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经典及现当代文学翻译出版工程”一期工程在华克生翻译的新闻发布会上举行

人民网莫斯科7月26日电“得知华克生先生今天上午逝世,我感到震惊和悲痛。俄罗斯中国文学研究界和翻译界失去了一位重量级专家,这对中俄文学研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北京大学教授、俄罗斯文学研究专家任光轩悲伤地告诉记者。

莫斯科当地时间2017年7月26日上午,俄罗斯著名汉学家德米特里·沃斯克列森斯基在莫斯科逝世,享年91岁。

回忆起与华克生的相识和交往,任光玄的眼神和语气流露出无限的遗憾和悲痛。“我第一次见到沃森先生是在1989年。那是在苏联汉学家的一次会议上,一个高个子、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会议室的一个角落里。他慈祥的脸和明亮的眼睛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问了一下身边的俄罗斯朋友,才知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亚历克斯先生。会后我们很自然地就认识了。得知我是北大老师后,王先生第一句话就说:‘哦,我们还是校友’。原来他是50年代在北大中文系读书,“校友”一词立刻拉近了我们的关系。从那以后,我和我老公有过一些接触,但不多,后来我回国了。”

“我们真正开始频繁的交流是在2008年,在我以中国院长的身份来到莫斯科大学孔子学院之后。由于工作需要,我第一次拜访华克生先生,对他的了解逐渐丰富。他是俄罗斯著名的汉学家和中国文学研究者之一。他在莫斯科大学任教60多年,期间开设了许多汉语和中国文学课程,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除了繁忙的教学之外,他还写书,翻译了许多中国文学作品,如《儒林外史》、《金瓶梅》、《西游记》、《三言两拍》、《十二楼》等。古代的冯梦龙、吴、当代的王蒙、老舍、冯骥才等作家的作品都被翻译过。”

任光轩告诉记者:“我和华先生过去的交往就像现在的分众飞机一样。以前在一起的时候经常聊到在北大读书的事情。有一次他来我家做客,还带了他在北大时候的照片和我分享他读书时的快乐时光。”

任光轩认为,华克生是一位学术造诣深厚、工作认真负责、态度谦恭周到的绅士。他说:“华先生对中国文学,特别是明清小说和当代文学有很大的研究。他也是当代俄罗斯著名的中国文学翻译家。2015年,在首届“阅读中国”文学翻译奖颁奖典礼上获得终身成就奖2013年,中国举办首届中国当代小说翻译大赛,组委会需要一名俄语翻译担任评委。通过我的介绍,王先生当上了法官。他在选拔中兢兢业业、负责任的工作深深打动了我。“他谦虚低调,是个很可敬的长者。我还记得2014年底,莫大孔子学院组织了一次中俄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王先生受邀参加,但因病未能参加。但是,为了遵守诺言,他反而派自己的学生去参加,并对不能参加表示祝贺和歉意……”

华先生一直致力于加强中俄友好文化交流与合作。应邀到人民日报俄罗斯代表处工作室做客,与网友分享自己的教学、科研、翻译感受。现在,华先生去仙鹤了,只能祝华先生一路顺风。

1.《回忆华克生往事:先生,请一路走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回忆华克生往事:先生,请一路走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797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