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作者/作者:安信证券、吉丁、王晶、王建云)
报告摘要
2020年9月,中国和欧洲各国集中提出了国家一级的碳中立战略目标。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近年来随着成本端快速下降、产业巨头和金融资本的加码,风电、光伏发电近乎摆脱补贴进入平价时代,对传统火力发电的替代进一步加速;新能源车渗透率也在加速提升。碳中和时代逐步到来,铜需求将打开新的成长空间。相比传统发电方式和汽车燃 料,电能是所有能源中最好的中介载体,在输入、储存、输出的便利性和效率上优势明显,而电的输入、储存、输出均绕不开最成熟也是性价比最高的导体材料—— 铜。
第一,全球清洁电站进入密集建设期,光伏、风电、储能领域用铜方兴未艾。 随着中国非化能源加速步入平价时代,力争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欧洲夯实能源转 型政策,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美国拜登政府上台,清洁能源政策重获重视, 力争 2050 年实现碳净零排放等减排目标推进。我们预计国内 2021-2025 年光伏和风 电年均新增装机量在 71-94GW 和 13-26GW,年均铜需求量在 55.4~66.9 万吨,到 2030 年光伏和风电发电铜需求或达 85 万吨。海外预计 2021-2025 年光伏和风电合计年均 新增装机量在 103-114GW,年均铜需求量在 49.45~57.9 万吨,预计到 2030 年光伏和 风电发电铜需求约 60 万吨。2021-2025 年全球储能需求对铜的带动量分别为 5.31、 8.22、11.12、14.03、18.09 万吨,CAGR 为 36%。随着三元电池储能市场快速发展, 预计 2030 年全球铜需求量可达 40 万吨。
第二,全球汽车电动化大时代加速到来,新能源车用铜增长动能强劲。中国新能源车政策继续夯实发展动力, 汽车产品市场驱动力开始凸显;欧盟碳排放政策倒逼新 能源汽车增长,传统车企在崛起。据我们测算 2021-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分 别为465 万辆、666万辆、890 万辆、1158 万辆、1445万辆,CAGR高达38.3%,2021~2025 年全球新能源车及充电桩用铜量分别为 40、57、77、101、127 万吨,CAGR 约 33.26%。 2025 年后假设全球新能源车年均复合增速 15%,到 2030 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预 计达到 2906 万辆,全球新能源车及充电桩用铜量预计达到 265 万吨。
在清洁能源革命背景下,光伏、风电、储能、新能源车及配套等领域对铜的需求量有较大提升,有望带动全球铜供需平衡步入短缺时代。据我们测算,相对于 2020 年,2021-2025 年清洁能源领域对铜的需求增量为 166 万吨、185 万吨、211 万吨、240 万吨、270 万吨;相对于 2020 年,2030 年清洁能源对铜的需求增量将达 410 万吨。 从需求增长贡献度看,据我们测算,2021~2023 年清洁能源领域新增铜需求占当年 全球铜消费总量比例为 6.65%、7.15%、7.80%,需求增长贡献率分别为 0.97%、0.85%、 1.08%;其中光伏风电储能领域新增铜需求占当年全球铜消费总量 5.04%、4.93%、 4.95%,需求增长贡献率分别为 0.14%、0.09%、0.23%。新能源车领域新增铜需求占 当年全球铜消费总量 1.6%、2.2%、2.8%,需求增长贡献率分别为 0.3%、0.8%、1%, 2021 年之后新能源车领域是铜需求增量的主要驱动力。从供需平衡来看,考虑到 2021~2023 年铜矿供应 CAGR 为 2.85%,精炼铜供应 CAGR 为 2.47%,皆低于需求侧 CAGR 4.23%,全球精铜市场分别短缺 30.4 万吨、79 万吨和 118 万吨,预计短缺需 求占比分别为 1.2%、3.0%、4.4%。
1. 碳中和大潮势不可挡,铜需求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2020 年 9 月,中国、欧洲各国密集推出国家层面碳中和战略,铜需求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 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近年来随着成本端的快速下降、产业巨头和金融资本的加码,风电、光伏发电近乎摆脱补贴 进入平价时代,对传统火力发电方式的替代有望进一步加速;新能源车渗透率也在加速提升。 “碳中和式解决方案”已经明确带来了更大的铜需求。相比传统发电方式和汽车燃料,电能是 所有能源中最好的中介载体,在输入、储存、输出的便利性和效率上优势明显,而电的输入、 储存、输出均绕不开最成熟也是性价比最高的导体材料——铜。
