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刘磊即将毕业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这是一门与股权众筹八竿子打不着的专业。他来到深圳一家股权众筹平台,出乎意料地是竟然应聘上了。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冲着“项目经理”职位去的,但这也是缘分。在众筹之家往日采访的众多股权众筹行业从业者中,有不少是善于思考、执行能力强的“新兵蛋子”,平台也乐于“孵化”这一类群体。
尽管入行不到2年,刘磊在采访过程中,却自诩为“股权众筹行业第一批从业者”。2011年,中国中关村出现了首家股权众筹平台天使汇。但从政府的重视、大众的关注、行业内的成熟来看,业内人士习惯于将2015年称之为“股权众筹的元年”。2015年,政府在工作报告和地方文件中多次提及股权众筹。同时,据中关村众筹联盟的数据显示,在2015年,股权类众筹平台数量最多,达121家,众筹总平台的39.93%。
从股权众筹的元年工作到至今,历经了2年的摸爬滚打。刘磊叹了声气: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据刘磊的描述,从FA、孵化器或者朋友推荐而来的项目,他接触到的股权类项目差不多有1000多个,真正上线平台的只有四五十个。而截至目前为止,在这四五十个项目当中,已经退出的项目只有3个,项目退出比例仅为6%。
据盈灿咨询发布的《2016年众筹行业年报》显示,股权类众筹在整个众筹行业项目数、融资额占比如下:
(来源:盈灿咨询)
从图表看出,在2016年全年,股权众筹项目为4087个,占整个行业众筹项目数量的的5.57%;股权类项目全年融资总额为52.98亿元,占整个行业总融资额的23.56%。概括来说:平台股权项目少,融资多。
股权众筹的高楼造起来了,基底是否打得牢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投资人吐槽:我不投股权,只投收益类店铺
投资人张超,湖北人,深圳某企业高管,有着10年的投资经验,最近一两年开始着手做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投资。然而,对于股权众筹项目,他表示并不看好,甚至在接受众筹之家采访时却表现出了抵触。
“我身边有一些朋友做股权类众筹项目投资有一年多了,但目前来说,众筹项目我只投收益店铺类。”
“股权类众筹项目,第一,风险太高。在120家股权众筹平台中,像京东、蚂蚁达客这类巨头布局的平台之外,项目相对来说成熟些。其他大部分平台是做创业类项目的,绝大部分项目是处于天使轮融资,天使投资的回报率高,但是天使投资的成功比例不超过10%。”
“其次,我选择投资店铺,不投资股权,在于店铺好退出,而股权项目退出时间太长了。”
张超表示,他每投一个店铺,有着固定的分红时间、分红比例,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内项目方会进行回购。尽管也有市场、经营等风险,导致收益飘忽不定,或者店铺倒闭,但是未来相对来说是清晰的。而他的一个朋友在2014年投的一个股权类众筹项目,到现在还没有退出,“这个项目搞不好就会死掉”,张超在采访尾声的时候告诉记者。
然而,在众多采访者中,一些人对于股权类众筹项目退出难的问题,并不以为然。投资人林选,也是一名创业者。他表示,2015年的时候,自己想做股权类投资,但是手上又没有那么多的资源,获取项目的渠道又有限。也正好在2015年这一年,阿里、中科招商等相继成立了股权众筹平台,他开始去关注这个行业,直到2016年初,他开始正式地通过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做投资。
对于股权众筹退出难的问题,林选表达了一些不一样的观点。“这1年来,我投了3个项目。说退出时间长,也是相对来说的,具体看你自己怎么去比较。那这些项目和投资机构做长线投资相比,股权众筹类项目两三年退出,时间并不长。但你要是和互联网理财,P2P比,那退出时间就长了。”
投资人无奈:急于兑现,找不到接盘侠,急!!
