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资产是什么意思?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递延资产是指本身没有交换价值,不可转让,一经发生就已消耗,但能为企业创造未来收益,并能从未来收益的会计期间抵补的各项支出。
递延资产属于资产类性质的账户,用于核算企业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递延资产主要是指递延费用,主要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及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以及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其他支出。
该账户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递延费用;贷方登记按规定期限分期平均摊销额;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摊销递延资产的价值。
对递延资产进行评估,其主要依据有三个。
1、递延资产未来可产生效益的时间,应作为对其评估的主要依据。
2、递延资产在未来单位时间内(每年、月)可产生的效益或可节约的货币支出额,取决于递延资产发生时预付费用的数额、预付费用取得某项服务权利持续的时间和评估基准日后该项服务权利尚剩余的时间。
3、递延资产在评估基准日后所能产生的效益,是否需要考虑其货币时间价值,主要应根据新的产权主体在未来受益期的长短。
以上就是小编收集整理出来的,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递延资产是什么意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递延资产是什么意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2191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