研究结论: 在清洁能源革命背景下,光伏、风电、储能、新能源车及配套等领域对铜的需求量有较大提升。据我们测算,相对于 2020 年,2021-2025 年清洁能源领域对铜的需求增量 为 166 万吨、185 万吨、211 万吨、240 万吨、270 万吨;相对于 2020 年,2030 年清洁能 源对铜的需求增量将达 410 万吨。
2021 年清洁能源领域内,发电领域铜需求占比较高。2021 年清洁能源领域光伏及风电铜需 求占比约 80%,其中国内占比 43%、海外占比 37%,新能源车领域铜需求约占 17%。 2021 年之后新能源车领域是铜需求增量的主要驱动力。2021~2025 年新能源车及配套铜需 求分别为 40 万吨、57 万吨、77 万吨、101 万吨、127 万吨 CAGR 达 33%。至 2025 年, 发电领域铜需求占比降至 46%左右,新能源车领域占比将达到 47%。
展望 2021~2023 年全球铜市供需格局,随着碳中和时代到来,新的铜需求空间将被打开, 全球精铜供需缺口将逐步扩大。从供应端来看,据我们测算,2021~2023 年全球铜矿供应量 分别为 2149 万吨、2202 万吨、2273 万吨,同比分别为 4.64%、2.48%和 3.22%,CAGR 为 2.85%。2021~2023 年全球精炼铜供应量分别为 2460 万吨、2516 万吨、2588 万吨,同 比分别为 4.07%、2.25%和 2.89%,CAGR 为 2.47%。
从需求贡献度来看,据我们测算,2021~2023 年清洁能源领域新增铜需求占当年全球铜消费 总量比例为 6.65%、7.15%、7.80%,需求增长贡献率分别为 0.97%、0.85%、1.08%;其 中光伏风电储能领域新增铜需求占当年全球铜消费总量 5.04%、4.93%、4.95%,需求增长 贡献率分别为 0.14%、0.09%、0.23%。新能源车领域新增铜需求占当年全球铜消费总量 1.6%、 2.2%、2.8%,需求增长贡献率分别为 0.3%、0.8%、1%,2021 年之后新能源车领域是铜需 求增量的主要驱动力。
从供需平衡来看,考虑到 2021~2023 年铜矿供给的 CAGR 为 2.85%,精炼铜供给 CAGR 为 2.47%,皆低于需求侧 CAGR 4.23%,2021~2023 年全球精铜市场分别短缺 30.4 万吨、79 万吨和 118 万吨,预计短缺需求占比分别为 1.2%、3%、4.4%。
我们认为全球通胀交易已经开启,再加上铜矿供应进入低速增长时代,加工费下跌导致铜冶炼产能被抑制;清洁能源革命背景下,新的铜需求空间将被打开,全球精铜供需缺口将逐步扩大,铜价有望获得强劲的上涨动能。建议关注紫金矿业、西部矿业、中国黄金国际、云南 铜业、江西铜业、铜陵有色、金诚信等铜业标的,以及铜钴伴生的标的,如洛阳钼业、华友 钴业、寒锐钴业、道氏技术等。
1.1. 中国:非化能源加速步入平价时代,力争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0 年平价项目申报加速。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于 2020 年 8 月发布了《关于公布 2020 年 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的通知》,通知中公布了 2020 年光伏平价项目为 33.05GW 且 项目应于 2021 年底前并网。此外,未纳入 2020 年竞价补贴的 7.54GW 光伏项目可以自愿 转为平价。各省申报平价项目热情高涨,侧面反映出当前投资成本下光伏平价项目的收益率 较为可观,2020 年平价项目预计将成为 2021 年光伏装机的最主要来源。
减排目标再度彰显国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决心。2020 年 9 月 22 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决心。国家可再生能源规划在 2020 年 4 月 9 日已被国家能源局明确了编制节奏,预计将于 2021 年 3 月底前形成国家《可再生能源发 展“十四五”规划(送审稿)》。