2014年,投资人李宁,惠州人,经朋友推荐,在国内某一股权众筹平台投资了个项目。随后,陆陆续续地,李宁又在其它平台投资了几个项目,前前后后投入了大概100万元。对于项目退出这个难题,他自认为更有发言权,也就在几个月前,他切身地感受到了这个行业的“痛”。
2016年下半年,李宁正好赶上自己的汽车维修店要开分店,一时间资金周转不过来,于是想把手头上的众筹项目抛出去。“当时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百爪挠心。但是没办法,项目没到时间,又没有其它人接盘,只能搁浅,再想其它办法弄钱”,李宁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还是心有余悸。
对于李宁自己所投的项目,“有些项目是好项目,但是流动性他他妈差了”,李宁有点愤慨。
股权众筹项目流动性差是业内公认的。“股权众筹项目退出难,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流动性差。众筹项目是处于一级市场,一级市场流动性比较差,主要是因为早期项目的资产证券化的程度比较低,不能持续稳定地产生收益,没有一个衡量地标准。而且相比较于二级市场的公众公司,一级市场的公司,是非常不透明的,所以投资人望而却步,不愿意当接盘侠。”一位业内人士对众筹之家说。
某一股权众筹平台的运营总监表示,投资人在投入这个项目,到项目退出,一般要经历两三年的时间。在这两三年的时间里,投资人需要承担各方面的风险。运气好的,企业被收购兼并,投资人可以拿钱退出,运气不好的,公司直接破产清算。
对于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为此,众筹之家数据研究员Huskar统计出了一份部分成功进入下一轮融资的项目,统计表如下:
(来源:众筹之家)
从这一份下一轮融资时间表中看出,部分项目在众筹融资后几个月就获得了下一轮融资,时间长的在2年左右获得下一轮融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项目获得下一轮融资后,并不意味项目的投资人全部退出)
股权融资项目的退出机制
而我国首个股权融资退出的项目是积木旅行。该项目是在2014年10月上线国内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天使客进行融资,最终成功筹集资金584.5万元。在2015年6月,积木旅行获得了美国顶级风投机构的A轮投资,41位投资者在8个月内获得了5倍的投资回报,遂全部退出。
而积木旅行第一次把股权类众筹项目的高收益展示地比较彻底,并将下一轮退出这一退出模式实现了首次落地。国内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大股东”的市场部总监陈国栓表示,目前国内众筹市场,股权类众筹项目退出的方式主要有两中。其一是项目在下一轮融资中退出,如积木旅行项目退出模式。另一种退出方式则是项目方实力比较强大的,公司的大股东或者管理层直接回购投资人手中的股份。像回购这种情况,行业内是有,但是不多。
而对于外界公认的退出方式-IPO,其实在业内并不常见。首先,股权众筹真正步入发展是从2015年开始的。陈国栓表示,他所接触到的众多股权类众筹项目当中,绝大部分是创业项目,处于种子轮或者天使轮。想要在企业A股上市或者挂牌股转系统之后再退出,那这个企业还需要十年八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这个项目在众筹成功直到企业上市的过程中,还需要经过多轮的融资,但是大多数投资者都会选择在下一轮就退出。
那么是否会有投资者不愿意在下一轮融资当中退出的?陈国栓告诉众筹之家,现在也有一些项目的领投机构和投资人看好的项目,为了实现投资利益的最大化,有些投资人会不想退出。但是,领投机构与投资人又是利益共同体,要共进退的。至于到底退不退出,这个需要通过投资人集体投票决定的。
当然,也有一些平台建立自身的退出机制,给了投资者多种的选择。2015年12月,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36kr推出了行业内首个退出机制-“下轮氪退”。下轮氪退的退出机制是融资项目交割完成后,融资企业在两年内会有两次正式融资,本轮股东均有选择退出的权利;如交割后的两年,融资企业未发生任何一次正式融资,则退出期延长至交割后的3年内。若三年之后还未融资,则跟投人需与领投人同进同退。
同时,“下轮氪退”规定,在融资企业的投资人在该企业下一轮融资时,可以选择退、不退或者退一半。这就意味着股权众筹项目的投资人可以有多种的选择,这也是平台将下一轮退出成为制度化。这个制度的最大好处在于,领投人与跟投人在融资后的3年内,不再是一个利益整体,不用共进退,每个投资人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退出方式更加灵活。
而另一个独具特色的退出机制是360淘金的“远期定价”。项目在申请上线募集时仅提供目标融资金额,不进行定价,融资成功后,投资人不是马上获得融资企业的股份,而是拥有融资企业的债权。根据行权期内进行下一轮融资,众筹资金按照新估值的一定折扣,确认投资人股权占比。如果该企业在约定的时间内未完成融资,则根据上一轮估值定价完成转股。360淘金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投资人占股后,可以在下一轮的融资中退出,但是这个时间是不确定的。
“远期定价”与“下轮氪退”不同的是,“远期定价”遵循的还是投资人一致行动原则,共同退出。而“远期定价”的特色在于,这一投资模式,延长了投资人占股的时间,这也就意味着投资人想要退出,需要在下下轮融资当中才能退出,投资人花费的是更多地时间成本,退出的时间比其他模式要长些。对于此类模式,360淘金表示,这是通过时间成本来获取好项目的投资机会。
不管是远程定价还是下轮氪退,他只是给了投资者更多地选择,对一级市场流动性难题的解决起不了本质作用。但是,区域性资本市场是否有用呢?
