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橘
这两天无意中看了视频,感触很深。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从14岁离开家,在外独自闯荡,十年间未曾回过一次家。当主持人问他为什么时,他微蹙眉头,说了一句:
“我就是想报复我的父母。”
原来,在他儿时的回忆里,充斥着父母的打骂和自己的无助。
还记得现在都无法释怀的一件小事,上小学时,因为长得瘦弱,常常遭同学欺负。可他从来不说,因为跟父母说了,挨打的还是他自己。
有一次,被同学打得比较狠,右手脱臼,直到放学后,自己也无法收拾书包回家。老师看到教室里还剩他自己,就问了下,你怎么还不走?
他跟老师没有坦白事实,只是说不小心撞到了桌子。老师帮他把书包整理好后,原来只要20分钟回家的路程,他足足走了2个小时。
他不敢回家让父母看到,他害怕他挨打。
果然,晚回家的他又遭到了一顿责备和辱骂。从那时起,他就暗暗下定决定,要让自己变得强大,不让别人欺负自己。
他想要去学武术。这个想法萌生出来,他又默默地攒了两年卖废品的钱。终于把路费和学费凑齐时,他自己跑到了河南嵩山。
要不是两个星期后的又一顿挨打,他估计也下不了十年不回家的狠心。
刚开始离家后,小小年纪的他也不适应,又跑回了家。到家后,父母没有问他,为什么跑去学武术?
母亲打完父亲打,骂他不好好读书,净整些没用的。
可是,学武术,是他为了让自己强大,能保护自己啊!
没有人给他机会说出来,他又决然地离开了家。
这一次,他再无音讯。
在父母看来,他不用功读书,舞刀弄棒,不务正业,不打他不会长记性。可是,父母却一直没看到自己的问题,还要埋怨孩子不听话,不好管教。
就像我们平日里常见的那样,你说什么孩子都不肯听。
让他写作业,他非要看电视;
让他睡觉,他偏要玩游戏;
让他哄着妹妹玩,不弄得妹妹大哭一场是不罢休的。
为什么他总要和我对着干?讲道理没用,打骂也没用,该用的手段都用上了,当时是见效了,可明天,后天呢?相同的戏码会持续上演,真的让人崩溃至极。
然而事实是,孩子“对着干”是他发出的求救信号,他的“报复”只不过是他的自我抗争,而惩罚恰恰是最不可取的一种应对手段。
熊孩子不是天生的,他只是缺爱
正如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简·尼尔森说的那样,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
《禁忌女孩》里面的提卡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富二代。
可他却有个怪癖——偷东西,他把偷来的东西专门放进一间房里,不时地到里面欣赏自己的“成果”。
他偷东西并不是屡屡得手,失手被人逮住的话,自然有爸爸的助理替他摆平,基本上每次都是花一大笔钱或者捐赠一大批物品。
即便如此,他依然乐此不彼。直到他遇到了娜诺,才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原来,他偷东西,是为了让爸爸回国来看他。爸爸一直在美国做生意,很少回家,偌大的别墅里,只有小小的自己。
他想来想去,只有表现很糟糕,被老师要求叫家长时,他才有机会看到爸爸。他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个渴望父爱的小孩。
他的反常行为,不过是为了引起父亲的注意。
但一次又一次的偷窃,并没有换来父亲的见面,提卡越来越泄气。直到他和娜诺一起计划偷校长的保险箱被抓住时,他拒绝用钱保释,进了管教所。
这一次,他终于等来了父亲。
他一直渴望得到父亲的关爱,但却不知如何表达。父亲看到了他“偷东西”的一面,却没看清他“缺爱”的另一面。
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
就像一枚长在苔藓丛中的硬币一样,不要只想到它与苔藓相连的阴暗面,它也有努力朝向阳光的一面,而这一面,恰恰需要你的关心和爱护。
“对着干”的背后,是孩子的“求救”
电视剧《三妈俩爸》中有个情景记忆深刻。
新年到了,外面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杨杨对妈妈说,我想要放鞭炮。妈妈耐心地对他讲,你年纪小,放炮容易崩到。
但是,杨杨听不进去,只顾自己喊,我要放炮,我就要。
为了安抚住不停嚷嚷放炮的杨杨,妈妈停下了手中的活儿,来到客厅,陪他玩纸炮。
纸炮的声音哪里能跟鞭炮比呢?