从当前政策及产业发展情况来看,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的目标或将进一步上调。实际上,行 业主管部门及国家领导人,曾多次表示我国将持续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持续提升非化 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结合国家领导人在巴黎气候大会的承诺,以及相关产业政策和 规划来看,随着光伏发电进入平价上网时代,据安信电新判断,2025 年 18%和 2030 年 20% 的非化石能源占比目标或将提前实现。
1.2. 欧洲:夯实能源转型政策,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
欧盟继续提升减排目标,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2020 年 9 月 17 日,欧盟发布将 2030 年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从 32%以上提升至 38%-40%;由于在减排目标的倒逼下,未来欧洲 碳减排目标或提升至 60%,因此未来欧洲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将持续提升至约 42%-44%的 水平。
1.3. 美国:清洁能源政策将重获重视,力争 2050 年实现碳净零排放
拜登当选,美国能源政策 180 度转向。拜登的《清洁能源革命和环境正义计划》贯穿了其解决就业问题、刺激经济等其他执政政策。在该计划中,拜登拟在未来十年内投入 4,000 亿美 元用于能源、气候的研究与创新,以及清洁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 2035 年前实现无 碳发电,并确保美国在 2050 年之前达到碳净零排放,实现 100%的清洁能源经济。基于拜 登的新能源政策,美国各级州、市政府也纷纷进行表态,超过 35 个城市设定了到 2050 年减 排 80%的目标,超过 400 个市长表示将遵守《巴黎协定》。在强有力的新能源政策推动下, 美国可再生能源及电动汽车领域将重获快速发展。
2. 全球清洁电站进入密集建设期
2.1. 发电领域铜需求概述
2.1.1. 光伏领域
光伏发电系统分为独立光伏系统和并网光伏系统。独立光伏电站包括边远地区的村庄供电系统,太阳能户用电源系统,通信信号电源、阴极保护、太阳能路灯等各种带有蓄电池可以独 立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是与电网相连并向电网输送电力的光伏发电系统。
光伏发电系统是由太阳能电池方阵,蓄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交流配电柜,太阳跟踪控制系统等、铜导线等设备组成。其中汇流箱、变压器、铜导线等组件含铜量较多,尤其是导线,主要是发电组件通常分散较广,需要长距离的电源电缆和接地电缆来连接。
铜对于太阳能的收集,存储和分配至关重要,铜良好的导电性和耐用性可提高光伏电池和模 块的效率以及性能。根据铜开发协会的数据,含有铜线缆、电线和管道的可再生能源发电, 其铜的使用量是传统化石燃料发电的 4-6 倍。根据星展银行研究表明,光伏系统中铜的需求 强度约为 5.5kg/KW,约为传统火电系统铜使用强度的 5 倍。
2.1.2. 风电领域
组成风力发电系统的主要部件是塔架、发电机、齿轮增速器、变桨偏航系统、桨叶、联轴器、 电控系统、发电机、电流变化器、变压器及导线等。其中发电机、变电器、变压器和导线是主要的用铜领域。据星展银行数据,海上风电装机的铜使用强度约为 10kg/KW,陆上风电铜使用强度为 4kg/KW,而常规火电铜使用强度仅为 1kg/KW。
2.1.3. 储能领域
储能领域的铜需求主要集中在铜线缆和锂电铜箔等领域。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 高比例新能源并网需要大规模输出稳定的可调节电源进行调峰,储能系统可很好解决这一问题。电化学储能(锂电储能)能集快速响应、能量时移、布臵灵活等特点于一体,受到业内推崇。一方面储能系统的修建并网本身需要铜线缆,另一方面,锂电储能系统需要配备大量锂电池,也带动了锂电铜箔的需求,典型锂离子电池 8 微米锂电铜箔用量约为 0.83kg/KWh, 因此锂电储能的大规模应用也能带动一部分铜消费。
2.2. 发电领域铜需求测算
2.2.1. 国内: 2021-2025 年年均铜需求量在 55.4~66.9 万吨
