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丞相爱情投资
本人85后住在某十八线城市,在一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就业过10年以上,期间从事过柜员、客户经理等一线工作,并做过一段时间的地方相关工作。
既待过一线、也待过二线;既待过分行、也待过省行。在所谓体制内工作的这段时间,切实让我体验到银行体制的各种优缺点。一、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银行岗位还是非常吃香的,如果毕业可以进到银行,还是妥妥的铁饭碗。
那时,银行的待遇也确实可以。外部环境是08年金融危机刚过,4万亿政策加持下,房地产迎来了一波红利,银行绑定地产也蹭了一波。内部环境是同业竞争压力不那么大,收入还过得去。不过现在回头看看,08-12年估计是银行最后的辉煌了。
刚进银行从柜员做起,学业务、练点钞、熟练操作技能,刚开始银行待遇很不错,逢年过节都发福利,做业务、拉存款、办信用卡也都有一定奖励,一个月下来,收入还不错,对比18线城市的支出来说,够用了。
只是那个时候很累(网点客流量辖内第一)。
业绩逐渐出色后,加上人员调动,很快就离开柜台,做起来客户经理。但一开始做客户经理,基础不好还没人带,再加上网点存量客户被我前一任带走很多,我的业绩很长时间并没有起色。
那段时间很累、压力很大。而正好那个时间段,各地方银行、城商银行发展很快,都在高薪挖人。我所在的国有银行不仅福利逐年降低,原本完成指标的奖励也开始下降。我的收入水平也下滑很多,当时最离谱的时候是扣完五险一金,每月只能拿到880元。如果你再违个规,被罚款几百,当月几乎就是白干。
于是我也萌生跳槽的想法。虽然后来我并没有跳槽,但也是这个想法,救了那时的我。
二、
当我开始想跳槽时,我重新审视了一下自己的情况。发现即使跳槽到别的银行,在当下遇到的问题,新的环境同样也会遇到。而且,挖你的银行更多地是看重你会带来多少价值(客户和存款),而这些,当时的我并不具备。
审视之后的结论是,如果想要跳槽到一个更好的银行,需要手里有能够带得走的资源(银行人都懂)。
所以,我更换了策略,我的目标非常清晰——为了未来某一天可以跳槽,我当下需培养好属于我的资源。
从那以后,我开始从一点一滴的服务做起,对存量的、新增的客户都用心对待,凡事从客户角度考虑问题,并不断磨砺自身营销能力。那段时间,我的服务水平、专业能力都突飞猛进的进步。客户对我的评价也越来越好。
很多客户不会向我其他同事咨询任何问题,只会在我上班时来网点,非常重视我给的金融建议。
当我渐渐培养好资源,可以实施跳槽后,我却突然发现,我的业绩已从客户经理榜单的末端,不知不觉来到了前三的位置。
而当你走到显眼处,虹吸效应下,更多的资源比如培训机会、领导面前曝光机会都会更多倾斜到我身上。我变成我们辖内的明星客户经理了。
所以,当时“想跳槽”的想法,却带给我意想不到的收获,原以为自己无法立足的基础不存在了,我也就不用跳了。
三、
业绩上来后,也得到了领导的看重,这时,新来的支行长很照顾我,教了我很多东西,也带着我做业务,我的业绩又上了个新台阶。
期间有几次竞聘支行长的机会,也都以很大热情去准备并参与,在很多人都看好我的情况下,但最后结果并不好。总结下来的原因并不是我不优秀,而是被选上的人都“有关系”。
甚至有一次竞聘,我前面的女生进去被行领导问了20多分钟,而我进去刚做完自我介绍,一把手就说“我没什么可问的了”。最后是那个女生当选,听说她舅舅是我们省行某部门主任。
暗箱操作到这个明亮度,我也只能呵呵了。
不过,业绩好就是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我被推选代表辖区参加全省的客户经理大赛,并取得第三名的成绩,对于我们那种小辖区来说,实属不易了。尤其这次比赛时,北京总行有零担参与,我在知识抢答环节大杀四方,表现给省行赚足了面子。这也让我给省行领导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四、
堤高于岸浪必摧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为有小人作梗,支行长对我产生了极大的误会,当时我并不知道是有小人作祟,于是和支行长也演变为不可调和。
支行长找大领导想要换掉我,正好我的前领导升至辖内营业部主管,得知后便希望我去帮她,大领导也同意了我调往管辖行。
但由于银行当时已经开始人员流失,普遍存在缺人手情况,而且马上就要开门红,支行长在冷静之后,发现换走我,网点业绩在开门红直接就会拉胯。
于是多次找我谈话,大领导也默认了支行长的要求,最后让我无法离开。大领导还是会考虑直属下级的诉求,至于客户经理就无所谓了。
开门红之前支行长找我吃了个饭,敬我酒向我示好。念在她曾带过我的情意,我开门红还是很尽心去做。我们行也保持了一贯的优秀业绩。
开门红结束后,省行因为人手不足,需要调人帮忙。得益于我之前在比赛时优秀表现,省行领导第一时间想到我,我也就抓住机会,离开分行,来到省行体验新的工作岗位和环境。
五、