“四新板”、“五板”也是隔靴搔痒
业内人士表示,股权众筹发展从去年(2016年)开始,退出方面稍微活泛了点。一些股权众筹平台开始与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合作。这种合作方式是将股权众筹企业挂牌区域性股交中心,寻找合适的投资者来做“接盘侠”,增加股权众筹项目的流动性,缩短投资人退出的时间。
而这种区域性股交中心不是新三板、新四板,而是上海股交中心的科创板,又称“四新板”,是专门提供股权、债券的转让和融资服务的。四新板对于企业挂牌的条件非常低,是科技创新型企业,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的股份制公司。同时,对于投资者的门槛是金融资产在50万元以上。
除上海股交中心科创板外,还有更为垂直类的交易场所,如贵阳众筹交易所,被封为“五板市场”。贵阳众筹交易所的交易板块设有非公开股权融资、债券众筹、收益权众筹、产品众筹和公益众筹。同样,该交易所企业和投资者进入的门槛非常低,然而去该交易所挂牌的企业寥寥。
对此,众筹研究员子野表示,像贵阳众筹交易所和上海股交中心科创板这些股权交易场所,虽然企业和个人投资者进入的门槛低,但是自身的流动性就很差,成交量还不如新四板,这就很难解决股权众筹项目的流动性,所以这些四新板、五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股权众筹退出难的问题。
业内看行业现状:风控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据中关村众筹联盟发布的行业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数量共计145家,正常运营的有118家。截止2016年年底,2016年新增股权类众筹项目3268个,同比下降56.6%;新增项目成功融资额共计为52.98亿元,同比增长2.1%。
在整个2016年,我国股权类众筹项目相比于2015年减少了一半,但是融资额却实现了增长。某股权众筹平台的负责人表示,整个行业对股权类项目在进行精选,这些经过层层精选的项目,更容易获得下一轮的融资,这对于投资人退出是由好处的。
对于项目退出难这个问题,并不仅仅只是项目方与投资人之间的难题。虽然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环境是把股权众筹平台定义为“信息中介”,但是业界的现实情况却并不是如此。
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大股东”的市场部总监陈国栓表示,就国内的投融资情况来看,众筹平台对于投资人来说,还是一个信用中介,而不仅仅是信息中介。
因为众筹平台承担着“信用中介”的职责,项目退出难的问题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平台“难以启齿”的事情。众筹之家采访到360淘金,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退出按部就班。其他股权众筹平台也表示不好多说。
股权众筹的退出机制,还与平台的风控息息相关。“股权众筹的本质还是金融,而金融的核心就是风控。没有风控或者风控不强的平台很难在这个行业生存下去。我们有大量的资源去获取项目,但有些项目本身是不适合做众筹的,平台需要的是小额的众筹融资,如果企业对资金需求量大,那就需要对接机构去做融资。”陈国栓对众筹之家说。
不少平台高管也表示,股权众筹的根本问题是在于风控上,风控才是一个平台的核心竞争力。风控做不好,项目漏洞百出,风控做好了,项目前期运作平稳,募资能力强,也就更吸引资本的进入,更容易获得下一轮融资。
同时,业内人士认为,除风控外,如果平台不注重投后管理,对融资后项目放之任之,对项目退出也是极为不利的。目前,一些平台发展地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平台从前期项目运作、投资人投资占股、项目运作到投后管理、到期退出,摸索出一整套的运作体系,实行一站式服务。
运作一个股权众筹项目,就像是造房子,前期地基是风控,项目运作是钢筋混泥土,投后管理是添砖添瓦,直到房屋封顶才算是项目退出。而房屋的封顶离不开前面任何一步的偷工减料。
素材采集:迦洛、子野
数据整理:Huskar
1.《股权众筹项目退出难:上市无期,四新板隔靴搔痒》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股权众筹项目退出难:上市无期,四新板隔靴搔痒》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2146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