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谈
很多人都在寻找“钱”的路,最近媒体关注的歌名好像赚钱了。
这种套路并不新鲜,像看视频赚钱,还有走路运动赚钱、知识问答赚钱、问卷调查赚钱等等,不一而足。真能挣到钱倒也好说,但往往事与愿违,参与者轻则被耗时耗精力,惹一肚子火;重则被骚扰被骗财。以某款所谓“听歌猜剧,轻松赚钱”的视频软件为例,在下载该款App后,首次完成任务后可成功提现0.9元,用户若每天花两个小时在软件中答题,完成总任务后貌似也能积累数百元账面收入,但当准备提现时却发现,提现要求突然提高至“猜对5000首歌”。这就是“提现圈套”——看似答题越多赚钱越多,但任务难度越做越高,且始终无法提现。
这类App往往对“拉人头”比较慷慨,设置了相对大方的推荐奖励。以某App为例,邀请一位用户可以得到9元,邀请越多赚得越多,最高可达每位13元,这又疑似是熟悉的“传销”味道。
那么,商家究竟图什么?综合记者的调查来看,背后这些商家大多是以宣传可以赚钱为手段,以实现资料搜集、视频投放、广告输出等目的。一些赚钱App在做任务时,需要跳转到其他界面下载软件,且必须进行注册、实名认证。个人真实信息很轻易地就被收集打包卖掉,用户本来是去赚钱的,没想到自己成了赚钱的“商品”。
而另外一些赚钱App利用使用者的时间、社交关系、手机内存等,占据注意力,用户不是在赚钱App上赚钱,而是沦为它们赚钱的工具。每看一条广告,用户其实是帮App平台挣了一笔钱。这是不是颇有些黑色幽默的意味?
分析至此,应该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这些App的广告那么野,门槛那么低,这是一种逆向筛选,不是要筛出相信他们的人,而是去直接剔除掉不信的人,然后在剩下的这些愿意花时间来尝试的人群当中,想方设法用各种套路来增大他们的沉没资本(时间),直至用户自身再也无法忍受,自认是犯傻而退出,但是App平台此刻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目的,乐于换下一个新人进来继续“折磨”。
不过,既为广告,应该受广告法约束,如果广告主或App经营者通过宣传吸引消费者,或通过广告诱导消费者做出错误意思表示,如授权个人信息、个人隐私,从而致使被他人非法搜集冒用的;广告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设置任务和实际宣传出入很大,或恶意夸大App使用效果导致消费者下载使用的,广告主及App经营者均有做虚假广告的嫌疑,均应根据广告法予以处罚。只不过可能还没有遇到较真的人,毕竟用户大多觉得除了时间被浪费,也没多大财物上的损失。但在舆论聚焦之后,应该会引起相关监管部门的注意。
对比来看,市面上还存在更为恶劣和套路更深的骗局,比如“9.9元财商入门”,“1元配音兼职速成培训”等,目前前者广告投放已经被相关部门禁止,后者却有愈演愈烈之态势,实际上,都是诱人低价入局,然后高价“升阶”,最终退款无门。以配音为例,市面上所谓的高价配音兼职收入,每年那么多专业毕业生都没戏,遑论一个普通人零基础经过几个月培训就能够拿到。类似这样的“速成、低门槛、高收入”的广告,的确吸引人,对人性构成了考验,消费者对此不可不防。 □蒋光祥
1.《【15年零元的赚钱窍门】低门槛赚钱的路子,有多野就有多不靠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5年零元的赚钱窍门】低门槛赚钱的路子,有多野就有多不靠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2124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