据安信电新测算,假设中国非化石能源占比在未来十年持续提升,于 2025 年和 2030 年分别提升至18%和20%,在平均发电煤耗逐年下降,光伏+风电发电量占比逐年提升的基础上, 分别以 2019 年和 2025 年为基年,预计 2025 年和 2030 年所需光伏+风电发电量增量分别 达 0.85 万亿 KWh 和 1.13 万亿 KWh。
非化能源占比提升为“十四五”光伏装机需求提供“锚点”。根据预计发电量增量,在现有 的风电和光伏装机的基础上,预计 2021-2025 年光伏和风电年均新增装机量在 71-94GW 和 13-26GW 的范围内;2025-2030 年光伏和风电年均新增装机量在 113-151GW 和 21-41GW 范围内。
在国内 2021-2025 年光伏和风电年均新增装机量在 71-94GW 和 13-26GW,光伏系统中铜 的需求强度约为 5.5kg/KW,海上风电装机的铜使用强度约为 10kg/KW,陆上风电铜使用强 度为 4kg/KW 等假设下,据我们测算,2020-2025 年年均铜需求量在 55.4~66.9 万吨范围内。 到 2030 年光伏和风电发电铜需求或达 85 万吨。
2.2.2. 海外: 2021-2025 年年均铜需求量在 49.45~57.9 万吨
2020 年 9 月 17 日,欧盟发布将 2030 年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从 32%以上提升至 38%-40%; 由于在减排目标的倒逼下,未来欧洲碳减排减排目标或提升至 60%,因此未来欧洲可再生能 源发电占比将持续提升至约 42%-44%的水平。根据预计发电量增量,在现有的风电和光伏 装机的基础上,若在减排目标 55%的基础上,预计 2020-2025 年光伏和风电合计年均新增 装机量在 103-114GW 的范围内,据我们测算,2020-2025 年年均铜需求量在 49.45~57.9 万吨范围内,预计到 2030 年光伏和风电发电铜需求约 60 万吨。
此外,随着度电成本大幅下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成为 GW 级市场。受到技术进步、规 模化经济、供应链竞争日益激烈和开发商经验日益增长的推动,根据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的统计,在过去十年间(2010-2019)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下 降了 82%,成本的下降主要是由于电池板价格和系统配套费用的降低,其中前者降幅达 90%, 根据 Inter Soalr 的统计,2019 年光伏度电成本已经下降至 4 美分/kWh。成本大幅下滑叠加 能源转型诉求,2017、2018 年全球 GW 级市场(国家或地区)分别为 9 个和 11 个,2019 年上升至 13 个,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光伏需求大幅提升。
海外光伏装机去中心化,需求增长确定性强。随着全球 GW 级市场的增多,海外光伏装机需 求正在逐渐去中心化。2019 年欧洲、美国、日本等传统光伏市场新增装机占比逐步下滑, 前五大市场新增装机占比仅为 56%。伴随去中心化到来的,是单一市场对海外装机需求的扰 动被逐渐平滑,海外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增长变得愈发确定,预计将进一步带动铜需求。
2.2.3. 储能:2021-2025 年铜需求量 CAGR 为 36%
到 2025 年,全球发/用电侧的储能需求将达到 507GWh。据安信电新,从发电侧和用电侧测 算到 2025 年全球电力系统发/用电端的储能需求就将达到 507GWh,而风电/光伏的并网储 能需求则将达到 280GWh。
据我们测算,2021-2025年三元电池储能需求对铜的带动量分别为5.31、8.22、11.12、14.03、 18.09 万吨,CAGR 为 36%。随着三元电池储能市场快速发展,预计 2030 年铜需求量可达 40 万吨。
3. 全球汽车电动化大时代加速到来
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制造过程需要更多的铜。新能源汽车以电能为驱动力,对导电效率有天然 的要求,需要更多的电子元器件与线组。铜具有仅次于银的导电率,良好的散热性能,较好 的延展性和强度,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铜是电动汽车——特别是高性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 的首选材料。随着新能源汽车开始驶入“寻常百姓家”,全球也将全面进入汽车电动化时代。