省行期间让我受益颇多,无论是工作氛围与工作态度,都很不一样,也让我可以站在更高的视角来看待行内的一些问题。
比如,当下发一项指标后,基层会非常质疑该指标的意义,而省行则会从全局考虑,认为该指标是达到某一项目标的重要环节。
不过这时,城商行发展迅猛,传统大行的产品与服务已经和时代脱节。小银行会以更高的利率(产品)和更贵的礼品攻势(服务),直接挖走你的客户。
传统大行对员工的要求变成:产品利率低,但我行风险小,要是比同业都高,还用营销人员吗?礼品虽然便宜,但你要学会用小钱办大事。
当时在产品和服务都不给力的情况下,全省的客户都下降严重,我在省行更是近距离感受数据的变化。
除了收入变化之外,也感受到银行业衰退的现象更加严重了。那时还没有“内卷”这个词,但行业内部的同业之间互挖资源、行内辖区之前互挖的情况太多,内耗十分严重。
其实,产品与服务的劣势,最终都可以靠专业度来弥补。但我发现,作为大行,我们员工的专业度并不比客户强多少,大多数员工更拿手的是忽悠客户购买产品的能力。
比如某只基金的销售,客户经理根本无法判断当前市场环境下,是否该购买这只基金?如果行情好,赚多少止盈?如果下跌了,是转换还是止损?
大部分基金销售都凭借任务指标推动,而非专业市场研判,最后很多客户都在高点入场,即使未来能解套,也是要忍受套牢的痛苦过程。还有为了销量,在市场势头良好时,让客户只赚4%~5%就赎回,再用赎回的资金购买新基金增加销量。
银行不能为客户的资产带来增值,反而经常让客户资产缩水。嘴上说着以客户为中心,身体却以指标为己任。
我开始对行里忽视专业引领的态度感到无奈,对唯结果论的指标引领而感到无奈,为大多数员工没有方向感却拒绝改变的躺平态度而无奈。
想到未来还是要回到管辖行工作,那里乌烟瘴气的工作氛围,被关系卡死的上升通道,行业不断衰退的大环境。
我认为,是时候离开了。
六、
后来受到疫情冲击,在全社会很多小企业当时裁员控制成本的情况下,银行员工不至于会丢了工作,很多人很感激还在银行工作。
当我去提离职申请的时候,管辖行行长也是这么劝我的,只不过这已经不是我留下的理由了。
离职后,我并没有跳槽到其他银行,更没有带走任何一名客户。潜意识里我是感激这段银行的从业经理,十年时间我将最好的时光奉献于此,它也塑造了我。
我开始从事自媒体工作,很幸运遇到一个大佬带着我。我们为很多普通投资者分享理财、投资知识,这既是我兴趣所在,也是我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目前我的税后月收入超过1万元,在一线城市里可能还不够看的,但在近35岁的年纪,在几乎无法跳槽的年龄,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并能够养活自己和家人,我已经很满足。而且我日常投资基金、股票的收益也还算客观,以实盘为基础建立的组合,自2019年4月以来,目前收益率刚好翻倍。
回顾这10年,我除了比别人幸运一点点之外,我认为我还要更努力一点点。虽然我只毕业于一所普通大学,但好在离开学校后,我并没有放弃学习。
在银行的时候,下班后我不刷抖音,不玩游戏,而是会找专业类、商业类、历史类的书籍来阅读,并详细做读书笔记,每年我的阅读量都超过30本,阅读笔记也攒了十几本。
我非常喜欢投资相关的内容,除了自己写,每天也会看不下30篇投资类自媒体文章。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一个18线城市,每天做这种“无用功”,时间给了我很好的答案。自身专业度得到很大提升,业绩变好除了有跳槽意愿驱使,也有努力提升自我认知水平的原因。
一个人优秀起来,是藏不住的。我和周围人之间优势也越来越明显。这也是我后来成长迅速的基础条件。
尾声、
其实,说了这么多,来这里写下这段银行工作的经历,既是做一个记录,也是对自己过往的一个回顾。
对于有和我同样有离职想法的银行人来说,我的建议是要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份工作。
然后在得到家人充分的支持之后,再做出自己的选择。
而且,最重要的是,永远不要停下变成一个更优秀的人的脚步。
属于我的故事才刚开始,我很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我对生活、对投资的思考。
关注我,未来我们一同前行。
#银行# #客户经理##跳槽那些事儿##职场##职场干货#
丞相爱投资
曾是银行人,投资正能量,只分享干货;
感谢阅读,欢迎留下点赞;
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有关金融、投资的硬知识和我学杂了的知识。
1.《08年的可以办银行卡了吗,干货看这篇!85后,十年银行员工,离职后如何月入过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08年的可以办银行卡了吗,干货看这篇!85后,十年银行员工,离职后如何月入过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2249069.html