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的“九街十八巷”自古沿江而建,临江码头林立,应运而生的茶馆有几十家。茶馆成了人们谈论时事、交流信息、打发时间的好去处。
我自幼在中山后街成长生活,我家隔壁便是当时较有名气的汪家“一二三”茶馆。
店主汪开太,汉阳人,脑筋灵光,精于生意,为人处事诙谐幽默,惯用数字起名是他的一大特点。他育有三个儿女,其中老大也就是长女,小名“九九”,而老二、老三即长子、次子分别起名“二八”“三八”。三子女所用学名,在解放时期也非常时尚,按出生顺序分别为“汪世爱”“汪世中”“汪世国”。如果把名字的最后一个字连起来,即为“爱中国”。所以他把自家茶馆起名“一二三”,既简单上口又好记,就显得是很自然的事了。
当时,中山前街两侧多为商贾与实业家置业居家之地,繁华热闹,但街道比后街狭窄。而作为生意人,汪开太凭着商业直觉,认为中山后街的生意大有超越前街的趋势,遂决定租赁曹大伦(原定中街大华饭店经理)的私房(现中山后街188号,距东面老官庙、西面回龙寺各约50米),于1953年把他位于余家巷的“一二三”茶馆搬至此处重新开张。隔壁便是我家,即当年也同为老字号的徐家茶馆,颇有些如今商业圈子扎堆发展的意味。
我五六岁时的一日清晨,起床站在自家门口,看见隔壁汪开太左手端着碗红油漆,右手拿支排笔,在新开茶馆两边的山墙上各书五个工工整整的大字“一二三茶社”,既没有放炮,也没唱戏,茶馆就这样低调开业了。
汪家茶馆的门面要比徐家茶馆的大一倍,长宽各八米左右。家什很简单,长椅高凳,大桌矮几,桌椅之间的小茶几用来放茶碗,挨墙一口大水缸。
水缸里面的水,是用扁担挑着铁丝箍的木水桶,从汉江一担担挑回来的,年复一年,日日如此,扁担磨擦得油亮可鉴,其中辛苦可见一斑。若遇到汉江汛期,江水变成泥巴浆,店主便用一根粗点的竹竿棍,在竹节上扎上小眼,往里面放些明矾,然后用竹竿插进水缸里往一个方向使劲搅动,不一会儿,泥浆沉入缸底,水则变得又清又亮。
烧水则是用砖块堆砌的大灶,几把锡壶,用“铜灌”装满后就放灶上烧开,水是越“尖”越好(越开越好),冬日若拎起壶往地上一泼,壶水便瞬间腾起蒸汽,云山雾罩就如仙境一般。
正如汪开太所料,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发展,后街日渐繁华,加上他经营有道,茶馆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到了1956年,全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一家一户的茶馆开始互助合作,由清茶行业委员会进行管理。到了1961年前后,行业委员决定在“汪”“徐”两家茶馆共用的山墙上打开一个门,两家茶馆成为整体,合并经营,各自家属则白天在店内经营,晚上到别处居住。合并后的“一二三”茶馆生意日益红火,早上四五点天还没亮就下铺板门开门迎客,往往营业到晚上十一点还不能打烊。
我的童年是伴随着茶香成长的,记得那时每日茶馆里茶客满座,多是附近的码头工人、船划子老板、花行打包的苦力、红光大队卖菜的农夫。
茶客进门吆喝一声“开碗茶”,老板便热情呼应,一手端着一摞茶碗,碗里装着早已配好的茶叶,另一手则提开水壶。把碗放桌上后,用烧“尖”的开水由低至高再由高至低对着碗中的茶叶冲泡,直冲得茶叶随着漩涡在碗中打转,紧随着一股股茶香扑鼻,茶客未饮便已觉口中生津。
时光流逝,到了1964年,襄阳六大服务业大合并,清茶行业得以蓬勃发展,欣欣向荣。可惜好景不长,不久后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把茶馆归为“四旧”一扫而光,停业的停业,关闭的关闭,久负盛名的“一二三”茶馆也随之在这次历史的洪流中消失。
但谁也不曾想到,多年后,出现在当年“一二三”茶馆旧址旁的黄酒馆,却借着人们泛指的地点把“一二三”这个招牌接力了过去,成就了另一个传奇。
(徐光明)
1.《123众筹茶楼黄了吗,干货看这篇!襄阳老字号茶馆“一二三”》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23众筹茶楼黄了吗,干货看这篇!襄阳老字号茶馆“一二三”》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2195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