3.1. 新能源车铜需求概述
3.1.1. 锂电池
从产业研发周期和商业化规律来看,锂离子电池仍将长时间占据动力电池主流地位。金属箔 是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的主要材料,铜箔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质地较软、制造技术较成熟、 价格相对低廉等特点,成为锂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首选。根据高工锂电和国内锂电铜箔龙头 嘉元科技招股说明书,1KWH动力电池消耗6μm锂电铜箔约0.83kg,一台国产特斯拉Model3 标准续航版搭载 53KWH 电池,将消耗 40kg 铜箔。
3.1.2. 电机
跟传统内燃机工作原理不同,电动汽车采用的是电机驱动,电机内部需要大量使用铜线组。 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厂商的新能源汽车选择使用 PMSM(永磁同步电机)。根据国际铜业 协会(International Copper Association)数据,该类型电机每 KW 用铜量在 0.1kg 左右, 大多数电动车电机驱动功率在 100KW 左右,仅电机一项用铜量就超过 10kg。而最新的特斯拉 Model3 标准续航版电机功率为 202KW,意味着一台 Model3 光电机需要 20kg。
3.1.3. 连接器和传感器
锂电池、电机等器件的连接,客观上需要更多的连接线、接头,铜仍是其中金属材料首选, 铜相对于铝来说延展性更好更易于小口径加工。若要达到同样的电流传输效率,一辆电动汽 车中所需使用的铝线体积会大于铜线 40-60%,因此不能适应电动汽车的空间设计。汽车电 子化、智能化是必然趋势,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电动汽车也将具备越来越多的电子传感器, 铜的需求自然而然会得到提升。
总体而言,根据国际铜业协会和 IDTechEx 最新的研究数据,目前纯电动乘用车平均单车用 铜量约为 83kg,是传统燃油车的 3~4 倍,其中锂电池、逆变器、电机、高压连接线均为电 动汽车带来铜增量需求。按照单车 83kg 用铜量来算,100 万辆纯电动乘用车将带来 8 万吨 铜需求,而 1000 万辆电动汽车将带来 80 万吨铜需求。
3.1.4. 充电桩
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充电桩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充电桩按接口类型可分为交流慢充和直流快充,交流充电功率通常在 3~22kw 不等,充电时间 6-10 小时;直流快充功率为 30~200KW,充电时间为 0.3~1 小时;直流快充功率具备进一步提升的态势,最新的特斯拉 V3 超级充电桩的峰值充电功率可以达到 250KW。
充电桩中主要用铜包括电线电缆、充电机模块、接插件以及各种开关。据 BNEF、SMM 等, 家用充电桩用铜量 2-5 公斤/个,公共充电站用铜量 4-7 公斤/个,直流充电桩用铜量 25~70 公斤/个。除此之外,与之配套的储能、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构建也需要大量的铜线缆。
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显示,截至 2019 年 12 月,全国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 桩总计保有量为 121.9 万台,车桩比达到 3.4:1;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此前发布报告称, 全球公共充电桩市场发展迅速,2019 年底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到 92.7 万个,再考虑到私人 充电桩,我们预计 2019 年底全球充电桩车桩比约 3.5:1。
3.2. 新能源车铜需求测算
3.2.1. 中国:政策夯实发展动力,产品驱动力开始凸显
政策定调,持续夯实发展动力。2020 年 10 月 27 日,工信部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 版)》发布。
