换引流管时,应双夹住引流管,以防空气体进入。
如果引流管接头脱落或引流瓶损坏,应立即用双钳夹住胸壁引流管,更换引流装置。
如果引流管从胸壁滑脱,立即用手捏住伤口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住伤口,协助医生进一步治疗。
放电:
注意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胸部X线检查应在3个月后复查,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合理休息,加强营养摄入。
气胸患者住院期间,应多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将内心感受告知医生和护士,积极配合治疗。
气胸治愈后,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如打球、跑步等。避免引起气胸的因素,如举重物、剧烈咳嗽、憋气等。
平时注意补充营养,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避免挑食和偏食,适当摄入粗纤维素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多吃蔬菜、水果等易消化的食物,避免便秘。
戒烟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和避免剧烈咳嗽非常重要。此外,除非行双侧胸膜切除术,否则所有气胸患者应永久避免潜水和潜水活动。
注:以上观点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仅供癌症患者及其家属参考。
癌度APP是一款专注于搜索癌症相似患者,交流分享癌症预防和抗癌知识的软件。它通过基因突变、药物治疗、预后康复等多个参数,精确计算癌症患者的相似度,为用户推荐相似病情和治疗的患者,相互交流治疗和康复经验。相似性检索算法由抗癌一线的癌症精密医学专家开发,拥有独家专利保护。基因检测、靶向药物、PD-1抗体、副作用和心理调节等。,数千名类似患者的经验教训最值得信赖和借鉴。
癌症程度——关注癌症患者的相似性检索。人的程度首先是自我的程度,癌症的程度与“癌症程度”有关。
本文来源为癌症程度,作者:飞宇,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否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1.《气胸的护理 气胸的诊治与护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气胸的护理 气胸的诊治与护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788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