杨杨不满意,就打掉了妈妈给他剥的糖果和花生,还把桌子上的果盘拨拉到地上,自己顺势在地上打起了滚儿。
这一下子把妈妈气到了。“跟你讲道理不听,陪你玩儿你也不肯,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妈妈一把拽起躺地上的杨杨,边说边打屁股。
杨杨放声大哭,泪眼汪汪地还在叫喊:“我就要放炮,我就要放炮。”
这样的场景相信很多父母并不陌生。有多少次我们苦口婆心相劝,他不听,就要和你反着来,直到你耐心的底线被打破,然后发脾气解决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曾提到一个大脑分层的理论,人的大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理智层,下层是情绪层。
而孩子的发育恰恰是先下层,后上层。
当孩子内心得不到满足时,他的应对方式就是宣泄情绪。可能是像杨杨打翻果盘的破坏性行为,也可能是对你大吼大叫的言语伤害。
《超级育儿师》节目里有一个12岁的男孩,每天和妈妈只会大声说话,大声吵架,甚至还会动手打妈妈。
妈妈不让他玩iPad,他就吼:凭什么?然后摔门离开;
妈妈说你打游戏时间太长了,他就顶嘴:你够了,别管我;
妈妈拉他起床吃饭,他一甩手:你别动。
表面上看,这是个十足叛逆的孩子,青春期异常暴躁。
可是,随着育儿师的深入了解,才发现这个“叛逆”男孩内心的无助。
原来他长大后,内心有力量来表达诉求了,才会一次次地反抗妈妈。
只是因为,他小时候一直在压抑自己的情感需求。
小时候,妈妈对他的管教十分粗暴,除了打就是打,在她看来,打出来的孩子才会变乖。
男孩对自己幼时挨打的经历一直无法释怀,又不知道如何和妈妈相处,才会在青春期上演每天一次的吼叫。
孩子的每一次呐喊,是内心积压的不公。
他的每一次愤怒,是自我的挣扎与反抗。
他的每一次对立,其实都是对妈妈在说“救救我”。
而我们需要拨开他“反叛”表面的薄雾,看清他的背后意图,不只是讲道理和发脾气,对症下药,方能根治。
怎么化解“对着干”
《正面管教》一书中这样说到,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其实是在说:
我是一个孩子,我只是想有所归属。
而我们面对一个和你对着干的孩子,第一反应就是愤怒或惩罚来应对他的反叛行为,恰恰忽略了想一想“他为什么要和我对着干?”这个问题。
孩子经常“对着干”的背后,其实没有错,
他只是想要来自你的认同和自我的归属。
一旦明白了这点,就很容易做到以下三点,来化解孩子的叛逆。
1、避免还击
电影《克莱默夫妇》中的塞斯爸爸正在为加班搞得焦头烂额,塞斯却偏偏把饮料洒在了文件上,这让爸爸火冒三丈。
本来塞斯一脸愧疚,正要道歉,做出弥补时,没想到爸爸却大吼,“你怎么总跟我捣乱,我恨你!”
爸爸的怒吼让塞斯一下子觉得自己很没用,内疚也转变成了生气,委屈地对着爸爸喊了一句,“我也恨你”,哭着跑开了。
有时候,孩子并不是故意做错事情,而你的责备与惩罚恰恰抹杀了他内心的自我认同。
2、反射式倾听
将你看到和或听到的反射回去,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你可以先照顾下他的情绪,再进行启发式提问。
比如说,
“你看起来很伤心,能和我谈谈么?”
“你的行为告诉我,你一定受到了伤害,能说说么?”
“你看起来不对劲,能告诉我发生什么吗?”
最关键的是,要理解孩子的想法,而不是告诉孩子你的观点。
3、看得见长处
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曾说,孩子的短处或缺点就像是黑暗。
你越想通过批评来纠正错误,黑暗越无法消除。相反,如果投以光明,看得见孩子的长处,黑暗就会慢慢消失。
想一想,你眼中的孩子除了让你抱怨的缺点,是不是还有其它的优点?
比如:
他表面强硬,其实内心很善良,
他虽然调皮,但人际交往特别好;
他虽然成绩落后,但很努力;
这些优点值得被看见被鼓励,而不是被忽视。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简·尼尔森曾指出,
成年人会和孩子一样,出现缺乏知识、意识和技能,受“原始脑”操纵的不良行为。
当孩子和你对着干时,我们有没有受“原始脑”的控制,轻易发怒,甚至动手惩罚?
如果我们的行为尚且是一种不良行为,又怎么能要求孩子改正错误呢?
那就从现在开始,转变对孩子偏见的看法,
用倾听和接纳来了解他的想法,用理解和耐心来纠正他的错误。
只有这样,你才不会纠结于他和你“对着干”的表面,而是看透了他和你“唱反调”的本质。
而孩子,有了你爱的滋养,内心注定不再是一片荆棘,自然会吐露芬芳。
——End——
作者:江小橘,爱吃橘子爱看江的机械工程师,儿童心理研究爱好者,一手专心画图,一手耐心带娃。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14周岁可以独自办银行卡吗看这里!当孩子和你“对着干”的时候,家长的第一个动作很重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4周岁可以独自办银行卡吗看这里!当孩子和你“对着干”的时候,家长的第一个动作很重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2026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