11 月 2 日,国务院正式下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规划》提出到 2025 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 12.0 千瓦时/百公里;在发展数量方面,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到 20%左右。
《路线图 2.0》则给出了更为清晰的目标:混动新车到 2025 年要占传统能源车的 50%以上, 2035 年要达到 100%;新能源汽车到 2030 年占汽车总销量 30%以上,2035 年占 50%以上; 在配套的充电基础设施方面,预计到 2035 年将建成慢充桩接口达到 1.5 亿端以上。
2020 年下半年新能源车产销显著回暖,进入需求旺季。2020 年上半年新能源车行业受到疫情冲击市场较为低迷,但随着疫情之后国内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叠加新能源车下乡为代表 的一系列政策支持、临近年底积分压力促使部分厂商进行促销、国庆和中秋双节效应,双十 一的电商消费季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下,2020 年下半年以来产销量已连续五月高于 2019 年同期,年内新能源车总产销量有望恢复到 2019 年水平。 从累计数据上来看,2020 年 1-11 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 111.9 万辆和 110.9 万辆, 同比分别下降 0.1%和增长 3.9%,产量降幅较前 10 个月收窄 9.1Pcts,销量增速较前 10 个 月实现由负转正。
私人消费占比提升,产品驱动力开始凸显。私人消费占比提升。从渗透率来看,自 2018 年 以来,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逐年缓慢增长。在 2020 年疫情的冲击之下,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前 11 月仍实现销量 101 万辆,渗透率为 5.73%,较 2019 年全年渗透率提升 0.78Pcts; 其中,前十月,面向 C 端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实现近 70 万辆,占比达 85%,较 2019 年全 年份额提升 12Pcts。下半年以来,在产品驱动下,私人对于新能源车消费的热情显著提升, 也助推了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显著回暖
3.2.2. 欧洲:政策驱动叠加传统车企崛起
碳排放政策倒逼新能源汽车增长,欧盟立法明确 CO2减排目标。汽车CO₂ 排放占欧盟的12% 左右,降低汽车 CO₂ 排放是实现气候减碳目标的重要途径。欧盟立法制定了乘用车新车平 均 CO₂ 排放强制性目标:到 2015 年降低到 130g/km(约 4.9L 汽油/100km);到 2021 年降 低至 95g/km(约 4.1 L 汽油/100km),2020 年 95%的新车需满足 95 g/km(1 年缓冲期); 2025 年比 2021 年减少 15 %(即降至 80.75 g/km),2030 年开始,欧盟境内新型汽车平均 CO2 排放量比 2021 年减少 37.5%(即降至 59.375 g/km)。
欧洲 CO2减排法规全球最严。2020 年欧、美、日、中油耗限值分别设定为 95/113/119/117g/km, 中国汽车碳排放政策同样趋严,但同一时间仍远低于欧盟水平,然而美国汽车碳排放政策却 趋于宽松,总体来说,欧洲具有全球最严的 CO2 排放标准为了避免罚款,欧盟境内的整车 厂将会严格依据碳排放目标来进行生产和销售,许多不同品牌、不同款型的电动车将被陆续 推向市场。
2020 年预计全年销量超 120 万辆,将实现同比近 115%增长。从欧洲整体销量来看,欧洲 10 月份销量近 15 万辆,同比增长 204%,延续了下半年持续高增的状态,欧洲前 10 个月新 能源车销量近 92 万辆,累计销量同比增长 114%。
各国电动化政策持续加码是重要助推器。欧洲各国财税补贴激励政策方式多样。主要有:1、 购车补贴,如法国、德国;2、减免购臵税、增值税、注册税、进口税等税收照顾;3、为电动汽车使用放开特权,如挪威、德国等;4、加大对充电桩的建设力度,如德国、英国等。 疫情之后,电动化政策持续加码。为加快疫情之后复工复产的脚步,结合疫情之后经济复苏 的需要,包括法国、德国、荷兰、英国、奥地利、希腊等在内的多个欧洲国家已在原有政策 基础上增加了新的针对新能源车的激励政策,政策落地后有望实现新能源车的经济性和渗透 率进一步提升。
