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

希尼(爱尔兰)

当你再也无话可说,那就驾车在半岛上兜它一天。天空高如跑道上的,地上没有标志所以你不会抵达而只是经过,尽管总是在绕着初见的陆地转。在黄昏时分,地平线喝尽了大海和山岳,犁过的田野吞下了刷白的三角墙而你再次在黑暗中。于是回想上釉的前滩和倒影的原木,把浪花撕成碎片的岩石,用它们自己的脚踩高跷的细脚鸟,安然把它们自己驶进浓雾里的岛屿然后驾车回家,仍然无话可说除了现在你将用这办法解开所有风景的密码:事物自己呈现的形状都是那么光洁,水和地面都去到了它们的尽头。

(黄灿然译)

《米格尔街》|生活如此绝望,每个人兴高采烈地活着

像奈保尔的《米格尔街》的阅读,不尽然想起雷蒙德·卡佛的《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下层人的旁观故事,《米格尔街》写的都是这样一些略显凄凉的小人物,每个人都是特别,而且孤独。

不敢肯定的是看过小说之后的感受,这册短篇集子就在书桌的一摞书里,杂乱无章的中间。这个农历春节,除了点灯聚餐喝酒,少了炮仗俗世的喧嚣,倒是日子可有可无了许多。

《米格尔街》是奈保尔的处女作,由十七篇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的短篇小说组成,基本上都是第一人称的孩童视角,笔触平实、简洁、又充满幽默和反讽,浸淫着奈保尔的童年记忆,勾勒出一幅家乡小镇的众生像。

奈保尔来自英属拉美国家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属第二代印度移民,后考取剑桥大学走上文学之路。因此奈保尔的根,一半属于印度,一半属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14年夏天的时候,奈保尔在上海度过了82岁的生日。文学之夜去了大半的上海文学界,可惜老先生坐着轮椅,很快身体不适退场了。他垂老变形的身体,似乎只有目光仍是那个在米格尔街上奔跑的少年。

米格尔街毗邻西班牙港,1938年奈保尔六岁时,全家从特立尼达中部的查瓜那城迁居至此。单纯少年眼中的一条街上的一群人,粗鄙卑微,堕落的肉体和灵魂,少年走到了流浪的占卜师面前。

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米格尔街”,我想起我的“米格尔街”,七六年闹地震的时候,刚好住在街边低矮的防震棚里,即使那么的脏乱差,还时常在梦里回到那儿,光脚踩着青石板被狗撵着奔跑。

“可是,我却找不到回去的路了。我找到了差不多六条叫米格尔的街,可是哪条街上都没有我家的房子”,所以梦回青石巷的路都被如雪如云的槐花遮掩着,醒来脚底还有青石板的印记和丝丝的凉意。

米格尔街的人不是生来卑贱,再卑贱也各有梦想。波普充满创造力,他总是想做出个没有名字的东西,伊莱亚斯想成为一名医生,华兹华斯是个诗人,他臆想世界变成了一个令人兴奋的地方。赫瑞拉太太愿意为了所爱之人,放弃富足安稳的生活...

然而,奈保尔类似毛姆的冷漠,毫无表情勾勒出他们自己的宿命,仿佛与己无关。他们多数人被生活屈打成招,放弃或者隐藏起了最初的梦想,跌回到了平凡的轮回。

青石巷里最难忘的是那穿越整个巷子的槐树,翠绿浓厚的叶子还没有完全覆盖小巷清澈的天空时,有些白色的花蕊已悄然隐掩在枝头,仿佛不经意之间,磬香便弥漫四周,一串串,一簇簇,绽放在青石巷剔透的阳光下...

如云如烟的槐花似乎停留的很短,完全消失殆尽的时候已是初夏,尤其是一场不期而至的雨后,青石巷里的到处都是零零碎碎的花儿,“满地槐花满树蝉”,路人就踏着这弯弯折折的清幽,无言地延长着静谧的时光...

最终,孤独、失落弥漫在差不多的米格尔街上,这也是奈保尔们的渴望,包括归宿,包括乐此不疲的随波逐流,包括钢筋水泥包裹不复存在的米格尔街,谁又能保证自己能冲出这表面欢愉,实质空洞无趣的当下所在呢?

或许《米格尔街》的结束,不是一本小说的结束,模棱两可之间,是结束了一段回忆,关于青石巷和槐花,至少在读过那些如刀锋般直击心底的文字之后,一些模糊的身影,还有粗砺而真切的情怀,若隐若显地远去。

生活如此重复,令人乏味的木然,绝望的滋生不可避免,即便如此,蹒跚的脚步依然继续,周而复始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转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油画:曾梵志(中国)】

前文回溯

▷正月新阳生翠琯|春是蠢蠢欲动的小怪兽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新年快乐

▷别人悲欣交集影视单|声色浮生201802

▷郁达夫与王映霞|春风沉醉的晚上

▷世事相违每如此

▷金马最佳影片《血观音》|没有人是局外人

▷落红满地归寂中

- The End -

【菩提之恶花】

一个文艺大叔的个人呓语

读书、看电影

用心灵旅行

1.《《米格尔街》|生活如此绝望,每个人兴高采烈地活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米格尔街》|生活如此绝望,每个人兴高采烈地活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9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