车企纷纷提速在欧电动化进程。面对特斯拉等新势力快速崛起以及欧洲碳减排政策约束,从 2019 年开始传统车企均开始了其电动化的进程。大众更是率先推出全新纯电版的 MEB 平台, 奔驰、奥迪、PSA、雷诺等车企也纷纷加大投资规划,加速自身在平台化车型的开拓。与此 同时,以特斯拉、福特为首的车企更是将自身的产能规划和工厂建设于欧洲布局,未来欧洲 新能源车无论是车型数量还是销量均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3.2.3. 全球:全球电动化的大时代加速到来
从全球整体销量来看,2020 年 11 月份销量近 40 万辆,延续了 10 月持续高增的状态。全球 前 11 个月新能源车销量为 253 万辆,累计销量同比增长 30%,自 8 月以来累计同比已实现 由负转正,且目前向上趋势显著。 据我们测算 2021-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 465 万辆、666 万辆、890 万辆、1158 万辆、1445 万辆,CAGR 高达 38.3%,2021~2025 年全球新能源车及充电桩用铜量分别为 40、57、77、100、127 万吨,CAGR 约 33.26%。2025 年后假设全球新能源车年均复合增速 15%,到 2030 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预计达到 2906 万辆,全球新能源车及充电桩用铜 量预计达到 265 万吨。
4. 清洁能源领域铜需求:2021-2025 年预计由 166 万吨增至 270 万 吨
在清洁能源革命背景下,光伏、风电、储能、新能源车及配套等领域对铜的需求量有较大提升。据我们测算,相对于 2020 年,预计 2021-2025 年清洁能源领域对铜的需求增量为 166 万吨、185 万吨、211 万吨、240 万吨、270 万吨;相对于 2020 年,2030 年清洁能源对铜 的需求增量将达 410 万吨。
2021 年清洁能源领域内,发电领域铜需求占比较高。2021 年清洁能源领域光伏及风电铜需 求占比约 80%,其中国内占比 43%、海外占比 37%,新能源车领域铜需求约占 17%。 2021 年之后新能源车领域是铜需求增量的主要驱动力,2021~2025 年新能源车及配套铜需 求预计分别为 40 万吨、57 万吨、77 万吨、101 万吨、127 万吨 CAGR 达 33%。至 2025 年,发电领域铜需求占比降至 46%左右,新能源车领域占比将达到 47%。
5. 2021~2023 年全球铜矿供应展望
5.1. 2020 年全球铜矿受疫情影响减产明显
自 2020 年 7 月开始,铜累计需求增速持续高于供应增速,供需缺口持续走扩。据 ICSG, 2020 年 10 月,全球精炼铜产量为 215 万吨,消费量为 226 万吨,10 月全球精炼铜市场供 应短缺 11.3 万吨。2020 年前十个月,全球精炼铜市场供应短缺 48.2 万吨,而上年同期为供 应短缺 35.4 万吨。2020 年 1-10 月全球铜矿累计产量 1686.7 万吨,累计同比-0.03%;全球 精炼铜消费量 2074 万吨,累计同比 2.51%,自 2020 年 7 月开始,铜累计需求增速持续高 于供应增速。
据 SMM,2020 年全球铜矿受疫情影响直接引起约 45.5 万金属量的减产。其中秘鲁预计减 少 29.5 万吨,智利预计减少 5 万吨,巴拿马预计减少 10 万吨,据我们测算,2020 年受疫 情影响损失铜矿产量全球占比约 2%。
2021 年铜矿生产自疫情干扰中恢复,新项目逐渐投产。据我们测算,乐观预计 2021 年全球 铜矿可供放量的产能约 147 万吨,考虑到疫情尚未完全解除,以 3.5%的干扰率测算,实际 增量约为 80 万吨,同比+4.12%,2021 年铜矿增量以印尼、秘鲁、智利、澳大利亚等国为 主。
5.2. 2021-2023 年铜矿供应增速 CAGR 为 2.85%,系统性放缓
据我们统计,2021-2023 年全球大型铜矿项目屈指可数,新增供应有限,预计 2021-2023 年 全球新增铜矿供应分别为 92、61、73 万吨,预计全年铜矿增速度 4.62%、2.48%、3.22%, 我们测算 2021-2023 年铜矿供应增速 CAGR 为 2.85%,相比 2012-2016 年 CAGR 约 4.8% 已经出现系统性放缓。
6. 2021~2023 年:供需缺口逐步扩大
展望 2021~2023 年全球铜市供需格局,随着碳中和时代到来,新的铜需求空间将被打开, 全球精铜供需缺口将逐步扩大。 从供应端来看,据我们测算,2021~2023 年全球铜矿供应量分别为 2149 万吨、2202 万吨、 2273 万吨,同比分别为 4.64%、2.48%和 3.22%,CAGR 为 2.85%。 2021~2023年全球精炼铜供应量分别为2460万吨、2516万吨、2588万吨,同比分别为4.07%、 2.25%和 2.89%,CAGR 为 2.47%。
从需求端来看,一是全球清洁电站进入密集建设期,光伏、风电、储能领域用铜方兴未艾。 我们预计国内 2021-2023 年光伏和风电年均新增装机量在 71-94GW 和 13-26GW,年均铜 需求量在 55.4~66.9 万吨。海外预计 2021-2023 年光伏和风电合计年均新增装机量在 103-114GW,年均铜需求量在 49.45~57.9 万吨。2021-2023 年储能需求对铜的带动量分别 为 5.31、8.22、11.12 万吨,CAGR 为 44%。
二是全球汽车电动化大时代加速到来,新能源车用铜增长动能强劲。据我们测算 2021-2023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 465.8 万辆、 665.9 万辆、890.4 万辆,CAGR 高达 38%,2021~2023 年全球新能源车及充电桩用铜量分 别为 40、57、77 万吨,CAGR 约 39%。
清洁能源革命背景下,新的铜需求空间将被打开,全球精铜供需缺口将逐步扩大。据我们测 算,相对于 2020 年,2021-2025 年清洁能源领域对铜的需求增量为 166 万吨、185 万吨、 211 万吨、240 万吨、270 万吨;相对于 2020 年,2030 年清洁能源对铜的需求增量将达 410 万吨。
从需求贡献度来看,据我们测算,2021~2023 年清洁能源领域新增铜需求占当年全球 铜消费总量比例为 6.65%、7.15%、7.80%,需求增长贡献率分别为 0.97%、0.85%、1.08%; 其中光伏风电储能领域新增铜需求占当年全球铜消费总量 5.04%、4.93%、4.95%,需求增 长贡献率分别为 0.14%、0.09%、0.23%。新能源车领域新增铜需求占当年全球铜消费总量 1.6%、2.2%、2.8%,需求增长贡献率分别为 0.3%、0.8%、1%,2021 年之后新能源车领 域是铜需求增量的主要驱动力。
从供需平衡来看,考虑到 2021~2023 年铜矿供给的 CAGR 为 2.85%,精炼铜供给 CAGR 为 2.47%,皆低于需求侧 CAGR 4.23%,2021~2023 年全球精铜市场分别短缺 30.4 万吨、79 万吨和 118 万吨,预计短缺需求占比分别为 1.2%、3%、4.4%。
本测算核心假设:
供给端:
选取全球前 25 大铜业公司为样本,覆盖全球铜矿产能约 70%;梳理目前全球预计新增 铜矿项目 107 个,数据主要来源于公司官网、Bloomberg、GS、Woodmac,时间截至 2020 年 12 月。
需求端:
光伏及风电:国内方面,预计 2021-2025 年光伏和风电年均新增装机量在 71-94GW 和 13-26GW 的范围内;海外方面,预计 2021-2025 年光伏和风电合计年均新增装机量在 103-114GW 的范围内,数据源于安信电信测算。其中假设光伏系统中铜的需求强度约 为 5.5kg/KW,海上风电装机的铜使用强度约为 10kg/KW,陆上风电铜使用强度为 4kg/KW 等假设下,数据来源于星展银行。考虑到风电光伏发电对传统火电电缆需求的 替代效应,下调传统火电电缆需求增速。
储能:预计 2021~2023 年储能需求分别为 64、99、134 GWh,数据源于安信电信测算。
新能源车:预计 2021~2023 全球新能源车总量分别为 466、666、890 万辆,数据源于 安信金属测算;假设单车铜耗83 kg,车桩比3.5:1;数据来源于国际铜业协会和IDTechEx。
我们认为全球通胀交易已经开启,再加上铜矿供应进入低速增长时代,加工费下跌导致铜冶炼产能被抑制;清洁能源革命背景下,新的铜需求空间将被打开,全球精铜供需缺口将逐步扩大,铜价有望获得强劲的上涨动能。
可关注紫金矿业、西部矿业、中国黄金国际、云南 铜业、江西铜业、铜陵有色、金诚信等铜业标的,以及铜钴伴生的标的,如洛阳钼业、华友 钴业、寒锐钴业、道氏技术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官网】。
1.《130g黄金,干货看这篇!铜行业深度报告:碳中和大潮势不可挡,铜需求打开新的成长空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30g黄金,干货看这篇!铜行业深度报告:碳中和大潮势不可挡,铜需求打开新的成长空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2207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